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EM到STEAM的生物显微世界探秘
2019-05-17石进德
石进德
1活动背景
针对手机入校的问题,许多学校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一般都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在课前放入“班级手机袋”,课后取回。但是这些举措的实际效果总的来说差强人意、收效甚微。通过“手机数码显微镜”创客活动,对手机管理改堵为疏,真正做到“我的手机我做主”,从而弥补课堂显微镜使用的不足,从STEM到STEAM教育探秘生物显微世界,从传统实验室显微镜式观察拓展到移动自助创客显微观察方式,满足学生探索微观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同时获得更丰富的观察素材。
2活动目标
①了解创客意义,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简易的材料进行创客制作,DIY建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便携式“手机显微镜”;
②利用自制的“手机显微镜”探究生物显微世界,学以致用、加深对生物学的认知;
③从创客到艺术的升华,从STEM到STEAM,从科学到艺术的提升。
3实施过程
3.1手机变便携式数码显微镜、DIY创客活动阶段
显微镜学习与使用:结合高中生物教材教学,学生学习掌握高倍显微镜原理,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利用手机直接拍摄高倍显微镜下的细胞图片。
DIY创客方案设计:DIY制作显微镜支架,让手机变成一台便携式“手机数码显微镜”,替代实验室高倍显微镜用于观察生物显微世界和进行微距拍摄。
DIY创客材料选择:借用通用教室现有的电钻和钻头,每组准备尺子和铅笔各1把、有机玻璃2块(10x25cm和15x25cm)、胶合板1块(15x25cm)、微型放大镜(可从激光笔上拆下来的对角镜头)1个(或根据需要配置)、螺栓5个(配套螺母、垫圈)、小型LED灯1个。
DIY创客作品制作:①在胶合板(有机玻璃)上用直尺和铅笔划出螺栓点位;②在胶合板和有机玻璃上利用电钻钻出螺栓孔位和放大镜孔位;③有机玻璃上固定放大镜,胶合板对应的位置安装LED灯;④螺栓固定有机玻璃。
调整、实践、应用:学生尝试用自己DIY的“手机显微镜”拍摄细胞等显微结构,进行演示。师生共同观赏,根据使用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饰和完善,对结构进行微调,最终完善装置。
拍摄制作显微图片:学生利用自制的便携式“手机数码显微镜”,学习拍摄、美化图像、制作显微图片。
3.2我的手机我做主、探秘生物显微世界
3.2.1探究生物显微世界
(1)认识和远离螨虫、健体又强身:学生针对网传“床上的被褥螨虫、尘埃螨虫数量极多”,采用便携式“手机显微镜”观察螨虫、认知螨虫,增强除螨决心、保护身体健康。
(2)认识青霉与曲霉、垃圾不落地:学生以果皮容易滋生霉菌为案例,利用“手机显微镜”观察放置于教室储物柜上的果皮上的青霉与曲霉菌群,从本质上理解果皮垃圾等易滋生病菌,从而精准直观地认识到“垃圾不落地”的意义并自觉的执行和落实。
(3)观察蛙胚胎发育、激趣识真知:学生对青蛙的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过程特别感兴趣,但都只是停留在教师的讲授和网上图片的介绍。高中课时紧,没有多余的时间长期到实验室进行观察和体验,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采用自制的便携式“手机显微镜”在教室让学生直观感受蛙的胚胎发育,观察“受精卯→2细胞胚→4细胞胚→8细胞胚→桑椹胚→囊胚”等动态过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DNA的总量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而增多、所有细胞的体积之和不变或略有减小、细胞体积减小,核质比变大、有机物含量减少等。
(4)探究教室微生物、节能保健康:夏天,学生采用对比实验,用便携式“手机显微镜”比较普通教室、空调常闭教室、空调间断开闭教室培养的微生物菌群,完成表1,直观体现不同条件下教室中微生物菌群差异,从而认识到教室保持清新空气流通的必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己DIY的放大倍数较大的便携式“手机显微镜”观察手机上的细菌,认识手机上的微生物,并提醒其他同学远离致病微生物,预防传染病等。
3.2.2留住精彩实验瞬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共11个实验用到显微镜,教师经常为赶进度合并实验,每个学生实际操作使用显微镜极少(每节实验课最多10~20min)。便携式“手机显微镜”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显微镜使用及领会显微镜的原理,并将显微实验的过程、结果等精彩瞬间留住,以期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回顾。
3.2.3补充科学教学资源
生命世界是非常奇妙的,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利用便携式“手机显微镜”拍摄生物显微图片,将拍摄的生物显微图片与老师、同学分享创客成果,满足学生对微观生物世界的认知、弥补直观感受,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成果应用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4探索发现未知世界
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便携式“手机显微镜”对生物的拍摄,与己知的资料或图鉴进行比较,能进一步探究未知的生物世界。
3.3从STEM到STEAM、求真赏关
STEM教育是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有机整合,本项活动在前期DIY创客制作,学习拓展基础上开展深入的STEM教育活动,围绕科学(实验与现象)、技术(拍摄技术、成象技术,如何对图像进行美化)、工程(DIY制作)、数学(通过对“手机显微镜”拍摄的照片添加标尺、测量标本的长度、估算标本的体积和大小等),科学求真、艺术唯美,在活動中从STEM到STEAM获得真和美的内涵和体验。
3.3.1求真
科技教育追求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体验真实的科学情境,获取科学真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制的便携式“手机显微镜”拍摄显微生物世界,采用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比较,结合数据分析,力求还原生物世界的真实面目。
(1)不同显微镜拍摄、对比出真知:将“手机显微镜”拍摄图像与显微镜拍摄同一生物图片比较,对比图像出真知。
(2)静态图变动态图、视觉之比较:便携式“手机显微镜”拍摄的静态图像制成动态图,这种动态的照片更能激发兴趣。
3.3.2赏美
学生对便携式“手机显微镜”拍摄的生物显微相片进行显微生物美学研究,从STEM到STEAM的变化,增强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1)分门别类艺术创作:学生收集整理拍摄的显微生物照片,对其进行分类识别并存档,探究其研究的美,雅俗共赏;辨识显微生物作品图片,探究其生理学意义,依托显微生物作品的启示用于各种手工作品的图案设计,开展有关显微生物作品的创新性课题研究。
(2)创作显微生物绘本:显微生物作品具有生态的美,学生以拍摄的生物显微作品为蓝本,进行绘画创作,形成显微生物绘本手册和显微生物剪纸,内容含生物名称和创作的作品名称,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欣赏生物显微作品之美。
(3)创客与艺术的升华:教师指导学生在创客活动中保留研究的原始材料,整理活动照片,完成活动记录表,总结活动结果,交流信息,资源共享,查漏补缺;完成结题报告,撰写活动报告;进行课题答辩,展示探究成果。
3.4拓展延伸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自主学习、互相质疑,拓展延伸、寻找与生物显微作品创作相关的研究,使本项活动可持续发展。
①采用分组或个人研究方式,开展新的高中生物显微作品创客拍摄活动创新性课题研究。
②围绕前期对高中生物显微作品创客拍摄研究的成果,开展头脑风暴、进行奇思妙想,设计新的创意项目,并开展深入的研究。
③尝试高中生物显微作品创客与数学建模研究。
④显微作品创客拍摄作品参加各种创新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