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波士茶:有朋自南非来
2019-05-19长夜之饮
长夜之饮
近几年,一个来自海外的名字悄然现身了中国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噪,迄今为止,已很少有茶类的爱好者不知“路易波士茶”的大名。“路易”与“波士”听起来高贵浪漫,像是来自法国的田野庄园,其独一无二的产地却在南非。有时它也被译作“路易博士茶”,仿佛让人看到橡木办公桌上升起的袅袅蒸汽,其名的本意却与“博士”无关。路易波士茶的茶汤颜色金红剔透,犹如红茶,但它产自一种特殊的灌木,而非茶树。似茶非茶,魅力长盛,加之特殊的保健价值 这一次,便让我们揭开路易波士茶的神秘面纱,重新认识该种“南非国宝级饮品”的传说与真相。
此茶非“茶”
早在植物学家发现路易波士茶的商业价值之前,南非当地早已有路易波士茶的传说。野生的路易波士茶仅产自南非西开普敦(West Cape)地区的瑟达堡(Cederberg)一带,生于干燥的荒岭之上,是一种扫帚状、长有針叶的豆科抗酸植物。其名“路易波士(Rooibos)”在南非当地语言中为红色灌木(red bush)之意。在中国,部分商家将其商品名译为“路易博士茶”,实际仅是音译取巧,并无实际关联。在路易波士茶高度商品化的今天,亦有南非人将其称为与黄金、钻石并列的“南非三宝”之一。
这种名为“路易波士”的植物之所以能被冠以“茶”名,很大程度上与中外对“茶”之一物的定义有关。在中国被称为“茶”的,基本特指一种来自山茶科、山茶族、茶属的植物,生物学双名法称为“Camellia Sinensis”。然而,在国外,尤其在西方的英语语境中,“茶(tea)”之一词基本可以指向任何取自植物叶片、茎干,经过风干、冲泡,提炼制成,抑或带有植物风味的饮料。境外传入的花草茶(herbaltea)便是此例。就算是中文语境中“茶”制成的饮料,在国外也往往会被混饮,如英国著名的早餐红茶(English Breakfast Tea)便是由阿萨姆红茶、锡兰红茶等多种茶叶混合而成。因此,这种生长在昔日英殖民地南非的“红色灌木”,也不可避免地被命名为了“茶”。
百年种销史
作为一种南非瑟达堡地区特有的植物,路易波士茶在二十世纪前并不为世界所知,但当地数个部落久在十八世纪便将其视为一种特殊而珍贵的饮品。1772年,瑞典植物学家卡尔 桑伯格(Carl Thunberg)记载,西开普敦的土著居民登山伐木,在这种“红色灌木”上选取品相良好的针状叶片,然后装入刺绣口袋中,以畜力运下陡峭的山岗。采摘下的叶片经由斧子剁碎、锤子捣烂,最终在非洲的晴朗阳光下暴晒至干燥。据传,部分荷兰殖民者们将路易波士茶作为红茶的替代品饮用,以克服欧洲路途遥远、行船昂贵,补给无法到位的困难。
1903年,俄罗斯科学家本杰明 金斯伯格(Benjamin Ginsberg)追随其父自莫斯科抵达南非,并于次年开始了对路易波士茶的研究。金斯伯格的父亲在瑟达堡一带有生意来往,本杰明因此受到启发,以现代科学和商业目光重新审视了这种流传于当地部落见的特殊饮料,旋即决定将其作为“南非的锡兰红茶”进行推广。
金斯伯格运用其在莫斯科习得的植物学知识,对原本野生野长的“红色灌木”进行了产量、颜色与收割方面的标化,并从中式与英式制茶法中受到双重启发,先是按传统的中国式制茶方式,选用木桶将收割的路易波士茶进行氧化,使其颜色变深,再按英国人在印度制茶时所作,将茶堆在干硬的木板上进行发酵。到1920年,路易波士茶的行销已然初具规模,开始成袋、成盒售茶。
本杰明 金斯伯格的儿子查尔斯 金斯伯格(Charles Ginsberg)首次尝试将野生的路易波士茶成规模种植,并创设了种茶、售茶的家族企业。如今,他的后裔们仍通过路易波士茶公司(Rooibos Limited),向世界推广这种来自南非的神奇饮料。
1930年,彼得 诺提尔(Dr. Pieter Le Fras Nortier)同样开始了对于路易波士茶种植及商品化的研究。诺提尔在南非拥有地区管理的行政职位,因为格外知悉该种植物的商业价值。他最初试图从当地村庄中收购路易波士茶的种子,却因其颗粒太小而难以大规模收获。据传,后来当地的一名土著女性在蚂蚁窝中发现了日积月累的路易波士茶种子,才使得诺提尔的种植计划得以成功。随着商品化的不断进行,路易波士茶种子的价格一度达到了每袋八十英镑,成为全世界当时最为昂贵的作物之一。1948年,为表彰其在南非农业领域做出的贡献,斯泰伦博斯大学给予了彼得 诺提尔博士学位。现如今,“诺提尔博士(Dr. Nortier)”也是贩售路易波士茶的知名品牌。
1954年,南非农业部门成立了专门的“路易波士茶管理协会(Rooibos Tea Control Board),对市场、定价、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
路易波士茶最先在欧洲与日本销售。1994年,路易波士茶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到2004年,中国市场上也出现了路易波士茶的身影。在日本,路易波士茶的年销量可达到400吨,在德国约有300吨,在美国约100吨。
制茶与品鉴
路易波士茶公司的官方网页大方地给出了关于公司如何制茶的介绍。这座由本杰明 金斯伯格建立的公司仍然坐落在瑟达堡的威廉姆家族农场(Clanwillian Farm),此处也是路易波士茶唯一的野生产地。
路易波士茶植株的培养过程相对漫长。二月与三月之交,位于南半球的南非时值夏末,路易波士茶的种子便于此时播种在精心准备的特殊土层之上。等到七八月,时值南非清凉的冬季,第一次降雨过后,种植者将路易波士茶的幼芽移植在崎岖的原野上,再经过十八个月的生长,经由清朗山风与清澈山溪的哺育,才能进行第一次收割。
路易波士茶生长较为缓慢,一年仅收获一次,收獲季节为一月至四月,一次切割三十至四十厘米。植株在其后工序中被深度切割、粉碎,堆放后进行通风、湿水处理,以求最好的发酵效果。发酵过程对于茶叶本身至关重要,氧化发酵后的路易波士茶由深绿色变为特殊的琥珀色,其特殊香味同样在此期间产生。
发酵完成后,路易波士茶还要经过晒干的步骤。经历非洲烈日的炙烤,完全干燥的路易波士色泽固定、香气浓郁,茶叶被重新回收至工厂,并完成第一道品鉴工序。品茶人根据叶片长度、颜色、香气与口感的不同,将路易波士茶进行分级,以保证行销全球的路易波士茶口感没有过大差距。完成分级后的茶叶经过机器蒸透、风干,便可进行打包与出厂运输。并非每个销售路易波士茶的公司都拥有自己的茶园,有许多公司的茶源是直接从路易波士茶公司直接购入的。
路易波士茶不仅颜色、口感与红茶相近,饮用方法也近乎相同。由于品质相对稳定,饮用者不必担心冲泡水温过高,破坏茶水的口感,更加之其是一款低单宁产品,因此不会产生单宁酸被转化为焦梧酸后释放的苦涩味。与红茶一样,路易波士茶叶可以单饮,也可以加入糖或牛奶,相对传统的方式是在冲泡的同时便加入蜂蜜,然后直接饮用热气腾腾、香甜满溢的茶水。南非传统的饮法还包括加入奶酪和方糖,或者加入柠檬草、薄荷、橙花等等,制成花草茶。
功能独特的无咖啡因茶
路易波士茶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与红茶十分相近的口感,并且茶汤不含任何咖啡因。对于喜爱红茶但对咖啡因敏感的人群来说,路易波士茶是最好的替代选择。另外,由于路易波士茶中单宁酸含量极低,口感相对柔和,因此被红茶、绿茶苦涩味道“劝退”的饮茶新手也可以轻易接受。作为一种野生植株,路易波士茶同样含有相对较高的维生素C,各种多酚含量也十分丰富。
路易波士茶同时还被称为抗过敏茶、降血脂茶、抗酸茶等等。1968年开始,学界开始了对路易波士茶医学功用的研究,安妮卡 塞隆博士(Dr. Annique Theron)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据说塞隆博士用路易波士茶为其十四个月大、正在过敏的女儿涮洗了奶瓶,茶水起到了降敏、舒缓的作用,她因此开始了针对该类植物抗过敏效用的研究。她的著作《关于过敏的惊奇发现(Allergies: An Amazing Discovery)》于1974年正式发表。
路易波士茶的医学效用引发了南非学界的持续关注。到1995年,南非自由邦省大学(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证明并认可了路易波士茶植株的以下功效:抗氧化、抗菌、抗炎症、抗病毒、抗痉挛、抗衰老。2014年,一篇关于路易波士茶用于肝组织修复的论文获得了发表。
严格而言,路易波士茶的保健功能还需经过进一步的学术讨论。但对于路易波士茶的爱好者而言,最令人享受的,还那那舒缓的香气与柔和的口感。一饮入喉,宛如漫步在天高风清的山间,尝到了南非温柔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