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及预防
2019-05-18宋礼虎
宋礼虎
摘 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运动损伤产生的预防。
关键词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上许多运动对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增进健康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1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损伤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按照新课程标准大纲主要分为健康理论和运动实践。而运动实践主要包括跑、跳、投和球类四大部分。根据项目的不同容易,产生损伤的部位大致如下:
跑:包括短跑、中长跑。短跑容易产生损伤的部位是大腿后肌群肌肉拉伤、跟腱拉伤、踝、膝关节的扭伤等;中长跑练习时如场地硬,跑的量又大或技术不正确,就会产生胫、腓骨的疲劳性骨膜炎,疲劳性骨折,膝外侧滑囊炎及足部腱鞘炎,也容易造成腰部、膝、踝关节的扭伤。
跳:包括急停跳遠、跳高等。着重预防颈、腰、膝、踝、足跟的扭伤和挫伤。
球类:包括篮球、足球、排球。重点预防掌指关节扭伤,膝、踝、肘关节的扭伤。
综上所述,上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多发于足、膝、肘关节扭伤和下肢肌肉拉伤。
2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经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与调查研究,发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2.1思想因素
经过调查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中,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麻木大意发生的意外损伤占整个调查范围的55%。多数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差;不重视、甚至不做热身运动即参加到剧烈的体育对抗中,产生运动损伤。同时,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体肌肉、骨骼迅速生长。身高、体重、力量增长的同时,心态调整不过来,盲目的做一些力不能及的技术动作,也是造成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2场地与器材因素
经过调查,场地与器材是造成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的第二大主要原因。由于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学校能提供的体育与健康课实践的场地和器材大相径庭。有些学校由于场地与器材使用时间比较久,为运动损伤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如:跳马课所需的器材跳马,马背表面的防滑层脱落,就会造成学生跌落器械,造成损伤。
2.3教学方法与安排因素
课堂教学中,课堂组织不严谨、安排不合理是造成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的另一大原因。由于班级人数多,无合理教学步骤,会造成课堂混乱; 缺乏耐心的技术指导,会造成学生错误练习,这些都是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产生诱因。
2.4季节气候因素
由于季节的交替变化,四季温差异较大,冬季寒冷干燥,易发生肌肉拉伤;夏季湿热多雨,易发生跌伤、挫伤。
3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损伤产生的预防
3.1提高教师、学生思想意识
为防止因思想不够重视、麻木大意发生的意外损伤,体育健康教师应起主要指导与监督作用。每学期或每次长假结束,应重申体育健康课出勤要求,对主要措施落实到位。如:本人自担任体育健康课教师以来,每学期第一节课要求学生穿着校服和胶底运动鞋参加体育健康课外实践课;要求学生不带装饰物、坚硬的物品上课;不留长指甲,女生头发不能遮住眼睛;不迟到,不早退。并且在每节实践课之前,亲自带领学生进行热生运动,效果良好。
3.2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杜绝因为场地、器材和教学方法与安排引起的损伤,细致认真的课前准备必不可少。认真的备好每一节健康实践课;正确耐心的讲解技术动作;合理的安排实践内容;严谨的组织教学,每一环节必不可少。上课前,认真的检查实践课所需要的场地和器材,早发现,早解决;如有疑问,就不使用,从客观上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安排好保护措施,教授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知识。
3.3用科学与技术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
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青春期身高、体重、柔韧、力量的快速发展和心理滞后的矛盾。体育与健康课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运动损伤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作为体育健康课教师,首先要用科学知识来解除学生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正确的面对身体的变化,不盲目的做一些力不能及的技术动作,同时也不要消极抑郁的面对体育运动。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运动的体育观念。切不能因小失大,盲目的追逐体育成绩,而发生运动损伤。
4结束语
体育与健康课大纲与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就是正确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产生的运动损伤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认真的管理来避免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体育与健康课更好的服务于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