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2019-05-16闫天庆
闫天庆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国家教育部重点提出了要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而乡土地理作为初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如何围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十分重要。本研究将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相结合,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方法,为一线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国家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培养,每一次改革,都对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变革起到了重大的引领作用。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说,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就是乡土地理,其次是中国地理,最后是世界地理。在教学中,从小处着手,如果能够培养好学生乡土地理的核心素养,那么对于学生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咸阳市考试说明概况
在咸阳市教育局下发的《咸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地理考试说明》中,对乡土地理考试内容要点做出了明确说明,如表1:
二、乡土地理课程实施安排
根据考试内容要点,笔者认为乡土地理部分的教学需要安排五个课时,前四个课时可以按照四个考试要点展开,最后一个课时为综合测试。接下来以前四个课时为例,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一课时:咸阳的自然环境特征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上地图搜集咸阳市地理位置的相关信息。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度数,相对位置:在中国的位置和陕西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的省市等。
目的: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学会学习素养(信息意识)、实践创新素养(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2、课堂为学生发放导学案,附有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地形的分布图、陕西省地形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陕西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究,归纳咸阳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评价咸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目的: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综合思维素养、科学精神素养(理性思维)、学会学习素养(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健康生活素养(自我管理)
第二课时:咸阳的经济发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咸阳市行政区划图,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目的: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人文底蕴素养和学会学习素养
2、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咸阳市农产品,分析咸阳市农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科学精神素养(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素养(社会责任)。
3、多媒体展示咸阳工业发展现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未来咸阳工业发展趋势。
目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素养(社会责任)。
第三课时:繁荣发展的旅游业
1、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被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咸阳区域,在网上搜集自己小组所调查区域的旅游资源有哪些?并分析繁荣的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人文底蕴素养(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学会学习素养(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责任担当素养(社会责任)
2、课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一名代表给全班分享。
目的: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健康生活素养(珍爱生命、自我管理)
第四课时:咸阳的自然灾害
多媒体展示,咸阳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历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災害形成原因,并总结预防和应对措施。
目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科学精神素养(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自己成长的地理环境种满了好奇和感情,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说,乡土地理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认知区域,对于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引起初中地理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进行梳理,再结合乡土地理教学,以咸阳市乡土地理教学为例,希望对一线初中地理教师能够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