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数学计算的错因,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9-05-16陈城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错因数学计算计算能力

陈城福

摘 要 随着数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奠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小学阶段的数学多以基础知识为主,其中,计算知识较为核心的内容。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计算错因,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将对此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数学计算 错因 培养 小学生 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确保小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计算水平。对于数学这门科目而言,计算能力既是核心,也是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的数学教育,重要性就如同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学习一样。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计算能力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的计算能力还较为薄弱,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仔细分析学生的錯因,并且找出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以下将针对中年级学生常犯的错误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立足于课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教师应当循序渐进,杜绝急于求成,并且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潜移默化的学习。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往往难以保持长久的专注,所以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方式,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构建高效的课堂。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完教学知识点后,就会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错误也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陷入了困惑,使得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教师应当明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未能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此时正是处于形象思维的时期,他们若是想要转变成抽象思维,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教师应当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最好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样不仅能够验证他们的正确与否,而且还能够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加与减》时,第一页有这样一道例题:三年级一班捐书了118本,三年级二班捐书了104本,三年级三班捐书了95本;四年级一班捐书了103本,四年级二班捐书了109本,四年级三本捐书了98本,那么这两个年级,哪个年级捐书更多一些呢?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积极动手展开计算,将每个年级捐赠的书籍进行相加。然而这样的计算方式虽然具有可行性,但效率较低,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学生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当先询问学生:这些数字和哪个数字最为相近呢?学生会纷纷回答:“和100相近。”这时候,针对三年级捐书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写出3个100,然后让学生自己计算三年级三个班捐书的数量与这3个100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可以得出:18+4-5=17,然后再用300+17,就会得出317本的总数量。当教师带领学生计算完三年级的总数量后,就可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行计算四年级的总数量,最终得出答案310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错题率,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解题效率,进而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传授更好的解题方法。

2立足于练习,传授学习方法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校园不久,此时的他们还未能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无论是数学水平还是学习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依靠教师来指导。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他们的数学水平。计算能力是一种具备实践性的能力,若是单纯依靠课堂上的讲解来提升,那么是不可能的。经调查不难发现,学生在进行了关于计算的课堂后,隔一段时间,教师再颁布出相同的例题,学生依然会出现错误,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教师未能让学生进行计算相关的练习。人的记忆力十分不可靠,若是想要在短期内记住某一件事物,那么就需要不停的练习,并且只有在经过长期的练习后,才能形成更长久的记忆。因此,教师若是想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那就应当立足于练习,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计算题,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对于计算知识的记忆,而且还能够巩固自身的计算能力。同时,这样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还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且以学生的根本需求作为出发点,设计出相应的习题。此外,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知识,教师还可以将趣味性的元素融入到教学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实现自身计算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乘与除》时,往往会直接将乘法的概念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较差,学生难以理解乘法的本质,这就使得教学课堂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当将趣味元素引入到对乘法的讲解中,进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乘法的概念。教师可以两只手各放两支粉笔,然后问学生自己的手里一共有几支粉笔,学生会挨个计算:“1+1+1+1=4,一共有4支粉笔”。教师在这种时候应当给予学生鼓励,然后引导学生,询问学生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式,当学生陷入沉思许久,依然得不出正确答案时,教师此时就可以直接将计算知识导入,从而让学生实现对于乘法的认知。当教师(下转第205页)(上接第181页)讲解完计算相关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就应当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展开练习,诸如2x3以及2x4等,从而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

3立足于实际,对学生展开辅导

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水平进行培养的过程,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此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并且帮助他们排解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展开对数学的学习。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计算能力获得较为快速的提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仍未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开展教学工作往往是以自己为主,从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学生的心理未能得到关注,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意加入到计算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他们展开教学辅导,及时排除他们的困扰。针对部分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计算问题,并且优先让这部分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计算水平,而且还会有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向更高层次的计算水平迈进。同时,针对部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给他们解答,确保对他们的辅导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中的《乘法》这篇位于四年级上册的单元时,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然后对较低等级的学生展开计算指导,让他们能够正确按照既定的方式展开计算;针对中等级的学生,教师应当让他们多做一些乘法的练习,从而实现计算水平的提升;针对高等级的学生,教师应当为他们设置更高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能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向更高层次迈进。总得来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他们的计算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成为具有较高计算水平的人才。

4结束语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是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工作,而且还应当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工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当将其列为工作重点,并且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当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正确的方式为学生传授计算知识,展开相关练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将他们打造为具有较高计算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美花.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04):56-57.

[2] 叶艺明.如何培养小学生精准计算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2):86.

[3] 陶春霞.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7):135.

[4] 郭明芝.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02):144.

猜你喜欢

错因数学计算计算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