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

2019-05-16胥德青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胥德青

摘要:目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新生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差异,并予以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方法: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问卷调查的方式,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测量民办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予以数值结果表示;结果:本研究结果中,表明该民办高校2018级大学新生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贫困生,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25±5.67、12.25±4.63,t=4.571,P<0.001);在该校的不同学院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差距不尽相同,该研究民办高校中,教育系和外国语系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定于非贫困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教育系:16.94±5.92、14.25±3.57,t=2.323,P=0.025;外国语系:16.69±6.47、12.83±5.15,t=2.933,P=0.004);在贫困生这部分人群中,不同的性别之间,心理健康大致在同一水平;结论:笔者所研究的这所民办高校2018级新生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UPI测试中,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在教育系和外国语系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体现突出,在贫困生群体中,心理健康水平在男女性别分布中没有区别;

关键词: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背景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贫困大学生除了在经济上的困难之外,也承受了心理压力[1]。虽然政府、学校设置助学金、奖学金等帮助解决经济问题,但经济上落后同龄人带来的心理疾病却未解决[2]。目前国内对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原因及研究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从上海某民办高校2018级新生中,抽取贫困生120名,非贫困生330名,各自所在学院详见表1,告知学生如实填写UPI问卷,并采取保密原则,共填写450份UPI问卷,回收450份,根据UPI问卷的可信度衡量标准,排除了10份可信度较差的问卷,440份用于分析研究,其中贫困生114份,非贫困生326份。

(2)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调查。大学生人格问卷问卷采用是非问答,从两种选择中择一;问卷共有60题,反映大学生焦虑、抑郁、苦闷等心理状态,其中5、20、35、50四题为真伪题,除真伪题不计分外,其余题项选择“是”计 1分,选择“否”计0分,问卷得分最高分为56分,最低分为0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总分达到25分及以上,或第25题(想轻生)作肯定选择的学生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归入I类(详见表2)。

(3)分析内容:a:分析样本总量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比较;b:分析各学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差异比较;3.在贫困生群体中,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比较。

(4)录入数据后采用 SPSS 21.0进行分析统计,采用独立性T检验,P值小于0.05,认定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由表3可得知,贫困生的UPI得分(15.25±5.67)显著高于非贫困生(12.25±4.63),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1,P<0.001),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

由表4可得知,各学院的贫困生UPI得分普遍高于非贫困生,其中管理系例外,暂不排除与样本量较小所产生的误差有关;表4中,教育系与外国语系的贫困生UPI得分(16.94±5.92、16.69±6.47)高于非贫困生(14.25±3.57、12.83± 5.15),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教育系与外国语系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低于非贫困生的,且外国语系的显著程度更高;其他学院在本研究中未见统计学差异。

由表5得知,在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中,UPI总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在贫困生群体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大致相当(t=0.289,P=0.773)。

三、讨论

(一)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中,所采取研究对象为民办高校2018级新生,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发现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笔者所阅读大部分文献结论相同[3、4、5],究其原因,大致概括以下几方面:1.自卑心理导致的心理过度敏感;2.长期被焦虑、紧张的情绪笼罩[6、7];3.嫉妒、攀比、失衡的心理状态;

(二)不同学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本研究中,隶属该民办高校的学院中,教育系与外国语系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排除因样本量所限原因导致的结果偏差,仅针对本研究结果,所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可能与所选专业类别有一定的关系

(三)贫困生中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比较

本研究中,在114份贫困生问卷中,50例男生UPI得分(15.42±5.86),64例女生UPI得分(15.11±5.86),二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289,P=0.773),表明在本研究中,贫困生中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大致在同一水平。

(四)针对本研究结果而言,笔者有以下方面建议:

1.普及入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2.对贫困生较集中的学院给予学生心理辅导

3.更多的开展与经济条件无关的集体活动,增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联系

4.降低民办高校昂贵的学费,或者是降低民办高校对贫困生的收费标准。

由于学校,样本大小的限制,以及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所发现的结果可能在更大样本研究中,不一定完全符合,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蒋海燕、徐丽君.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扶贫[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99-102.

[2]]杨艳.某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92—1894.

[3]闫琳松.当前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2018,10(54):110-112.

[4]张欣然.《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云南大学,2015.

[5]陈志伟.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0-31.

[6]刘新华,巢传宣.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职教论坛,2014,(17):31-33.

[7]董英山.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5):104-105.

猜你喜欢

贫困生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