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头活水书中来

2019-05-18张书香

考试周刊 2019年45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文本阅读

摘 要: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文学是于生活中提炼的艺术。指引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文学诗意,乃是写作教学达事半功倍之关键所在。而基于室内课堂的空间局限性,高效的生活化写作教学,应依托于既有的生活素材,在阅读文本中发现、从寻求和延展生活细节、写作角度与内容,到窥析其叙写方式与效果、习作表达方式,再到延展文本话题枝蔓,进一步调取写作生活素材,可以完成集阅读、写作于一体的高效、高質的写作教学。

关键词:文本阅读;写作角度;表达方式;话题延展

教材文本篇章的选取,在内容方向与理解难度上,经过适当调整与科学编排,最终达到与学段学情相匹配。所以,教材除了供阅读之用,亦可作为写作范本的模板。“范”之于生活写作的具体表现,在于其对生活角度的选取、对角度叙写的方式、与其所具有的话题延展性三者。此亦成为与阅读相结合的生活性写作教学的有效行进策略。

一、 抽取文本生活细节,提供写作切入角度

入选教材的经典之文,必有以读者共鸣程度为参照的生活诉求,且必有区别于大众浅显普遍性话题的角度细微性,这无疑为写作选题提供了参照,也为发现和感知生活的能力较为薄弱的初中学生提供了关于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引生活入文的高质量的范例。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领学生去发现文本所涉及的生活细节,逐渐培养其生活为写作之源泉动力的意识,培养从生活出发,进行生活性写作表达的能力。

例如学生对写作的普遍固有印象为:篇幅冗长,缺乏深刻的寄寓含义。阅读《与谢中书书》一文,我们发现其写作目的单纯,向友人倾吐沉浸山川之美的喜悦之情,而且形式简单、篇幅短小。这种内容单一的书信体格式,无疑为学生的写作路径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起始,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为结尾,寥寥数笔,即将作者共遇志趣相投之人的喜悦之情表露而出,而中间词句亦是单纯写景,写高峰、石壁、青林与夕阳。这种小品文,通过单纯的写景与情感抒发,也可独立成文,正如现今流行的微博,小巧凝练,但主题集中,生动形象。如此单纯的友人答谢、知音之情亦可以作为一篇文章来表述、抒发,对此的感知将有效帮助同学们意识到写作中以生活细节切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而只要其所传递情感为真、为深。倘若以此为范例,可以有效帮助同学们增强写作意识,还能够引导学生扩大写作选材,以点滴思情,从生活细节切入,为其写作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 窥析文本叙写效果,体会写作表达方式

在上述通过挖掘文本生活细节元素,为学生写作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后,下一步便是“如何写”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写作技巧、语言组织等形式,进行事物、事件与情感的有效性、艺术化传递。此为实现作者与读者、表达与接受一体的完整写作表达——接受活动的关键。而入选教材的经典生活性文本,便成为学生们的优质参考素材。

例如在《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诗后,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在明确了其“离愁”的切入角度后,可以将同学们的视角引入到情景交融与新奇比喻的写作方式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连用“寂寞”“梧桐”“深院”与“清秋”四词,描绘出一幅梧桐叶衰枯飘零、高墙深院更显落寞凄凉的图景。“锁”字则生动形象地传递出愁情与凄荒之感、无力排遣的压抑与无奈。而后面“剪不断,理还乱”则将愁情化为丝,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还将其无法断、无法理的特征形象生动地显现出来,达到了一种极其细腻的描摹愁情的主题效果。赏析结束后,我们可以同样以“别离”为话题,让同学们展开写作。结果发现,在同学们的文章中,便出现了“离别愁绪恰似东流之水,滔滔不绝”“人走茶凉的悲苦,在沾满尘埃的桌角、在衰败的花草与清冷的光线中,如此平淡却锋利地溢出”“一幕幕调动哀情,调动不知如何活下去的隐忧”等不同凡响的语句。如此的细腻笔触,由阅读中来;如此的情怀化遣词造句,亦由阅读中来;这便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灵活学习写作表达方式上的具体表现。

三、 延展文本话题枝蔓,调取写作生活素材

写作的关键,是多样化的经验对同一主题的扶持,也即创作者对各类生活素材的挖掘与回忆。而教材文本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拥有广阔的思维启发性空间,所以,教师应找准与学生生活与认知基础相契合的有效切入口,进行适时的引导与延展,以此帮助学生培养写作话题引发力,易化写作。

例如在学习《绿》一文后,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延伸到写作教学中,在提取出其“梅雨潭之绿”的话题核心词汇后,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提取出生活中自己记忆深刻的某一种色彩。由于受到文本影响,同学们起初的回忆,局限于自然山川景物上。对此,我便引导同学们可以从所有事物中进行广阔的、意识流般的调取。如由“颜色”切入,依此引出围绕此的彩虹、图画、天空、小说描写、水果、植物、水墨、灯光,甚而是形状、事物本身等众多的主题分支。如此,伴随而来的素材与情感,也会源源不断地在学生脑海中生成。诸如“墨水晕染引发的想象”“现代霓虹灯的美感”“水果的色彩”“植物奇妙之形象与色彩观察”等,发散出众多可去自由发挥的写作主题。经过训练,同学们想要表达倾诉的欲望和动力,逐渐增强,同学们的写作真正具有了广泛的素材,此时趁热打铁,效果显著。这样的写作才真正具有了学生主体内驱力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写作是对生活经历、情感、现象的描述与抒发,其充盈着浓浓的生命活力与烟火气息,只有学生善于体会、发现生活点滴的能力得到提示,才能使其成为写作之基,成为写作教学之本。因此,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依其生活化写作角度、写作方式与话题空间的既有条件,则成为写作教学的经典素材与一大契机,成为我们向学生提供写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冉庚文.初中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关联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沈智平.论初中作文教学中对教材阅读文本的有效使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张书香,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吴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文本阅读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的元认知能力培养
婉约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