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5-20吴绮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毛细血管征象良性

吴绮霞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0)

临床孤立性肺结节(SPN)多为良性,但仍存在一部分属于早期原发性肺癌,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定性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便于确定后期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为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病理证实属于肺内孤立性结节且直径小于3cm,影像学征象确切,CT图像清晰且可具有准确地灌注参数。排除影像学资料不清晰或征象不明显者。84例入组患者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2.29±5.28)岁,经病理证实炎性结节33例,良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23例,其中小细胞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腺癌8例,鳞癌9例。

1.2 方法

对入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主要方法如下:

多层螺旋CT灌注: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确保屏气程度在每次扫描过程中尽量一致。采用256层螺旋CT机,层厚5mm,由患者胸廓入口至肺底常规平扫局部病灶,选取最大结节病灶进行扫描关注。扫描时间45s,延迟8s,扫描电压120kV,电流85mA,视野;32*32cm~45*45cm;矩阵:525*525mm。采用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对比剂,剂量300mg/mL,总剂量100ml左右,由肘部4.5mL/s静脉注入。检查资料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并对患者PS、MTT、BF、BV等灌注参数进行计算。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准,按结节性质进行统计整理,并分析PS、MTT、BF、BV等灌注参数。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研究发现,良性结节MTT与炎性结节、恶性结节均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结节PS、BF、BV值均明显低于炎性结节与恶性结节,P<0.05;炎性结节PS、BF、BV值均与恶性结节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对患者良性、恶性及炎性孤立性肺结节PS、MTT、BF、BV等灌注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炎性组与恶性组BV值均高于良性组,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炎性肺结节多为肉芽组织为病理基础,扩张毛细血管较为丰富,血容量较高,所以BV值较高;而恶性结节具有较多的新生血管对其生长进行支持,因此BV值较高。PS表示造影剂由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向组织间隙进行单向扩散的速度,能够反映孤立性肺结节内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管壁通透性、细胞间隙及完整性等特征[2]。本次研究中炎性组与恶性组PS值均高于良性组。表明炎性组与恶性组扩散速度较快,或与恶性病灶血管存在基膜不完整、异常吻合等情况有关,导致其出现高通透性,另外新生毛细血管不成熟发育,造影剂由毛细血管壁进行病变组织间隙,导致恶性孤立性肺结节PS较高。而炎性孤立性肺结节毛细血管一般发育成熟,基膜完整,具有低通透性,其扩散速度较快,导致PS值较高。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一般乏血管病变,血管缓慢生长,病理结构表现为无血供或少血供,BV值与PS值一般较低。因此提示临床可以根据PS、BF、BV值对结节性质进行区分鉴别[3]。然而炎性和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各项灌注参数差异比较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方法用于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恶性与炎性鉴别缺乏特异性特征,需与CT平扫征象进行结合诊断。总而言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鉴别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根据PS、BF、BV值可有效定性结节性质,但对于炎性结节与恶性结节长缺乏特异性,需与CT平扫征象结合进行综合诊断。

表1 不同性质结节CT灌注参数结果比较

猜你喜欢

毛细血管征象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