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2019-05-18郭秋莹
郭秋莹
摘 要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于小学教学工作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内容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图形与空间概念的内容教学更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能够有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能描述实物和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等。图形与空间概念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以下具体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图形与空间概念,以期对于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图形与空间概念 课堂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由于自身认识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在进行图形与空间概念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遇到较大的困难。而图形与空间概念作为学生自然小学阶段感知、了解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进行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学习的效率,进而提升实际的课堂质量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1培养学生图形与空间概念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以及数学能力,为学生进行其他数学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1.1图形与空间概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正如上文所言,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对于世界的感知许多只是局限于对事物本身的形状或者空间外观的观察,这也体现出了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在在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图形与空间的角度来分辨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使学生进行不同事物之间细微差别的感知以及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为学生在日后解决各种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图形与空间概念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重要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开展并非只是单单的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其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小学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这对于学生开展其他教学内容学习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图形与空间概念的教学内容相较于其他的算术内容而言较为抽象,因此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以及绘图观察。在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由于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自己的绘图,同时需要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形空间现象,因此可以极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由于需要借助一些绘图工具以及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这些工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图形与空间概念的教学工作。除此之外,图形与空间概念的学习可以起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2小学数学开展图形与空间概念内容教学的策略
正如上文所言,通过小学数学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此过程中所养成的空间概念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进而为自身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是由于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自身的重要性,故以下具体探究小学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工作开展的策略。
2.1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平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在观察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多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面,如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文具盒的面、墙面、地面等。为了加深对“表面”的认识,还让学生亲自用刀剖开萝卜的纵面或横截面并摸一摸。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再引入“物体的表面”的意义。这样,学生对“物体的表面”这个概念就能有比较正确和清晰的理解,为进一步概括面积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如下实验,建立体积的概念:准备两个一样大小的瓶子,一个装满沙子,另一个空着,然后在空瓶里放一块石头,再把沙子往里面倒,结果这个瓶子倒满时,另一个瓶子里还有剩余的沙子;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铁块,水就会溢出来。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得出:物体占有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橡皮、文具盒、书包,问哪一个物体所占空间大?进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不但理解了体积的概念,而且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2.2加强操作感知,获得空间观念
动手操作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借助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抽象出事物本质,获得对概念、法则及关系的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多种感官协同的活动,是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作一作(制作模型)等操作活动,把知识内容与空间形成统一起来,建立几何概念,促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学具,找两个硬纸板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个硬纸条,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认识了锐角、直角、平角和周角。由此还可以得出:角还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線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沿着其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再如教学的认识时,在学生掌握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这之后,还应该开展以下活动进一步认识圆柱:第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圆柱,分析从不同角度分别看到什么样的结果。从上面看,看到了圆,从侧面看,看到了长方形。
第二,剪开圆柱的侧面,想象剪开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如果沿高剪,可能得到什么图形,如果不沿高剪,剪开后又会得到什么图形,这时老师们一定要切记,别拿起剪刀就剪,剪之前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剪下这刀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你的想象,真的是这样吗,请试一试,然后再展开。别小看这样一个程序,这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第三,把圆柱形萝卜切割成两部分,截面是什么形状?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嘴巴,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才能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获得空间。
2.3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兴趣爱好对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突破點来吸引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以及更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并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吸引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图形与空间概念基本定义的教学过程中,其定义以及相关概念较为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在课堂上出现走神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图形与空间概念相关的图形变化,为学生播放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并让学生猜测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并以此来提升学习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的学习效率;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内容,真正发挥小学数学图形与空间概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而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图形与空间概念教学内容的过程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的基础之上合理制定教学策略,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开发自身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并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图形与空间概念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雪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7(87):106.
[2] 李博润.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3] 周军伟.浅议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1(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