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2019-05-20刘德敏
刘德敏
一堂课要有好的情境,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文章要写好导语、一首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情境创设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形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
教师从实际出发的精心安排的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可以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可以成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那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怎样创设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呢?
一、情境创设应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并积极思考,有兴趣才能克服困难而执着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在导入新课中,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内容,精心创设好教学情境,使这节课一开始便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趣盎然,精神振奋,有欲罢不能的感觉。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语文自身特点”的强烈关注,情境创设不光要有“趣味性”还要有“语文味”,要紧扣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二、情境创设应有生活性和真实性
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应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生活情境入手,提出在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情况下的新问题,启发学生从某些现象中发现某些规律从而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能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的感觉,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
三、情境创设的形式应多样性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感觉到情境创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创设的情境在内容上常常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不能机械地重复或照搬。一般低段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作情境内容。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發展的阵地。能够有效地为新课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能够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苦学”步入“乐学”的境界,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