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师生交流中的几个问题
2019-05-16王鸣野
王鸣野
摘要: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所形成的互动关系。良性的互动关系的主要表现是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提出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即改变教学方式,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学生环境的认知,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等。
关键词:大学课堂 师生交流 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194-02
大学课堂教学和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师生交流对教学目的的意义不同: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基本知识的传授,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主要围绕所讲知识的难点疑点展开;在大学课堂,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学目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大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将教学方法由中小学的居高临下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平等相待的引导启发式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营造一种轻松自然、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更多的是一个知识与学术的报告人;学生也不再是一个对老师百依百顺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思考者。当学生开始思考的时候,一个一个的问题就会被提出来,教师和学生就会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密集的互动交流。这种质疑性的课堂交流对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国内的大学课堂上,一个越来越让人忧虑的现象却是大学课堂的中学化:出于各种原因,教师越来越满足于仅仅将所讲课程的知识体系交代给学生;在学生方面,则出于考试拿学分的目的,所求者就是得到高分,甚至很多学生只要不挂科就得过且过了。上述现象和大学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应该引起教育界足够重视。
其次,围绕第一条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围绕以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大学教学的每一门课程(一些选修课除外)都有教材,一些教材长期使用,受到广泛推崇,一些教材则不尽如人意。不管教材质量如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能照本宣科,一切唯教材是从。如果教师的讲授仅仅满足于解释课本,那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甚至可能连最基本的教学效果都无法达到。因此,对大学教师而言,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是登台讲课之前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这种设计是书面的呈现还是内心的想法。在笔者看来,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对教材内容的一次再创造。通过这种再创造,冷峻严肃的教材变得活泼生动,从而降低甚至消除学生对大学教材的恐惧感并形成对所学课程的亲近感。亲近感一旦形成,学生就会主动关心所面对的课程的方方面面,产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思考积极性的目的。
第三,为了做好大学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教师在课前课后都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经历、知识积累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双方之间存在程度不等的代沟问题。这一问题在师生关系中的基本表现就是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与教师打交道多多少少都存在畏惧感,而对大学生活已经熟悉的三、四年级学生又很可能出于代沟的原因不愿意和教师打交道。两种情况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认为,为了克服上述状况,教师须在课堂之外下一点工夫。具体地讲,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对所教授对象的情况有全盘的了解。这种了解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年龄、来源地、专业爱好、业余活动、家庭状况等。只有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上述情况,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才会有的放矢,找到他们喜欢的话题。对教师来说,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大学生都是成人,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是本分。恰恰相反,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少年与成人、稚嫩与成熟的过渡期,在心理上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由于具有这种特点,大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和授课老师与他们建立了什么样的关系有关。因此,教师在与大学生交流时在内容上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更要深入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交流的方式上要随和活泼,平易近人。板着面孔训话式的交流只会让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总之,只有和学生走近了,才能听到他们心中的问题。
第四,大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时,还必须对学生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所谓学生环境,就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氛围。粗略来看,学生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理工科学生环境和文科学生环境两大类(不包括大专院校)。这两类学生由于专业的本质不同而养成了具有很大区别的校园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比较充分地体现在学生对各种大学课程的认知方面,比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虽然认为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必修课,但多是从获得学分的角度去看待这门课的,有些人也认可政治理论课和其他文科类课程的重要意义,但认为其意义的实现和自己未来的职业关系不大,而对自己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学好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课程的老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发现了“一少两多”和“一心多用”现象。“一少两多”指带课本的学生少,看外语的学生多,看自己专业课的学生多。“一心多用”指学生在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注意力集中,而当其觉得老师所讲内容自己不感兴趣时则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其他事情”五花八门,可以是看别的专业书,可以是聊天,可以是睡觉,也可以是谈情说爱,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政治理论课和其他文科类课程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兴趣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具体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讨。因此,对公共政治理论课和其他通识性选修课教师而言,采取问题导入式的授课方式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对理工科专业的教师来说,由于所授课程事关学生将来的就业,学生一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都比较到位,上课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和老师交流探讨的欲望也比较强。对这类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学生如何由积极学习到积极创造的价值转换问题。与理工科学生所不同的是,文科学生的各类专业从本质上来看都和自己的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關系,同时,文科专业的特性也给学生养成了一种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校园价值观。因此,文科专业的学生不管其对所学课程的认知状况如何,其对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关注度肯定要大大高于别的专业的学生,由此而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会同时提高。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面对这两大不同的学生群体所构成的教学环境时,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师生交流氛围,不同的教学方式显得尤其重要。
最后,要做好大学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交际能力差异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大学课堂上,有的学生很活跃,从提出问题到参加课堂活动都表现得很积极。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总有一些学生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被动。被动的原因可能是交际恐惧、缺乏自信甚至是故意和老师对抗,等等。如果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疏离性的个体不予充分关注,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两个渐行渐远、互不认同的群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表现为冷漠,或表现为消极对抗。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但会大大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影响的是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堂师生交流中必须因人施策,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同学予以鼓励,对经常保持沉默的学生要予以督促,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在课后和老师单独交流。这样,假以时日,这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会改善。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