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隈研吾“自然”的建筑理念与材料观研究

2019-05-20伍曼琳WUManlin周静敏ZHOUJingmin

住宅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然建筑师场所

■ 伍曼琳 WU Manlin 周静敏 ZHOU Jingmin

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正朝着大规模、大体量的方向发展,由此所形成的单一、同质化的肌理不断地填充着城市。在这复杂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部分建筑师迷失了方向,一味地追求“国际化”,大量的雷同与复制使得城市中固有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逐渐被忽视。“千城一面”的现状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在继承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基础上表达建筑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当代建筑师思考与努力的方向。

在建筑文化上,同处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与中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同样也受到了来自西方建筑思想的影响。而随着日本建筑师探索的深入,本土的文化与现代的建筑理念逐渐融合,隈研吾正是这类建筑师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他通过运用更多样的材料、更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正在让城市和建筑变得更加自然、多样、复杂。

1 “自然”的建筑理念与材料观的形成

隈研吾的建筑理念在其诸多的实践项目和著作文字中都有所体现,且随着场合和语境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但这所有的表达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自然。这种建筑的自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表象上的自然,建筑本身应与所在的环境相适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其二是内在的自然,隈研吾认为“自然是某种关联性”,“当某个事物与它所存在的场所产生幸福的联系时,我们就会觉得它是自然的”[1]。这说明关联性不单体现在表象上,更是扎根于场所的精神之中,需要与场所内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且在时间上具有可持续性。

由此出发,隈研吾的建筑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延展与深入,并在材料的运用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观念。他认为材料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媒介,应该体现出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同时,材料作为构成建筑的重要元素,也是人与建筑之间的媒介。人们可以通过材料在肌理、颜色、触感等方面感知空间的状态,也感知着外部环境与建筑材料共同作用下的空间变化。

可以说,隈研吾的材料观是其建筑理念的延续,其以多样的材料与技术手段来适应多样的场所文化,这些材料往往与当地的传统原料和工艺造法相结合,从性能、外观上都能够与周边环境产生联系,且具有时间性与可持续性。与之相反,他认为混凝土这种材料的流行与普及源于其坚固、外形随意性、易操作以及内在的不可见等特性[2],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其场所感被削弱,难以形成与人亲近的感觉,更无法体现时间在材料上留下的变化与记忆。

伴随着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震灾与灾后重建,隈研吾建筑理念和材料观中对场所感的追求被进一步强化,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与场所记忆的融合成为了其建筑设计的核心主题。

2 材料观在建构中的具体表现

2.1 透明感的营造

在隈研吾的材料观中,透明感的营造将帮助建筑建立与场所的联系,加强两者的互动关系。而具体对于透明性这一理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析,其一是物理的透明性,这指的是通过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应用,室内与室外空间得以连通,如密斯·凡·德·罗在钢框架结构中,利用玻璃形成了空间的流动与透明;又例如在根津美术馆面向庭院部分的设计中,为了保证庭院能够渗透进室内空间,隈研吾通过结构规划,将柱子的尺寸尽可能地接近10cm这种普通木柱的尺寸[3],保证了柱子作为立面划分的轻快感,也保证了人与庭院景观的互动性(图1)。

其二是内在的透明性,即依靠人的感知能力来暗示空间与场所的关系,这一层面中,材料本身物理上的透明与不透明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于空间体验和情感的把握。因此,隈研吾材料中创造“间隙”,通过这些“间隙”,外部的光线、风、声音得以进入,刺激人在建筑空间中的感官,进而达到模糊室内外界限的透明感[4]。因此,在隈研吾的实践中,人们常常能够看到,通过对材料进行有方向、有组织地排列以及间距疏密的调节,最终实现建筑与场所的融合。

2.2 粒子感的营造

何为粒子感?隈研吾认为 “人们判断一个空间的大小、远近、生物性、地位,往往要通过空间中一个一个的粒子,当人们看到这些粒子的时候会觉得很放心”[5],这时建筑便形成了粒子感。在建筑粒子化的过程中,空间尺度是十分重要的概念,通过对建筑体量和材料的拆分,建立宜人的尺度关系,将给人带来亲近和安全的感觉。因此,对于建筑师而言,根据场所环境的不同建立适合的尺寸体系[6],控制材料的尺度与比例,将有利于粒子感的营造。

以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为例,在建筑体量方面,隈研吾以五重塔为概念思路,对建筑进行了垂直方向的分节,通过屋面的变化与重叠将大体量拆解,层与层之间形成“间隙”用作设备的安置,这将有助于拉近人们与建筑的距离,加强感官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图2);在材料构件方面,由于建筑邻近东京浅草佛寺,周边人流密集、环境嘈杂,所以建筑立面的格栅尺寸需要保证足够大小,而格栅的间距疏密则根据室内外视线交流的强弱进行了变化(图3)。可见,无论是建筑体量还是材料构件,其粒子感的营造都需要与场所环境、使用需求紧密结合。

3 材料的选取与特性的表达

隈研吾善于结合场地选取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材等,同时,他的设计选材不仅仅局限于自然材料,也包括金属板、玻璃以及新兴的实验性材料等,他不断地挖掘材料本身的特性,探索材料与建筑、场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3.1 木材

图1 根津美术馆透明感的营造

图2 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全景

木材作为日本传统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使用已久,其丰富的肌理、温暖的触感与独特的气味给人带来人性化的感受。在隈研吾的诸多作品之中都可以看到木材的应用,并且根据场合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其中,One Omotesando项目位于日本东京表参道的入口,该建筑通过玻璃幕墙和木百叶的组合形成了双层立面(图4),其木质外表皮上落叶松的纹理、竖向延伸的线条都在暗示着场地中树木的姿态(图5)。在功能上,木百叶的设置可以起到遮阳隔热的作用,并保护建筑避免光污染的产生。另外,由于木材易燃的特性,需特别注意防火设计,本项目中建筑通过在外立面增设喷淋装置以达到消防安全的要求。

图3 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立面格栅

图4 表参道One Omotesando项目全景

相似的,在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的设计中,隈研吾将建筑外表用木格栅包裹,并通过格栅的疏密变化形成建筑立面的律动,拉近尺度,可以观察到每片格栅上竖向的木质纹理以及时间在木头上留下的痕迹(图6),使得建筑更多了些人情味。除了在建筑外部的应用,室内材料的选取也与表皮设计相呼应。从家具、墙壁到室内顶棚都结合了木材进行设计,营造了温暖、舒适的感受。在二层位置,带有储藏功能的墙壁通过凹凸变化,与柔和的灯光共同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室内的顶棚采用条状木材均质排列,与建筑整体的设计语言统一,也丰富了室内空间的体验(图7),这种处理方式在其许多建筑与室内设计项目中均有所体现,如广重美术馆、东京中城三得利美术馆(图8、9)等,形成了隈研吾具有标志性的设计手法。

图5 One Omotesando项目立面木百叶做法

图6 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格栅细部

图7 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室内空间

3.2 竹子

木材往往需要切割才能形成条形材料,进而得以在建筑中使用,而相比之下,竹子本身就是笔直的条形材料,不需要人为地加工,这就使得其原生性与自然性得以保留。在隈研吾针对竹子这一材料的探索与实践中,位于北京长城脚下的竹屋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建筑师以竹作为建筑的表皮材料,同时也通过向竹子内部浇灌混凝土,成形后无需拆除模具,形成水泥填充竹管构造(CFB,Concrete Field Bamboo),使其不仅仅作为装饰,更成为建筑构造的一部分。

图8 东京中城三得利美术馆室内设计

图9 格栅式标志性设计手法

而在其另一个位于东京表参道尽头的项目——根津美术馆中,竹子材料与场所的互动则显得更为直接、生动。从面向街道的立面开始,建筑便希望与嘈杂的都市街道形成对比,通过营造一种静谧、幽暗的空间,促使参观者从外部热闹的气氛中沉静下来。因此,入口处的小庭院种植了一片竹林,形成了动静两个空间的分界。而门廊下的墙壁则通过竹子形成表皮,并结合底部的灯光,在立面上营造了抽象的竹林意象,与入口庭院交相呼应(图10)。挑檐之下的“竹”表皮与一旁的竹林随着门廊一同延伸,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绵延不断的感觉(图11)。可见,材料与场所共同形成的空间意象影响着人们的空间体验。

3.3 和纸

和纸是日本传统的材料,在玻璃窗应用与普及之前,人们一直使用和纸和套窗来分割室内外空间。在阳之乐家项目的选材上,隈研吾运用和纸这一轻薄的材料代替了玻璃和墙壁,重塑了建筑与场所之间的联系,在防水性能的提升方面,延续了日本传统匠人的工艺做法。同时,项目也通过与现代建造中的新技术结合,用交叉的钢筋代替了一般的木筋,这是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新与旧的碰撞。这种材料也在隈研吾的其他作品中得以呈现,如广重美术馆、那须历史探访馆、东京甜品店Sunny Hills等。其中,在位于表参道的Sunny Hills项目中,和纸与交叉的木筋结合,用作空间的分隔。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光线可以轻易地穿透纸张,经过过滤,在室内形成柔和、通透的光影效果(图12)。

3.4 瓦与金属

坡屋顶是日本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元素,作为历史文脉的延续,这种设计语言也反复地在隈研吾的实践中体现。而在屋顶意象的构建中,材料的选择便显得极其重要。以根津美术馆项目为例,建筑师根据场地特点,选择用檐墙面和大屋顶的形式来接纳表参道上来往的人流。在选材上,以栈瓦作为屋顶的主体材料,屋檐前端则用3.2mm、硬质的铁板与瓦片衔接,两种材料之间的重叠关系与屋顶整体重檐的形式相呼应。在细节的处理上,建筑师对屋檐前端收束的部分采用了切削的方式,既保留了金属的硬度与锐利,又不会让出挑的屋檐显得过于厚重。同样,在瓦片部分的收束上,建筑师不使用厚重的、特殊形状的檐瓦,而是直接切割栈瓦,也是为了营造屋顶整体的轻薄感(图13)。

除了应用于屋顶,瓦片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也被创新地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如在中国美院民艺馆、日本的新津知博物馆的设计中,隈研吾便将瓦片用金属丝连接,形成独特的立面韵律,并与建筑所在的场所精神相协调。

4 材料与结构、意象的结合

图10 根津美术馆“竹”表皮细部

图11 根津美术馆入口空间意象

在针对材料性能表达的不断探究中,其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逐渐走向协调与统一,这就要求建筑师同步考虑选材、结构、内外装饰以及意象构建等部分。正是遵循这种协同设计的思路,隈研吾往往在项目前期便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材料、构造及细部设计,从室内外整体把握空间意象,使得项目概念有着较高的完整度。

在Sunny Hills项目中,隈研吾以“在热闹的城市中心创造一朵木质的云彩”为意象和出发点(图14),将日本传统的木建筑节点方式“Jigoku Gumi”运用于现代的建造中,这种节点常见于日式的纸拉门中,通过纵向十字交叉的构件相互缠绕,形成稳定的网格状。利用这种构造方式,隈研吾以60mm×60mm的木构件为单元,在水平交叉的基础上,增加木质构件,使其形成三维的立体交叉(图15)。

图12 表参道Sunny Hills项目和纸材料细部

图13 根津美术馆屋顶材料中栈瓦与金属的结合

最终通过这种“编织”的逻辑包裹于建筑外部,层层重叠,结合坡度向上延伸,形成云状的结构,又好似城市中的一座山丘、一片森林(图16)。夜晚时分,光线透过玻璃与木构件之间的缝隙,为建筑带来漂浮感与失重感。同样的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得到了延续,其顶棚、空间分隔以及家具的设计都体现了木质材料和交叉结构的元素,使得建筑内外得以统一(图17)。

图14 Sunny Hills项目入口空间意象

图15 Sunny Hills项目木节点构造方式

5 结语

通过对隈研吾建筑理念和实际项目的研究,其材料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征:①重视场所精神,加强材料与自然之间的融合,材料的选取应结合当地文化和地域特征;②注重透明感的营造,促进室内外环境的渗透;③注重空间尺度关系与粒子感的营造,建立人与建筑的亲近关系;④重视材料在设计中的地位,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细部和意象等部分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而言,这些理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通过对材料观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将有助于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传承,以及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造法间的融合,进而寻找到具有文化特色、自身价值的中国建筑发展道路。

图16 Sunny Hills项目整体建筑意象

图17 Sunny Hills项目室内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自然建筑师场所
胖胖的“建筑师”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