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舞蹈创作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
2019-05-16刘飞彤
刘飞彤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人们对艺术类表现形式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开始以民族性的提升为主,舞蹈创作是一种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形式,能够鲜活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编舞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运用全新的编舞技法,来满足现代人们的观赏性需求。这就需要编舞人员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编舞方式,来充分体现出民间舞蹈的特色,提高舞蹈作品的观赏性和民族性。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作;编舞技法;创新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需求不断扩大,舞蹈艺术作为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充分表现出人们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对人民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创作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对整个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起到升华和促进的作用,因此,需要在进行编舞时将民族民间的艺术精神和舞蹈进行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民族舞的内涵,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从编舞技法的基础性出发,对舞蹈动作和肢体语言进行创新,提高舞蹈的整体美感。
一、民族舞蹈编舞技法
民族舞蹈作为歌舞表现形式的一种,在我国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影响地位,大多数民族舞蹈都是通过民族人们自发创作得到的,并且由广大民族群众进行继承,民族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同时,民族舞蹈受到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宏观的思想表现上,通常带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民族编舞属于一种具体化的实践活动。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舞蹈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为了充分的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发扬不同民族之间所具有的舞蹈特色,就需要创新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各个民族的发展实际来进行编舞技法的选择,编舞主要指的是对舞蹈韵律的编制,结合民族丰富的舞蹈语言内涵,来运用基本的舞蹈技术,来对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索,舞蹈创作者需要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结合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已经创作完成的舞蹈动作进行艺术化处理,从而实现舞蹈创新。运用多元化的编舞技法,通过对比变换、重复模拟等多种方式来推动舞蹈技法的有效应用,结合具体的舞蹈动作和音乐来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
二、编舞技法在民族舞蹈创作中的应用
1、民族精神内涵。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民族舞蹈本身属于艺术的集合体,不仅包含当地民族的观念和信仰,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民族舞蹈大多数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表现力。因此,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保留民族文化的精髓,始终将民族舞蹈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是通过身体肢体语言来表达人与人相处的态度和动作的,并且從中传递出民族之间固有的情感。因此,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需要不断地积累与人民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挑选最具有文化艺术表现价值的内容,来通过舞蹈艺术形式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民族舞蹈创作不能脱离传统的民族风格,要充分体现出民族艺术价值。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过程中,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编舞技法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理论研究内容,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例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必有一个民族舞蹈表现节目,不同民族的人们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来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传达出民族精神。
2、结合民族舞蹈特色。民族舞蹈大多数都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只需要合理的运用最原始的旋律和动作,结合民族舞蹈自身的表现特点,来进行舞蹈的选材,通过对舞蹈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情节的研究,来对舞蹈进行创新。同时,民族舞蹈创作需要结合民族舞蹈本身的地域性、娱乐性特点,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在民族舞蹈创作时需要把握好呼吸技法的运用,一般情况下,舞蹈的呼吸起点会为表演者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爆发点,因此,舞蹈创作中需要把握好呼吸节奏,通过呼吸来让表演者表现出上扬或下沉等不同的情绪,让观众能够更好的体验到舞者的情感表达,同时还需要注重肢体的表现力和爆发力。在进行呼吸训练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呼吸的起点和终点,让舞蹈编者把握住柔美的精髓,从感官上带动观众的情绪变化,获得听觉和视觉双重享受,同时,体现出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节,给观众带来新鲜的体验。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舞蹈有着不同的动律和特色,我们可以从《蒙古人》矫健有力的舞蹈步伐中,看到蒙古民族在大草原上朴实奔放的生活形式,还可以从《阿细跳月》等舞蹈中体验到彝族人民火一样的热情,还可以从《孔雀舞》中,通过轻快细柔的舞蹈动作,来了解傣族人民温婉动人的民族情感,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充分结合了不同民族人文、地域环境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舞蹈动作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运用舞蹈技法来展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
3、编舞技法的体现。想要创作出一个具有欣赏力的民族舞蹈,无论是从民族利益的选材还是舞蹈的整体构思,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主题,结合舞蹈的主要结构来表现出民族情感,一般情况下,民族舞蹈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选取舞蹈题材,其次是动作整体结构,最后是舞蹈的实践形态,在进行舞蹈编排的过程中,需要对客观存在的生活情景进行合理的应用,利用自身的情感变化来编制成舞蹈动作,同时在进行舞蹈编织的环节中,需要对舞蹈动作进行选择,结合民族发展的特色来进行改造。做好舞蹈动作的重组和创新对于舞蹈创作来说至关重要,动作可以作为创作的基本材料,为了满足创作的基本需求,需要保证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舞蹈创作人员需要明确舞蹈的总体时长和动作的空间变化规律都具有可变性,舞蹈本身所包含的动态性和速度可以随意的被进行分解,还可以通过改变任意元素来进行动作重组,全面提高舞蹈作品的整体质量。舞蹈技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舞蹈艺术表现形势进行分析和探索,总结出不同民族区域的舞蹈规律,对舞蹈动作进行特殊处理,实现创新性发展,在进行舞蹈舞句、舞段创作过程中,需要通过重复、对比、变换、修饰等多种形式对舞蹈技法的选择提供帮助,保证不同舞蹈系法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灵活应用到舞蹈创作中。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下,想要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就需要通过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来丰富人们的感官世界,民族舞蹈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来充分表现出民族性的情感变化规律,因此,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形式,要灵活的运用编舞技巧,来突破传统舞蹈的局限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表达出民族舞蹈的精神特点,同时还需要培养编舞人员的民族情怀和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编舞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编舞技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促进我国民族舞蹈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静.论民族舞蹈创作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J].大众文艺,2018,(12):129-130.
[2]孟泽婧.浅议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36(7):176.
[3]雷晗.浅谈在民族舞蹈创作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J].艺术科技,2015,(10):135-135.
[4]刘芸.浅谈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7,15(15):226-227.
[5]常乐.浅谈民族舞蹈创作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J].内蒙古艺术,20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