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预后意义

2019-05-18田志刚

人人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脑出血入院出血量

田志刚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检验科 河北涿州 072750)

脑出血属于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该疾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1-2]。近年来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临床医学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本院评估了与脑出血患者有关的预后危险因素,并结合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采取有效的预后治疗措施,提高了患者预后效果,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与致残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部CT扫描确认,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外伤后出血以及动脉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预治疗与后的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预后不良组)与观察组(预后良好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5.53±5.60)岁。观察组中男 28例,女18例;年龄 45~82岁,平均年龄(55.42±4.30)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情况:1~4分为预后不良;5分为预后良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d、7d以及14d后血红蛋白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数据,行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与脑出血预后有关的因素 两组患者的年龄、血清铁蛋白、出血量等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就表明与脑出血预后不良与年龄、血清铁蛋白以及高出血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详见表1。

?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 观察组入院时、入院3d、入院7d以及入院14d血红蛋白指标均高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 结论

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3]。近年来我国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由此可见,当前时代很有必要分析脑出血的预后及转归,控制患者疾病的恶化。根据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4],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也有相关的研究者随着脑出血患者年龄的增加,患者本身的机体凝血酶含量也不断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红细胞脆性,降低患者自身的胶质细胞反应性,这也是导致铁沉积的主要因素。

此外,脑出血有关的因素还与高血压有一定的联系,极易导致血肿扩大,进而引发脑出血[5]。若患者出血量较多一定程度上也就说明患者脑组织受到严重损伤,预后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高血糖、并发感染等,这些都是导致预后效果不良的重要原因。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动脉压、出血量、合并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等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时、入院3d、入院7d以及入院14d血红蛋白指标均高与对照组(P<0.05)。

综上,影响患者脑出血预后的因素较多,因此可动态检测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后再评估患者预后,这也能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脑出血入院出血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作文门诊室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作文门诊室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