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9-05-16罗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创新教育实验教学

罗平

摘 要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学习,物理知识中的许多概念都来自于实验,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实验教学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对象、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等等,实验误差的分析则是学校分析实验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系列环节的完善是使得学生获得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确保实验教学成功的一项重要保障。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多角度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去伪存真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物理兴趣得以激发,动手能力、操作实验能力得以培养,总体素养得到提高,思维不会感到约束,创造能力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与提升。

1教师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1.1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1.2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1.3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1.4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发现问题,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在少年时,常对一些新奇的现象发生兴趣,有时还能在观察中提出一些问题,但如果得不到鼓励和引导,加之繁重的书面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观察的兴趣,陷入视而不见的境地。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引导,培养持久的观察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去寻找身边应用大气压和气体性质的事物,并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介绍钢笔是怎样吸墨水的,有的介绍吸橘子水的例子,还有的同学介绍了茶壶盖上的小孔,塑料挂衣钩,玩具枪打出的橡皮碗子弹,气压水瓶,打气筒等等。有的同学观察得很仔细,提出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钢笔杆上为什么有一个小孔,笔头上为什么有一个小孔,笔头上为什么用根细管伸入橡皮管内?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有所发现,他们的观察兴趣就更浓了。

2创设“实验走廊”弥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不足

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但也有其局限性,学生观察有时会过于抽象而有强烈好奇心想近距离接触实验。分组实验中有时也会因操作不当或仪器出现故障而影响实验的顺利完成等,学生会有一种重做实验的强烈欲望。如果教师能设法满足学生这种欲望,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作用。但现实由于仪器资源、教学进度等原因而没法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欲。在不断总结实践中寻求一种平衡的方法,创造条件把演示实验的器材给学生零距离接触,或给机会亲自操作实验、重做實验。把这一途径创设为“实验走廊”,每隔一段时间,把近阶段教学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各种器材至少准备一套,开放一天给学生零距离接触或重做实验,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效果评价极高。

3实验的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实验档案袋

传统的实验评价是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数据而轻内心活动,重试题而轻操作技能,结果是学生会讲实验而不会做实验。因此实验教学的优化创新需要改变实验的评价机制,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实验过程学生的种种表现,可采用建立实验档案袋来实现这一转变。用记录薄记录学生某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一次优秀的实验报告,一组精确的实验数据,一个改进,一个创见等等,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得不好的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学期实验评价重要依据就是记录薄里的表现成绩,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重视实验的整个学习过程。

4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中来

传统的学生实验往往是由教师或实验室人员负责器材的准备和布置,学生却未能见仪器室庐山真面目。若有意的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来,让学生知道实验课上有哪些实验仪器,有什么仪器可供选择,心中有数;另外让部分学生参与到器材的准备调试工作中来,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有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来,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素养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5用“会诊”法来检验学生实验的准备和掌握情况

实验教学中的学生实验往往是在实验之前,同学们已做好充分准备,有的同学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猜想,也可能想借助实验室的器材进行自己的“摆弄”,教师若是按照实验的框框进行实验准备与教学,那可能会扼杀一个学生的创新闪光点,也失去一次表扬的机会。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技法“会诊实验方案法”、“评估结论会诊法”,创造条件给学生发现问题,发表看法,展示个性,它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因为“会诊法”就是让学生集体来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然后提出改革或革新的方法,其实创造发明也就是解决现存的问题,每发现或提出一个新问题,也就找到了一个创造发明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周维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创新教育实验教学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