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域下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研究
2019-05-21程丹亚
程丹亚
(西安外国语大学 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08)
1 引言
近10余年间,我国经历了规模巨大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快速城镇化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失调、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功能和集聚能力较低。
对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建设进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没有产业的支撑就不会带动就业,不能满足就业,就难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不能提高大部分群体的生活质量,何谈实现城镇化。产城融合就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思路,以产业带动城镇的发展。
本文试图从产城融合角度分析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问题,期望能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有效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 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2.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综述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对其概念的辨析与界定,是深化认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逻辑起点。吴江(2010)把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总结为“六论”,分别是“多元论”、“协调论”、“创新论”、“转型论”、“结构论”和“两型论”。"单卓然、黄亚平(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应以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追求质量为内涵,通过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产业升级转型与低碳经济及生态文明等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特色之路。在对新旧城镇化的区别研究方面,段进军、殷悦(2014)两位学者从5个方面给予了详细的阐释(表1)。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新型产业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协调、高效发展的多元演变过程。
表1 新旧型城镇化的区别
2.2 新型城镇化相关的理论与模式进展综述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依托各地区比较优势、主导产业、动力机制、空间范围等,必然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
岳文海(2013)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研究并指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围绕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推进模式,如城镇带动型、产业支撑型、搬迁安置型、村庄合并型。在对山东省的城镇化模式研究中,黄向梅、何署子(2011)把城镇化模式分为:政府主动型和市场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的政府主导型逐渐向市场主导型演变。孔祥云、王小龙(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以自发迁移和开发式的非迁移型为主。他们对我国城镇化的模式研究成果如表2。
2.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要的理论基础
吴江(2010)以集聚理论与要素流动,制度创新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为评述对象,为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选择提供理论借鉴。他指出产业集群是城镇产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要想提升产业的持续竞争力,就要选择前瞻性的且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模式,从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表2 我国城镇化的模式研究
注:源自孔祥云(2013)
姚士谋(2014)着眼于从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保护的角度,强调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注重这三方面理论:空间经济网络布局理论;辐射区域发展与中心城市带动理论;我国城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3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演变与评价
3.1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演变概况分析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政策驱动下,陕西步入了新型城镇化阶段。陕西省城镇化发育较晚,城镇化率在2012年才达到50%,2012年以后增长平稳,平均年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5%左右(图1)。
图1 近10年陕西省城镇化率及其年均增长率变化
如图2所示,2006~2016年陕西省的GDP和人均GDP分别增长了3.1倍和2.9倍。到2016年,人均GDP已达到50395元,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 年 我国人均GDP为53980元)。
图2 近10年陕西省GDP、人均GDP变化
如图3所示,2006~2015 年陕西省城镇经济居于经济增长的主体地位,非农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保持在89%以上;而2016年非农产业在GDP的比重下降到84.3%。
如图4所示,2006~2016年陕西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增幅都是两倍以上,但是到2016年时,仍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33616元,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12363元)。
图3 近10年陕西省非农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变化
图4近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变化
3.2 近10年陕西省I/U和C/U演变分析
本文借鉴I/U和C/U标准值法分析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程度以及非农经济的集聚程度。其中,I代表工业化率;C代表非农化率;U代表城镇化率。当 I/U为0.5,C/U为1.2时,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比较协调;当 I/U 比明显高于0.5,C/U明显高于1.2,说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不足;当I/U 明显低于0.5,C/U明显低于1.2,说明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这个时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并汇集在城镇,他们从事的行业却依然以农业为主,非农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城镇化层次较低。要想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产业的转型升级、摆脱城镇化前期对工业的依赖。
从表3可以看出,2009~2011年,城镇化发展明显慢于工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2012以后,陕西省的工业化率在城镇化率中的比重,以及非农化率在城镇化率中的比重值在逐步降低。根据以上给出的评价标准,可以推断出城镇化发展速度比工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要快。这一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但所从事的行业却依然是农业,比如农民工的短期进城干活,以及随子女进城生活的老人等。由此说明,非农经济实际上对就业的吸纳并不突出,城镇化的层次依然较低。
表3 陕西省近10年I/U和C/U的变化情况
4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演变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4.1 演变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相较于传统城镇化,依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在总体上成绩显著,这种未落地的城镇化反映出了很多问题。
根据以上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演变与评价,可见:①在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尤其是第三产业。城镇化率的增大实际上并非一个多元变化的结果,这种非自然城镇化只是量的变化,质的影响依然不明显;②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不良状态说明缺乏产业支撑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城镇化是口号型的新型城镇化。
4.2 影响因素解析
针对演变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析。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时期陕西省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经济增长依然是凭借非农产业。究其原因,陕西省经济发展缺乏创新,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业态创新。工业化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在逐渐减弱。陕西省在新型城镇化下面临技术创新疲软,消费需求拉动不足,很难走出发展瓶颈。因此寻找突破口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利弊共存。有利因素包括:近年来有关一带一路的产业政策、国家出台的要将陕西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阿里和京东等大型企业在陕西投资等。不利因素包括陕西人思维方式比较保守,安土重迁观念较浓厚,经济增长很大程度靠传统产业。
5 产城融合视域下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
新型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快速推进,近年来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城镇化水平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路径是对特定地域环境、地域文化等因素综合映射的结果,本文仅聚焦于产业方面,期望能够以产业为突破口来透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发现陕西新型城镇化在产业方面表现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路径。基于此,本文从产业角度提出以下3点建议。
5.1 重视产业转移,强化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产业城镇化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只有做好与产业集聚区配套的基础建设,才有可能进一步保障产业转移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其次,在现有配套设施和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将已有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主动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最后,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自身产业发展,提高就业问题,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
5.2 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宽城镇的就业渠道
非农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难度总体上相对较低,因此其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水平就较强。陕西省应在供给侧改革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域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将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一些传统服务业中,加大其对城镇化的影响力度,提高城镇的就业渗透能力。
5.3 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培养新的产业形态
顺应时代潮流,借助陕西强大的智库人才,发展以软件产业和大数据为基础的新硬件产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为自主创业者,尤其是为创客和极客,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够有更大的激情和动力追求创新;农村人口为了谋生计,大量涌入城市,他们通常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也不足,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情况,对这一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6 结语
未来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应重视产业的支撑能力和吸纳能力,尤其是增强服务业的就业容纳水平,即以产城融合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实现产业城镇化,才能增加就业,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建立起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只是从产业城镇化的角度,通过I/U与C/U的变化情况找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后期的研究中能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缩小研究的尺度,选取陕西省的具体地域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