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

2019-05-20翁少青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情境教学

翁少青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发展特点,深入实际,与学生交朋友、多谈心,创设各种情境,采用语言交流、展示实物、摆放图片、播放音响、人物表演、动手实践等方式和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强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情境教学;引导内化;道德品质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渠道之一,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潜心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规律,精心设计各种情境,采取新颖多样的教法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把对道德准则的认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交流语言,创设情境,丰富小学生的道德认知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绘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素材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要认真理解绘本的设计意图,寻找故事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讲故事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放大绘本故事中的细节,创造性地反映故事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绘本故事的魅力,并引导学生与绘本进行双向交流,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对话中不断丰富绘本故事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道德内涵。例如,教学《拉拉手,交朋友》一课,课文故事中的小兔因不认识新同学而不敢与大家玩,在小猫的鼓励下他与大家成为好朋友,经常一起游戏;小猴子因抢走小兔的皮球,导致大家都不愿意理睬他。故事虽然短小,却映射出新生入学后的一些问题,如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小摩擦或小矛盾等。鉴于此,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绘本故事呈现生活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小猴该怎么办。在充分交流后,再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更有的放矢,也借此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与朋友相处。又如,教学《这样真精神》一课,教材中的绘本故事《谁精神》讲述的是森林里举行“看看谁精神”评选大赛,孔雀、猴子、百灵鸟、白天鹅、猫头鹰、大公鸡分别向评委小熊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小熊一方面肯定了大家的表现,另一方面提出了怎样才能更精神的建议。教学时,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让静态的绘本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势引出了讨论的话题:“你喜欢它们当中谁精神的样子?有很多同学也很精神,你们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精神的样子吗?”教师以绘本为范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绘本话题相结合,在相互交流对话中不断丰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明白了“有精神”的秘诀,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二、展示实物,创设情境,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感悟

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的形象,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可以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特点展示实物,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教师把文后思考与练习中的图表制成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分辨图中谁做得对、谁做得错,使学生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险,进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又如,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教师进行演示,先拿一根筷子演示,一折就断,然后拿一把筷子,使劲折也难折断,以此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这是为什么。这样学生眼有所观,心有所悟,印象很深。之后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讨论和反思,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集体力量大”的体验和感悟。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得到有效集中,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摆放图片,创设情境,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图片是常用的形式,具有形式多样、应用灵活的特点。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品质。如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团团围桌而坐,摆出图片,调动情绪,激发情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和情境中明白道理。又如,教学《海峡两岸骨肉情》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海峡两岸同胞骨肉情深,然后展示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的图片。学生看到白发苍苍的亲人相抱痛哭的感人场面,如临其境,深受教育,也加深了对两岸人民血缘相亲的骨肉之情的感受,体会到祖国统一、同胞团圆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坚信民族大团圆的一天一定会到来。

四、借助音响,渲染情境,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阐明道理。如教《不贪小便宜》一课,教师通过播放成语故事“贪小失大”配乐朗诵,指出故事中贪便宜的蜀王为了贪一条“夜里拉下的粪便都是金银财宝”的神牛,其下场是“不但自己丢了性命,还丢了国家”,使学生对贪小便宜之人产生憎恶之情。继而以学习小组形式展开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使学生明白贪小便宜的害处。如教《劳动最光荣》一课,教师先播放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劳动最光荣》,顷刻间,学生都沉浸在音乐声中。教师问同学有什么感受,大家都说感受到劳动很光荣。接着教师赞许说:“是呀,劳动创造了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是愉快、是欢乐、是希望、是收获,我们每个人都爱劳动,都希望用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通过小结向学生揭示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五、人物表演,再现情境,强化小学生的道德观念

小品、哑剧、童话剧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一些新奇事物吸引,因此,可以把表演搬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玩中受到教育。如教学《做诚实的孩子》一课,可安排学生表演小品《我错了》,突出“主人公做错事后,在同学帮助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主题,让学生认识到人并不是生来就诚实,也不是生来就不诚实,而是受到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才变得不诚实。又如,教学《助人为乐》一课,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雷锋同志冒雨送老大娘》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表演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情感,強化道德认知。

六、动手实践,创设情境,巩固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要提高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存在道德认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少学生只会说不会做或不愿做,不愿意接受空洞的说教。教师应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讲授完课文后,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一些教育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素质和行为素质融入到具体的实践当中。这样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在道德行为和情感素质方面的缺陷,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促进学生从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的有效转化。如教学《爱清洁讲卫生》一课,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梳头、刷牙、洗脸等过程,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搞好个人卫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他人有什么影响,再结合课文后的儿歌,从生活实际阐明讲卫生爱清洁的道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田峰.思想品德课教学微评价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6,(34).

[2]应国栋.完善课堂讨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3]黄勇樽.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摭谈[J].思想理论教育,2012,(20).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情境教学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网络流行歌曲对农村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好奇”的代价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