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效果研究

2019-05-18张果

人人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手术室

张果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开放性四肢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是因为交通事故以及高空坠落等因素造成,临床上多是采取手术治疗。就临床资料分析可知,手术治疗开放性四肢骨折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但是在术后患者因为受到血管、骨骼、肌肉等损伤的影响,非常容易造成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以及静脉回流受阻,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疼痛,甚至会造成局部肌肉坏死,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手术切口感染,不仅会进一步增大患者痛苦,还会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因此临床上针对手术治疗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需要给予有效术后护理干预,将术后感染率控制到最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次以我院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定其对手术切口的影响。以下为具体报告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的7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护理干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3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1.8±2.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2.6±2.7)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观察术后患肢恢复情况,是否出现伤口感染。

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措施:①术前访视。在术前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向其详细讲解手术流程、预期效果以及各注意事项。另外,还需要告知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可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来进行预防控制。以及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对其焦虑、不安、紧张等负性情绪进行引导,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其保持较高平稳心态,具有较高依从性,获取其信任一同来完成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②术前护理。基于患者病史、病例资料、营养状况等来对其感染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将其列为重点监护对象,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动态监查,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感染预防方案,争取通过护理干预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③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提前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清洁,确认手术所需器械用具消毒合格,包括手术室空气质量要合格。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操作,且与其他护理人员保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畅完成,缩短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切口暴露时间。所有医护人员需要在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病菌感染。④术后护理。做好病房环境清洁,调节室内温湿度,叮嘱患者注意保持卫生清洁,对于手术过程中切口感染严重的患者,术后需要预防性的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且检查确认患者切口引流管畅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饮食营养摄入,提高患者机体营养与机体抵抗力,加速手术切口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并以本院自制的问卷来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维度,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效果与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86%与11.4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14%与82.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性更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其能够更好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应用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具有更高依从性,以及进一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四肢开放性手术室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寻求开放性道路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