APP下载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

2019-05-21叶凤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肢体脑梗死康复

叶凤清

脑梗死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主要为栓子物质堵塞脑部血管, 从而使脑部组织发生局部性坏死, 而使神经功能造成损伤, 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 脑梗死患者若在发病初期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则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 导致患者发生肢体、语言、认知功能障碍, 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偏瘫等后遗症, 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同时能够对患者的家庭造成极大影响, 增加社会负担,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对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1-3]。本文选取33例脑梗死患者, 旨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的干预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33例。实验组患者年龄55~84岁, 平均年龄(68.96±6.3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57~87岁, 平均年龄(67.85±6.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的症状;③年龄>50岁。排除标准:①存在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②存在心脏、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即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实施输液护理,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理环节, 患者发生脑梗死后, 其能够发生肢体障碍, 语言功能也会受一定影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丧失生活的信心, 导致患者自杀, 部分患者不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应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 从而提高治疗信心。针对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 可以配合肢体语言鼓励患者, 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②预防压疮。通常情况下脑梗死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应通过按摩、活动关节等方式使肌肉得以放松, 有效防止压疮发生。③语言训练。针对语言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 可以通过鼓腮、张口、撅嘴、弹舌等运动使患者的发音部位能够得到有效训练, 并通过读报纸、单音节发音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4]。④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 在病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并逐渐引导进行坐起、站立、行走等训练, 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指数评分。分别采用本院自制肢体功能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指数评分标准, 均为得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评分为(85.64±2.11)分、日常生活指数评分为(79.64±3.62)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9±2.69)、(75.11±1.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指数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指数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肢体功能恢复评分 日常生活指数评分实验组 33 85.64±2.11a 79.64±3.62a对照组 33 80.69±2.69 75.11±1.57 t 8.3174 6.5951 P 0.0000 0.0000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不断发生改变, 老年人口逐渐增多, 从而导致脑梗死等脑部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若患者发生脑梗死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能够使患者发生偏瘫、语言障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 对促进患者康复, 改善肢体功能有着重要意义[5]。

早期康复护理是针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关注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等各个方面, 通过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了解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能够提高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信心;通过早期康复护理, 能够针对卧床的患者进行有效按摩, 能够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能够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适性, 通过鼓腮、吹气等训练方式, 能够使患者的语言功能得以恢复,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应注重循序渐进, 从床上活动、坐起、站立等, 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恢复, 并能够使患者能够完成相关日常活动, 对患者回归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6-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评分为(85.64±2.11)分、日常生活指数评分为(79.64±3.62)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69±2.69)、(75.11±1.57)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崔佳佳等[10]在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 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指数评分为(85.64±3.65)分, 参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指数评分为(79.64±3.64)分, 得到了与本文一致的结果, 使本文观点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综上所述, 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对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肢体脑梗死康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