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动力
2019-05-16王启英
王启英
引言:
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是所有教师及教育界都关注的问题。学习的起因源于动机,有了学习的动机才有可能使得整体学习力得到提升,动力是学习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故本文着力于研究如何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地理学科学习力的提升以及地理成绩的提高。
一、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动力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地理动力对于学习力的影响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四要素。而学习力的首要因素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有了动力,才可能成就学习的毅力,能力和创造力。所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习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学习动机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影响
高中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动机及动力,是推动并维持学习的主要力量,是形成学习力的核心素养,它对于整个高中地理教学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功利性的获得高考地理的成功,还是现实意义的培养公民最基本的地理素养来来看,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动力刻不容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倡导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动力。
(三)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提升学生学习地理动力的关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动机,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地理一直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致力追求的目标。从这方面看,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对于指导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地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动力的具体措施
教师和家长应在课堂内外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学习动机的目的。本人根据自己在高中地理教育一线累计的薄弱经验,现将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动机的几点措施总结如下: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地理于学生的好处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地理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核心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意义所在,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地力成绩应付高考。学习地理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地理知识可以极大的丰富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1、学习地理有利于提高文化素养
中国自古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人们对于周围所处的地理环境的认知也是在不断的行走中才逐渐趋于完善和科学。地理这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与很多学科具有很深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糅合各学科的知识,可以做到融會贯通,使得自身的知识面更加的丰富,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2、学习地理有利于提高生活能力
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绝对是派得上大用场的一门学科,将课本上所学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淋漓尽致的发货其功能,这才是地理教育的灵魂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将课本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而受用。
3、学习地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教育所赋予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意义和责任后,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努力迈向具备基本素养的公民的道路和目标,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生为本,构建活力课堂和开放课堂,将地理教学推到实处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题,教师则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能否在地理课堂中成为主体,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对于提升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动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生为本,构建开放性的活力课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才能在教学中找到乐趣,提升学习地理的动力。本人就一下几点谈一下各人的想法:
1、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导向,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在预习和学习之处就能明确,拥有明确的导向。
2、重视地理教学开端,能否成功的导入一节课至关重要。
本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多种导入方式在热力环流教学中的运用》中提到,诗词导入,典故导入,生活地理现象导入,趣味实验导入在这一节教学中的运用,每一种导入都可以极大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成功地进入教学的内容。
全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具有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课堂。
4、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授课结束后,教师应该针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否达成设计一个反馈提升总结的环节,一般而言,该环节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启发提问式;可以谈话、讨论、表述;可以以练习的方式来检测;可以设计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评级机制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能否持久的学习地理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采用多样的评价机制,不断的完善评级的机制,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每节课所涉及的教学目标就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对学生进行多元综合的评价,由此可见,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评价的基本技能和素养。本人各人在教学一线累计了一些在地理教学中比较实用的地理教学评价方式,列举如下:
1、设计地理实验。
2、提升学习地理的技能,运用画图,手抄报,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评价学习效果。
3、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制学具。
4、开展地理活动,进行素质拓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2]武玉平,郭计平:浅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中国农村教育,2007年5月。
[3]《学习动力》李洪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6-1出版。
[4]常珊珊,李家清《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怎样的地理学习质量评价》,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8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