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探究

2019-05-18张志诚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教学困境对策分析初中体育

摘 要:由于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身体素质。其中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个人以及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初中体育能够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所以加强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及社会未来发展的共同需求。但是当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使得体育教学停滞不前,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高以及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基于此,本文将会对当下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困境;对策分析

一、 引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要重视学生基本文化知识的培养之外还应该重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综合素质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身体素质,它对于学生学习以及个人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之下给予了初中体育高度的重视,也将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任务做出了重新界定。在体育教学当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之外还应该要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塑造起来良好的品质,培养出来坚毅的、顽强的品格与毅力。但是当下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当下的体育教学始终处在困境当中。对此就要对其困境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此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二、 教学当中面临的困境

(一) 缺乏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基本都是将应试教育作为核心,在学校之中教师基本都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反倒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概括来说就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播,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近几年各个学校开始开展新体改,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整体的教育现状还是将应试教育作为核心。具体表现为学校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不重视、教师与学生对其体育活动教学不重视,另外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福利不对等,所以其教师心理都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现象。另外学校的管理者与相应的教师都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这是因为文化课知识是中考当中必须要考的,但是体育的占分却微乎其微。体育是初中课程教育当中的副科,所以它不被重视是当下基础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总体归纳来说就是体育教学不被重视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致也不高。由此在体育课程教育之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还是很难实现的。

(二) 初中体育教学本身缺乏一定科学性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基本的应用交流,相应的体育教研活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体育教学当中仍旧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基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依据自己的感觉和心情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们的体育训练活动并没有完备的科学教学思想作为支撑和指导,也没有相对比较完善的体育教学计划为依据,导致教学的科学性严重不足,最终体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几年,各级政府对学生体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之中体育的分值占比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围绕考试项目进行教学,这造成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概括来说就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不规范以及不科学的行为导致学校的体育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到了后期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当下教育部门已经要求各个学校开展新课改教学,并且该教学模式也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很多学校中基本还是沿用原先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先讲解,然后学生依照教师所讲授的步骤进行深入的练习。但是当下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证实,学生在上课初期的时候基本都是存在一种思维的惰性,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这就导致学生们在准备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候教师已经都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全部讲解完成。还有一部分学校使用的体育教材仍旧非常刻板和传统,特别是与实际生活并不相符,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缺乏相应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因为学校本身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体育教研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其课程的随意性过大。概括来说就是初中体育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最终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 学生学习体育的技能渐趋淡化

在新课改之中要求体育教学应该要将快乐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没有限制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是实际教学的时候该理念极易被教师淡忘,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对其产生了误解,比如在理念之中倡导健康体育,由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很多教师基本上严禁学生去碰触有关的体育器材,在教学的时候也掺杂了过多的非体育内容,比如劳动或者是游戏。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快乐体育的含义也理解多度,只是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自由玩耍,这只实现了快乐,并未落实体育。还有一些教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将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全部取消了,比如体操以及长跑等。

(五) 教学实践内容过少,理论内容抽象

当下初中体育课程之中主要包含了实践与理论,一般理论课相对比较抽象和深奥,课程体系不够完整。但是体育课本身是一项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初中生一般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对一些专业的学术用语无法理解,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都会比较抵触,无法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

三、 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 学校要给予体育课一定的重视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要重视体育活动,要能够意识到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学校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此就要推行素质教育。其中素质教育的实现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就是除了文化课之外还要重视体育等课程。学校要意识到只有保证學生的身体健康,才能够促进高效率的学习,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其中体育活动在提升学生体能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对此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活动。因为只有重视体育教育活动才会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管理,以此加强对其教研活动的监督,也就会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强调体育教师的地位。对此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去加强体育教师的深造,提升教学水平;另外因为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重视会影响到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以此做好体育教学。

(二) 注重对体育课当中的思想教育

现在很多学生自身都不够重视体育学习,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缺乏积极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该要在基本的体育课程训练当中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也以此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配合度和参与度,这样就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提升。例如,学生在练习跑步之前,因为跑步这项活动本身训练强度较大,并且形式枯燥,所以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要是这时候教师能够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跑步运动对于提升自身体能的事件或者是一些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的故事,那么就会加深学生对跑步活动的理解,由此自然而然就可以感受到跑步的魅力,从而提升对跑步训练的积极性。在体育教育当中教师要使用积极的思想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甚至是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养成好习惯。

(三) 体育教学应该要做到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时候教师应该要先对学生做出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对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都能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以此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保证能够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例如,有学生的体能情况不过关,在立定跳远的时候甚至连一米都跳不到,这时候要是教师要求其跳一米八,那是极不科学的。对此这就要尊重客观现实,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其制定出能够与他们能力相符合的目标要求,以此提升训练水平。再如,有一些学生未来想在体育事业当中获得较大的发展,另外他们的运动兴趣都非常高,身体素质也很强,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给其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最好要比一般的学生高,这样能够为学生后期的职业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体育教学当中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不高,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人对体育活动都不够重视,使用到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使得教学质量低下,等等。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之后我们应该始终要将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作为根本,重视体育教学,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质的提升,以此达到体育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鑫.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4):101-102.

[2]李云霞.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7(32):183.

[3]陈双娣.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学困境分析和应对措施探究[J].文理导航,2017(14):75.

作者简介:

张志诚,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困境对策分析初中体育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