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母画像是最长情的告白

2019-05-19Tiya

小演奏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霍克尼塞尚肖像

Tiya

强有力派:惠斯勒母亲肖像

如果你想看到伟大画家最强有力的作品,没有比看他们为母亲绘制的肖像更适合的了。画家惠斯勒最有名的肖像作品就是他为母亲画的。在名为《惠斯勒的母亲》的肖像画中,惠斯勒六十七岁的母亲侧坐着,脚踩在脚凳上,眼睛凝视着前方,让人很难揣测出她在想什么。

在绘制这幅画的当天,惠斯勒正在等待模特来自己位于美国切尔西的画室,但模特因故未到,他的母亲便同意代替模特坐在那里让他画。

正是这种从血缘到情感上的密切关系,常常使母亲变成现成的模特。相对来说,画家所画的父亲肖像很少,男人因为生计的需求,在家庭中常常是缺席的。当然,为了自己的孩子,充当模特让他作画也是另一种表达母爱的方式,惠斯勒的母亲就在写给她妹妹的信中写道:“当我亲爱的儿子突然欢呼‘妈妈,我完成了,它多么美啊时,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接着,他会因为那幅画亲吻我。”

逼真派:安格尔母亲肖像

母亲对于画家而言并不是画作的委托人,她们的内心所想只能凭借画家的猜测来表达。安格尔所绘的母亲肖像是1814年母亲去罗马看他时画的,他所画的母亲肖像强调真实感,而非单纯追求美感,从而使这幅肖像充满了逼真传神的特色,因为他内心希望母亲看上去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一样。这幅感人的画作中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爱。

修补派:梵高母亲肖像

还有一些画家喜欢用他们的画来修补现实,比如梵高。梵高的母亲于1851年与其父亲结婚,母亲对艺术的热衷影响了儿子,并始终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见过梵高母亲的人都知道,她的眼睛始终张得大大的,一会儿呈现蓝色,一会儿呈现绿色,双眼温柔地看着前方,总带着能把人看透却又十分宽厚的神色,她的鼻孔两边下垂,嘴角隐约显现皱纹,并随着光阴的流逝逐渐加深,当她脸上浮现出笑容时,皱纹亦变得愈深。

梵高的母亲生于荷兰海牙,她的父亲威廉·卡本特斯在海牙有“御前装帧师”的美誉,他被选中装订第一部《荷兰宪法》后开始誉满全国。他的几个女儿除梵高的母亲外,一个嫁给了梵高的叔叔,还有一个嫁给了阿姆斯特丹著名的斯特里克牧师,她们都是很有教养的女子。在給弟弟的一封信中,梵高写道:“我给妈妈画了一幅肖像,我不能忍受照片的无色和单调,我按照我对她的记忆添加了色彩。”

梵高是根据母亲的照片画的肖像,但是他觉得原始黑白照片太过于单调,所以他按照自己的记忆来描绘母亲的形象,于是我们得以从画中看到他的母亲有一双绿色的眼眸,映衬着她完美无暇的肌肤。

逃避派:卢西安·弗洛伊德母亲肖像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总是逃不开一种心理压力。在画家职业生涯的早期,他根本不画自己的母亲。“她几乎没有觉察,但是我一生都不得不克服要逃避她的感觉。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很早起我就不喜欢她对待我的方式,我甚至憎恨她的关心,我感到那是一种威胁。”弗洛伊德这样说。的确,直到1970年当他的父亲去世,他才开始以母亲为模特,“如果我父亲没有死,我根本不会画她。我开始以她为模特作画,是因为她对我失去了兴趣,如果她对我还是那么‘关心,我可能就不会画了。”

当然,所有这些画作本质上都有着有趣的二元性:画家作为观察者,在他们拿起画笔描绘母亲之前,自身就长期处于被母亲观察、照顾和关注中。

悲情派:霍克尼母亲肖像

画家们有时也会将自己的生活境遇和成长经历在他们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中表现出来。在画作《我的母亲,博尔顿修道院,约克郡,1982年11月》中,霍克尼用一种照片拼贴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穿着廉价雨衣的美国女人——他的母亲,她看起来很孤独。在画面的一角,一双穿着昂贵皮鞋的脚也被纳入画中,那是他本人的脚。而在霍克尼画的另一幅双亲的肖像中,他本人的形象则以画面中镜子映出的影子出现,他想用这种独特的绘画方式体现他和母亲的困境、满足感的匮乏,以及在生活中面临的绝望和未知感。霍克尼的画中常常传达出心照不宣的主题是一种阶层的焦虑,他甚至在自己父亲的葬礼上画母亲的肖像。

此外,著名画家迪雷尔也为他的母亲画过肖像,他希望以此来反映一种残酷而诚实的生命过程:母亲十五岁结婚,生了十八个孩子,却只有三个活了下来。在母亲去世前的几个月,迪雷尔还为她画了肖像。绘画过程中,迪雷尔甚至连最细微的皱纹和静脉血管也画了出来。通过这位母亲的肖像,我们可以想象她曾经历过怎样的生活。

印象派:塞尚、莫里索、卡萨特母亲肖像

画家的大部分女性画像展示的都是生活幽闭而富裕的妇女。而在十九世纪后期,相较于历史题材和宗教主题,现代生活突然成为法国人民的灵感源泉。就连几乎从不画肖像的塞尚,也画起了他的母亲和妹妹的日常生活状态——弹钢琴、做针线活儿。塞尚的父亲是一位不赞成儿子职业的银行家,本来也被画在画面右边的椅子上,但是后来又被塞尚用颜料涂掉了。

法国著名印象派女画家莫里索的母亲是一名刺绣工,她母亲年轻时也对艺术充满了渴望,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当她发现这一愿望将由她的孩子来实现时,便鼓励莫里索姐妹俩接受训练。当姐妹俩在上艺术课时,她始终坐在孩子们身旁做着针线活儿。然而,莫里索的母亲并不满足于做个安静的配角,为了使女儿打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圈,她每周二晚上都会在家中举行沙龙,以便使莫里索的作品可以有机会公开展示。她的朋友、画家马奈的母亲也这样做的,在那个时代,对于有艺术爱好的女人来说,举办沙龙似乎是她们的天职。

美国女画家卡萨特深受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她对于类似透视的画法不以为然,而是用一种完全无视西方艺术大师所制订规则的方式为母亲画像。这种耳目一新的现代派效果有着令人欣喜的装饰性以及深刻的个人化色彩。她将自己先入为主的感受放置于画中,就像古典绘画大师玩弄光影一样。

饱含真切情感的创作总是格外打动人,因此一个学艺术的人除了学习技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感受和表达爱。

在艺术的世界,母爱是永恒的主题。艺术家们迥异的生活境遇和成长经历,常常在这些与母亲相关的作品中表露无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大师们是如何在画作中表现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的。

猜你喜欢

霍克尼塞尚肖像
地毯肖像
大卫·霍克尼:更大的水花
古怪的“苹果男”——塞尚
画肖像
“青峰”徐来
大卫·霍克尼
霍克尼的朋友圈
左拉“贬低”塞尚
法国有个塞尚小城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