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高专思政课碎片化教学

2019-05-16魏婷

现代交际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互联网+互联网

魏婷

摘要:当前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的“抬头率”、如何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再次成为“热词”。报告提出要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战略,并明确提出了“互联网+教育”这一概念。本文通过论述“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让手机进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旨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思政课 碎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27-02

什么是“碎片化”?它是相对于系统化而提出的概念。所谓“碎片化”,字面意思是完整的东西被分成诸多零散碎块。那么顾名思义,“碎片化学习”就是将学习这个完整、系统性的活动变成零散、不系统的方式。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知识信息的碎片化,二是指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数量以及获取信息的来源激增,无形之中就带来了“碎片化”的学习体验。“95后”甚至“00后”的青年大学生在刷微信、压马路的时候一定学到过几个英语单词,在泡面的时候看过几个简短的抖音小视频,甚至在蹲厕所的时候也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读。可见“碎片化学习”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的变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再次成为“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报告提出要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战略,并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面对高职思政课已经出现的问题,如何改善课堂现状?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改进思政课教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思政课改革带来了很多思考。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在大数据云计算依据成为新常态的今天,“互联网+”智能手机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开辟了第二生活空间,网络成为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基本生活方式。在当前的互联网新常态下,浏览和接收小容量、碎片化却极具即时性的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习惯性状态。面对新奇而便捷的知识传授渠道,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受到严峻挑战。如何“疏”移动互联网之主渠道,“导”思政课教学之高效率,就成为高校思政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应该逐渐意识到对于学生使用手机严防死守,不如善加引导,利用碎片化教学提升课堂教育效果,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工程。

二、实施方案和过程

(1)碎片化课程建设。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首先需要搭建教学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团队制作等方式,按章节和热点问题制作课堂教学碎片,以微信公众号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发给学生,学生学习后反馈给教师,不断改进完善。

(2)碎片化教学评比。课堂教学不仅重教,还应该重学。碎片化教学的效果更为突出。通过碎片化的教学评比,在课程教学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赛课氛围,培养思政课教师的网络化教学意识和网络素养,真正做到思政课教学创优争先。

(3)碎片化制作技能培训。为制作更加精美、集适用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碎片,这就要求对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职工进行碎片化制作技能培训,让教师了解现今最先进和广泛的碎片制作过程和方式。并通过学练结合的方式,与其他院校交流学习的方式,力求人人会做碎片,人人做好课程碎片,人人能用碎片提升教学效能。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1)丰富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资料,但由于教材本身存在滞后性,尤其是思政课的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与时俱进,向学生讲解最新发生的时事热点。而碎片化的学习恰好成为最为丰富和便捷的补充方式。通过课堂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增添最新的时事政况、社评世情,丰富教学知识的同时也充实了课堂内容,同时提高课堂实效性和时效性。

(2)创新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新常态,继续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会事倍功半。而借助手机这一移动载体,集学习与培养为一体,创新现代思政教学方式。通过课堂中教师推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到更为全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自我探索的方式,及时反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通过双向交流的方式,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让知识的传递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形成思政课教学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3)培养网络学习素养。既然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那么会用和善用互联网业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思政课的碎片化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和创新思政课程的教学,而且在师生的网络素养培养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学习提升计算机技能,包括最新的碎片制作技术及其他方面的技能;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课程相关知识,促进自我网络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

(1)加强硬件设施的保障作用。开展碎片化教学的一个前提是互联网的存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硬件设施的保障,仅仅靠学生手机的自身流量来完成教学,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一些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的展示可能会因为硬件设施的滞后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碎片化教学的开展,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发展规划中,应增加网络覆盖率,尝试在硬件保障中提供整个校区的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而为碎片化教学提供网络保障。

(2)推进碎片化教育的专业性。思政课作为全国所有高校的必修课,在课程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是相似的。但从现实教育的过程而言,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也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助力。即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通过结合地域,契合院校特色,联动专业特点,开展贴近学生生活、融入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活动。

(3)注重學生自主性培养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课程碎片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教学以学生为基础、教育以发展学生为主线。在对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展,自主选择知识的学习时段和方式,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各方面技能。

(4)探索思政课碎片化的分层模式。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进入大学的学生在能力、知识的储备等方面是有差异、不均衡的。因此,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一方面,保障思政课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培养高校思想觉悟、知识能力出众的积极分子,重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生,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促进帮、比、学的活泼氛围,形成主动学习、积极上进的学风校风。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联网+”时代,应充分抓住青年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充分了解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关注社会思潮动向和学术研究前沿,自觉加强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利用手机碎片化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引导力。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互联网+互联网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