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差异化研究
2019-05-18孙立波
摘 要:差异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生本”理念。具体而言,就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差异。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个体特征完全相同的人,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是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造就的特质不相同的学生,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掌握程度、学习的特点等,结合当前所教授的课堂内容,利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到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成绩大幅度地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目标设计;教育方法
一、 教学目标设计要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差异。每个教学内容授课之前,教师都借助以往相关主题的练习、作业、各种测试和观察、谈话、家访、实践活动来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背景、学习兴趣、思维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调查与评估,由此判定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习能力对学生做出实事求是的分层。比如,根据学生特点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教材划分为三个等级,包括简单、一般和较难,这样,方便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这样既能适应学生的智能差异,也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虽然一堂课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兼顾学生的各种智能差异,但差异化、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可使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各有所得。另外,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设计多种学习目标供学生选择,以满足智能差异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并从中受益,获取不同的进步。
二、 教学目标设计要针对学生异质体现层次性
教师进行差异化课时,可以设计1~5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不同质层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更多着眼中等学生考虑,但也有拔高的目标和基本的目标,从而照顾两头学生,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针对学生平均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学优生“吃不饱”、学差生“吃不了”的教学现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达到预定目标,产生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用弹簧测力计测力”这一实验,我把学生学习目标细化为六个目标,三个层次:
目标1:明确实验目的;目标2:知道要在测量前先观察量程和最小分度值;目标3:会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目标4:能准确读数;目标5:会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的是哪个力的大小;目标6: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目标1-4是基本目标,适合于A、B、C层所有学生,是最容易达到的最基本的能力目标;目标5是中层目标,适合于A、B层学生,需要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才能达到;目标6是高层目标,适合于A层学生,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的学习目标。这样不同层次的目标,不仅考虑到基础较弱的同学,还照顾了需要“拔高”的学生,使全班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属于自己层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设计要针对知识难易体现层递性
物理学科有其独特性,那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所以知识的层递性十分突出。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考虑了目标的层次性,还必须体现知识的层递性。帮助学生由高到低,一步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模式。物理教师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对每个章节的教学要求,结合学情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出适合学生不同质层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更要依据教材内容,要综合考量教材内容编排难易程度和学生认知过程逐步提高的过程,将课程目标细化成层递式的教学目标。
例如,初中物理“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性目标如下:
1. 知道一些简单、常见的物理现象,理解初步的物理概念,掌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可以描述简单的物理问题。
2. 可以有目的性地去观察某些物理现象并能够记录观察结果;可以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简单的实验,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能完成简单的小制作。
3. 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科技、国防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4. 能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倾听、记录、提问、讨论;能以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以上四组目标是层递性的,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按照这四组目标的顺序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物理学科的思维逻辑。任何跳跃式的、断层式的教学思路都是错误的。因此,放弃知识结构、能力形成的层递性,只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去设计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是片面的,无效的,根本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因此,我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划分成四个不同的阶段,为的是让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可以更好地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素养。
阶段一: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对于新接触物理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首先要知道物理规律的形成来源于科学探究过程。那么,探究过程有哪几个要素?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怎样?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完成科学探究过程?这些问题是物理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科学探究形成初步的概念。
阶段二:掌握一些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以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并且学会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下相应的实验现象及数据,另外,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恰当的实验结论。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要求层次较低的活动,比如,学会使用测量工具直尺并且能够准确使用直尺进行记录,为今后进行更为复杂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阶段三:可以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得出恰当的实验结论。具备了前两个阶段的实验技能后,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时候要逐渐从量变转为质变,由“定性探究”升级到“定量探究”。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运用改变物体位置来获得多组数据”“使用归纳法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以上三个目标就属于这一阶段。
阶段四: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并评估实验結果。这一阶段的目标,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只是企望通过这样一类活动,给物理能力水平发展较高的学生一个强化实验能力和进一步思考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科学素养和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丽琴.差异化教学策略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2]周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孙立波,山东省海阳市,山东省海阳市新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