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2019-05-16张星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星辉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新时期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当前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必要深人到数学教学的内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成败得失,进一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和学生一个水平甚至跟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出现总是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绕圈圈,而对那些关键问题却一带而过的情况了,也就能从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研究小学生的学习了。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真正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教学反思要把握重点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时,教师要把握住反思的重点,通过分析教学活动是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否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能够在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有所突破,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有效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不断获得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形式的创设时,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要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关注,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探究中获得提高。

1.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的都是死知识,在解题过程中主要是模仿教师的思路或直接套用公式,不具备灵活運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摆脱定式思维模式。在让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综合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1.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作用,将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及运用数学,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与自身成长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问题,让他们用身边的事和物,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来计算面积,使学生通过运用来有效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学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不断深入探究和分析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2亟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和目标

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发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的工作业绩。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比如,开始实行等级制时,老师们讨论给学生的应用题评分的问题。如果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正确,只是答语写错了,这题是否算过关。按常规这当然应该算,因为这不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但有的教师说如果这样,那以后干脆告诉学生一律不写答语,反正不影响成绩。这一个很小的问题反映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课题,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待今天的改革。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参考文献

[1] 孙美虹.小学数学简约教学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