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以《杨氏之子》为例

2019-05-18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像山镇柳汁小学谢亚清

家长 2019年29期
关键词:杨氏古文文言文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像山镇柳汁小学 谢亚清

在小学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数量较少。但到初中阶段,数量就会大幅提升。因此,在小学阶段,打好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有着关键作用。对学生而言,在缺乏文言文使用环境的大背景下,认知和理解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学科素质,完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一、故事导入,奠定情感基础

《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是小学教材中第一篇文言文。面对这种陌生的文体,学生难免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投入程度。

例如,在学习《杨氏之子》时,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给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教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呢?”学生:“曹冲很聪明,很有想法,我们要向他学习。”教师:“确实,曹冲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小孩。在梁国,也有一个小孩十分聪明,只是他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他呢?”学生:“想。”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杨氏之子》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是没有抵抗力的。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集中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能对于课文展现儿童智慧和语言魅力的情感有所把握,为整体教学打下基础。

二、以读为先,初识文本内容

古文区别于现代文的特点在于文体短小精炼,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要想让学生体会到古文的美感,首先学生对古文的字音和断句要把握准确。如果学生对“为设果”中的“为”和“儿应声答曰”中的“应”的读音把握不准,教师要重点给学生纠正这些字音,这样断句就能让学生对古文韵律美有所体会,对于文本意思解读也有关键作用。如“孔君平诣其父”这句话,在不知道文本意思的前提下,学生很容易将孔君平三字拆开,读成“孔君/平诣/其父”,这就会使句意理解有偏差。因此,在精解文本内容之前,要先让学生多读古文,能够理解古文,进而在扎实的古文实践中,熟悉语感,积累语感,进一步体会古文语句的规律,为今后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三、理解字词,感悟人物特征

在教材中,文言文都会有注释。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利用注释来理解文本内容。首先,教师对注释中通假字“惠”以及“诣”“示”“未”“乃”等字进行解读,待学生理解清楚后,可以利用文言文接龙的形式,让学生对古文进行抢答翻译。通过游戏的形式,既有利于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还能让学生的文本理解直接展示在教师面前,便于教师进行纠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课文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他家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教师:“课文从什么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呢?”学生:“从他和孔君平的对话上。”至此,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整体认知,也对杨氏之子的聪慧有了大体感知,教师接下来的教学重点要放在重点词句的解读上,让学生能感受到语言的技巧。

四、想象拓展,深入文本内涵

《杨氏之子》的精髓在于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上,简单的两句话体现了语言的巧妙和说话的技巧。教师:“谁能翻译一下‘此是君家果’这句话?”学生:“这是你家的水果。”教师:“孔君平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学生:“因为杨梅也姓杨,所以孔君平说杨梅是杨氏之子家的水果。”教师:“那他的用意是什么呢?”学生:“为了考验杨氏之子吧。”教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孔君平听说杨家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于是打算考考他,没想到杨氏之子回答得既幽默又巧妙,让孔君平很是佩服。那么如果孔君平问的是你,你会如何回答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发挥想象,再次感悟语言的魅力。教师:“如果来访的人姓丁,杨氏之子会怎样回答呢?”学生:“未闻丁香是夫子家花。”这样提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到语言的技巧,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深层内涵。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要有层次感,教学过程要由浅入深。先给学生奠定符合文章的情感基础,再通过诵读,了解文章大致内容。之后通过注释完善词句意识,理解重点内容,从而理解文章蕴含的内涵。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教育目标的。

猜你喜欢

杨氏古文文言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Fort Besieged
会背与会默写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