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逆向思维的导入
2019-05-16周杨
周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世界形势变化的影响,英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培养国际化人才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目标之一。英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英语翻译教育,只有熟练掌握翻译技巧,英语才能为己所用,才能成为我们和不同国家、种族的人交流、交往的工具。本文将向大家简单介绍大学英语翻译中逆向思维的导入措施及在英语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广大从业者以建议,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育;逆向思维
英语翻译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英语翻译教育教学方式刻板单一,学生接受程度受自身天赋影响较大,其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水平。逆向思维的导入是大学英语翻译教育的改革,其将翻译技巧与汉语文化相结合,可有效减少英语翻译中固有思维对其的影响,使得英语与汉语更加贴合、接近。逆向思维不仅能够降低英语翻译的难度,还能有效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逆向思维的导入措施
(一)改变传统观念
现如今,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很多人对英语的认知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并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就将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忽略了英语学习,认为学习英语只是英语专业的同学要做的事。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之前先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二)转换思维
我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为大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有黄河”,这是我们习惯的汉语表达方式,但在英语中“China has Yellow—River”这样的表达却是错误的,英国人在表达在某地有某物时通常会用到“There be”句型,因此在英语中“中国有黄河”的正确表达方式应该是“There is Yellow—River in China.”
英文与中文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英语翻译学习时要有意识地转换思维。我们在英语翻译中常用的思维转换方式是:正、反向转换,即当我们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转换翻译角度。当我们无法很好地表达句子的肯定含义时,可以采用双重否定的方法对句子进行翻译,反之亦然。
(三)省略翻译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学会省略,即省略英语文章中那些可有可无的词、句,删除这些词、句之后对句子本身的含义没有什么影响,就像我们汉语中的之乎者也、的地得等等。
在省略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删除的只能是不影响句子本身含义的词、句。
(四)文化逆向
通常来讲,我们对英语翻译有三个要求,即“信达雅”。“信”和“达”是“雅”的基础,也是英语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说大致还原句子意思比较容易的话,对句子的精准翻译就有一定难度了。任何语言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要想深刻理解英语的含义就务必要对英国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否则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失真。
“雅”是英语翻译的最高境界。在保证“信”和“达”的基础上,还要力求翻译的“高级和精美”。“信达雅”三者兼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能做到。
二、英语翻译中逆向思维的导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文化背景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每一种语言都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中形成,因此不同的语言之间除了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之外,语言含义还存在很大的差别。翻译是人主观性的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自文化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句子的含义。“Lucky dog”汉语直译过来意思是“幸运的狗”,但当我们结合英国文化来看“Lucky dog”的含义时会发现,其通常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祝福和赞美,意为“幸运儿”。
(二)注重文化传递
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文化传递和翻译准确”的一致性。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忠于原文,既不能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也不能曲解句子本来的含义。在进行英语逆向思维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沟通。语言的产生本来就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背景,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翻译者既需要准确翻译句子又需要向受众传递其感情色彩和文化内容。
(三)注重翻译的形式
不同的翻译形式对翻译的要求不同。口译的情况下,英语翻译以通俗、便于交流为主,而书面翻译对“雅”的要求则更高。书面翻译要求句子高级、精美,最好能与原文的句式相同,口译则不需要。因此,翻译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翻译方式。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逐渐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门语言。只有掌握英语,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正因如此,大学阶段的英语翻译教育才更为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英语翻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具體可行的教学方法,逆向思维便是其中之一。逆向思维并不像听起来一样抽象,在英语翻译学习中逆向思维主要是指:将英语和汉语相结合,将语言和文化背景相结合。本文多次强调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任何语言都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如果只注重对语言的直译而忽略语言的文化色彩,就会极大地影响翻译质量,甚至导致翻译失误。
本文已经对大学英语翻译中逆向思维导入的措施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希望能给每一位正在学习英语的老师和同学一些启迪,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为优秀国际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关丽丽.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逆向思维的导入分析[J].亚太教育,2015(36):85-85.
[2]朱丹丹逆向思维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策略[D].考试周刊,2015(55).81-82.
[3]张晓静试论高校英语翻译中的逆向思维[D].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5):121-122.
[4]容向红.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伺运用逆向思维理论进行提问[D].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3):179-180.doi10.3969/jissn.1008-7540.2012.0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