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奔跑,也别忘回归“本真”
2019-05-20王涛
摘要: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呈现出“范围广、角度新、难题大”的特点,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探寻提高语文复习效率的途径。基于当前高考试题特点和语文复习现状,高考语文复习有必要适时“回归”,即回归基础、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回归生活、回归“历史”。
关键词:高考;语文复习;本真;回归
高考语文全国卷注重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跟随这个指挥棒一路奔跑,但有时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作为语文教师,我不禁自问,学生復习了一年,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可为什么成绩不见提高呢?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我们教学中的一些观念有关。其实,在高考复习中,无论如何奔跑,都不应忘记回归“本真”。所谓 “本”,就是指最根本的知识;所谓“真”,就是指最真实的生活。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来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才能回归“本真”。
一、回归基础
高考语文全国卷不再对单个孤立的知识点进行直接考查,而是将对知识点的考查融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的过程中,也就是说,以前常见的字音、字形、字义、标点等知识点不再单独设题,而是将其融入到其他题中进行综合考查。然而,这一变化常被误认为这些知识点不考了,所以,在日常教学和高考复习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有些淡化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识字、写字、规范使用成语等能力并没有教师想象中那么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也并没有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提升。比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20题是修改不符合书面语体的地方,很多学生在写“堵塞”的“塞”时,写成“赛”;写“值”的时候,将“直”里面的三横写成了两横等。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不禁让我们反思,为何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最后连一些基本的汉字都写不对。
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在高考复习时有必要回归基础,督促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字、词、句、标点等。这些基础知识虽然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但是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教材注释中出现过的字词或者《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最新标点符号使用说明》等资料整理出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二、回归教材
高考的题目年年出新,但是这些新的题目都是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往往可以在教材中寻找到踪迹。比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该题的考点(历史与现实穿插叙述的好处)在必修一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中就有所体现,且这个考点也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又如,文言文的文化常识题曾出现过“豪右”“京师”,而这两个文化常识的释义也都在必修四的《张衡传》中以注释的形式出现过。再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15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该题要学生结合《送子由使契丹》的首联归纳苏轼的性格,其实这是考查学生对苏轼这个人物的了解。如果学生熟悉教材中的《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课文,再结合苏轼的生平与诗文风格,归纳出诗人“旷达”的性格特点,应该是不难的。
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教师或学生在语文学习和高考复习中往往没有把教材当作重要资源。我认为,无论用什么资料,都不应该忽视教材。对于教材的使用,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加以利用。就宏观而言,可以将教材中出现过的文章抽出来,从文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先归纳每一类文体的共性,寻找理解这种文体的基本思路;然后,着力挖掘这种文体中每一篇文章的特点,以此探索读透此类文章的角度。就微观而言,可以从文章的注释出发,熟悉教材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掌握文言文的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翻译方式等。
三、回归文本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阅读题的设题与文本贴合紧密,一般是从一个小点切入,要求学生将文本材料和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作答。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该题在设题时就已经将人物形象的特点告诉了考生,需要考生结合文本分析该人物的形象特点是如何体现的。又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6题:“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该题将文本的语言特点告诉了考生,也是需要考生结合文本材料分析“生活气息”体现在什么地方。由此可见,近几年考题的设置较少让学生从一个大的方面去泛泛而谈,而是倾向于让学生从文本中的一个小点切入,深入挖掘,探索文本内涵并将自己的理解与文本的内容结合起来作答。
在高考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文本意识,并引导学生回归文本。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每一种文体有什么特点,阅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其次,要带着学生从文本出发,一起去探讨,本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最后,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文本的内容结合起来作答。
四、回归生活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选材和导向可以看出,出题者不再希望我们的学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希望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能够从自己周边的生活出发,去思考周围的事、思考国家的动态,去思考自身的责任与价值。
很多学生抱怨“生活单调,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现状,但这并不是他们缺乏素材和思考的理由。在高中时代,学生的生活宽度的确有限,但是经历的限制并不代表思维的局限,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从现有的生活出发,说说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疑惑。
就“2018年1月,一女子为了让迟到的老公上车,拼命阻碍发车,致使高铁晚点4分钟”这件事情来说,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件事情是什么,还可以就这个新闻做一次思维训练。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对此事的看法,然后说说理由,接着联系周围的生活或者读过的书,想想其间有没有类似或者相反的人或事,最后谈谈对这一类人或事的看法。
这样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逐渐将目光转向生活,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观察生活,怎样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将生活事例转化为素材并为己所用。
五、回归“历史”
高考復习是一场持久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很多题,但是到头来,有些学生的成绩提升并不明显,即使再做以前做过的题,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排除客观因素,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在一路奔跑中,没有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没有回归“历史”。这里的“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课堂内容,二是指以前做过的各种考卷。
在课堂上,教师会讲授很多知识,学生也会认真地记录,可是,记完笔记后学生又花了多少时间去温习呢?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去重新整理学过的内容,并用复习过的知识去完善、补充已有的知识系统呢?在高三这一年,学生会参加很多次考试,考试之后教师都会认真讲评试卷,学生也会认真校正,可是,校正之后,学生有没有再花时间去总结和反思呢?教师又有没有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误的原因,探索攻克此类问题的方法呢?
比如,近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常会出现“以偏概全”这种错误选项,像“都”“一直”“全部”等表范围的副词经常出现。那么,我们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知识点时,就不能局限于一个词,而应该从这个点出发,综观多个类似的试题,看看学生是不是经常在这类题目中犯错误,想想学生是不是在理解文意时存在盲点和误区。同时,在复习中,不仅应该给出时间让学生温故,还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回归“历史”,引导他们从已有的资料和试题中总结经验,以此找到新的突破口。
高考复习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为了实现目标,教师和学生一路奔跑,在奔跑的途中,也应该适时驻足回归。回归基础,前进之路会坚固扎实;回归教材,前进之路会目标明晰;回归文本,前进之路会趣味盎然;回归生活,前进之路会真实生动;回归“历史”,前进之路会承前启后,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元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反思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1).
[2]龙祖胜,梁莉.夯实基础·指导“学法”·提升思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复习备考的基本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8,(10).
作者简介:王涛(1993—),男,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中教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