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介词结构“在+X+方位词”研究综述
2019-05-16热妮亚·艾尔肯
热妮亚·艾尔肯
摘 要:本文选取了介词“在”和方位词“上”“下”“里”“中”组成的介词结构“在X上/下/里/中”,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这四个介词结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介词结构 认知 隐喻
中图分类号:G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2
汉语中的介词常和其他词类共同构成意义完整的结构整体,对于这样的结构整体,一般语法论著中的叫法也不完全相同,有的称为“介词(宾)短语”或“介词(宾)结构”,也有的称之为“介词词组”。黄伯荣、廖旭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又叫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习惯上把介词后头的‘介引成分叫做‘宾语”;刘丹青(2002)提出了框式介词的概念,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①,“本质上是一种句法组合现象,而不是一种词汇现象”;陈昌来(2002)指出,现代汉语中有些固定格式,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如方位词、连词、名词、准助词等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一个框架,称之为“介词框架”②;邵敬敏(2011)将其称为“框式结构”,“指前后有两个不连贯的词语相互照应,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框架式结构,具有特殊的语法意义和特定的语用功能”③。
“在+X+方位词”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和不同的方位词组合,构成意义丰富、且涵盖具象和抽象意义的结构整体,如“在……上”“在……以上”“在……之中”等,本文主要对介词“在”和方位词“上”、“下”、“里”、“中”组成的介词结构“在X上/下/里/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介词结构“在+X+方位词”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综述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介词“在”的用法说明为跟时间、处所、方位等词语组合,但并没有就具体哪些方位词或短语跟介词“在”结合后表达的引申意义作出详细的说明。只列出“在”表示条件时,构成“在+动名词短语+下”的格式,用在动词或主语前。
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对介词“在”的用法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归类,她指出“在”和方位词“上/中/下”可表示时间、空间、范围、方面、条件等;她对“在”加上不同方位词表示的引申意义作了解释,并就“在+X+方位词”结构在句中的位置和“X”常用的性质作了解释说明。但她对进入这些结构当中的“X”的性质描写并不细致。
徐思益(1989)中认为,“(在)X上”是个形式类,他将能够进入该结构的X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纸、书、桌子、石头……
乙:政治、数量、方法、精神……
丙:学习、宣传、安排、接待……
他认为由于“上”是方位词,因此“X上”是方位结构,这种时候只有甲类词可以进入该结构;而乙类和丙类词进入该结构就不属于方位结构,它们属于体词范畴,表示某个方面,应该从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词类,叫事项词。他在文中重点考察了乙、丙两类词进入该结构的语法特点。并借鉴方光焘划分词类的思想,可以把划分词类的多重标准统一起来,把“X上”分离出来作为一个新词类,符合方光焘划分词类的思想。
权正容(1995)将介词结构“在X下”按其语法意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用法,另一种是“引申用法”。基本用法是指以X为参照物,表示具体实在的方位处所,他将这标为a;第二种用法中X代表一种情况,表示在某种情况或某种制约下,将会产生某种结果,他将这标为b。他认为a和b有一个共同的视点,就是都以空间范围为着眼点,区别在于a指的是具体的空间,b则是从具体空间引申发展的抽象空间,可以表示某种条件、状况或方式。因此它们在语法意义上有一定联系,而b其实a的引申和发展。他认为有的介词结构处在这种引申过程中,有时为a,有时为b,一身两兼。
邢福义(1996)认为“里”和“中”在表示范围时有时可以互换,但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里”表示“等同义、指代义、划界义”,“中”表示“无限义、活动义、状态义”,这时二者倾向性较强,一般不能互换。
邓永红(1998)对“在X上”结构中“X”进行了分类,且作了较为细致描写,之后又根据“X”的形式分析了这个结构的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她还讨论了介词“在”的隐现问题。她认为“X”的结构类型、“在X上”整体结构的语法功能、语法位置以及并列结构等方面都会制约和影响到介词“在”的隐现规律。
邓永红(1999),同样的对“在X下”中“X”做了分类和整理,并将“在X下”和“在X上”两个介词框架中的X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具体名词、抽象名词、动词以及少数主谓短语及成语等五个方面的异同点。她的研究中得出具体名词进入“在X下”比进入“在X上”的数量要少得多;抽象名词可以单独进入“在X上”表方面义,X为不定指;但是進入“在X下”只能带定语,表状态、情况、条件等义, X为定指;能够进入这两个结构中的动词都是弱动性动词,且进入“在X下”的动词数量要比进入“在X上”的数量要多一些;动词一般进入“在X下”只能以带定语的形式,但可以直接进入或带定语进入“在X上”;少数主谓短语和成语可以进入“在X下”结构,但没发现进入“在X上”的情况。
李正花(2003)中指出“在+X+上”是一个结构, 这个结构能做主语、状语、补语和定语,但是这个结构做主语时,“在”是不能出现的。她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探讨了“X+上”做主语的情况。
郭文国(2001)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对这一格式进行考察,他指出“在……上”这一框架结构中的插入成分“X”在句法上前受介词“在”、后受方位词“上”的限制,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上”的不同用法决定“X”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且此格式在句中语义上有前指、后指或双指三种情况。语用上,此格式用于表达形状范畴是不自足的。
储泽祥(2004)分析了“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他首先讨论了在这个结构中什么NP后面的方位词可能隐去,起什么作用的方位词可能隐去,接着考察了方位词的语义功能、句法强制性及韵律配置作用,看参照物与目的物是什么关系时方位词可能隐去,最后看位置的具体与维向的确定对方位词隐现的影响情况。他认为“形体即空间是贯穿汉语方所始终的内在脉络;连绵性、常规空间关系的激活会对句法的强制性造成影响;语用的影响也是有限度的而不是随意的”。
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对介词结构“在+X+方位词”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学者从该结构的总体上说明了引申用法,既解释了基本意义也解释了引申意义,且简单说明了在什么意义下哪些结构可以通用,储泽祥主要论述了在该结构中方位词的隐现问题。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多是从语言的形式、结构以及内部关系等方面描写或解释语言,并没有从认知的角度考虑认知主体的作用,将主观与客观紧密结合起来解释语言。
二、介词结构“在+X+方位词”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前沿,它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认知语言学一方面从人的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语言反映的认知取向,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和性质,说明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④Bussmann(1996:80)强调了认知语言学要通过认知方式的分析来研究心智结构和组织。认知方式包括:体验、认知模式、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等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这些认知方式适用于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可对语言作出统一的解释。
蓝纯(1999)利用空间隐喻理论,从“上”和“下”这两个方位词的空间概念域隐射到“状态、数量、社会等级、时间”等目标域,她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初步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是在汉语里通常用“上”与好的事物相连,而“下”与不好的事物相连;二是“上”与“下” 可以从来构造时间、数量、状态以及社会等级等抽象目标域;三是除了以上抽象的概念外,“上”还被用来描述横向位置的改变。
葛婷(2004)从认知的角度对“X上”和“X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她指出“X上”和“X里”不仅在空间意义上有相通之处,且在隐喻范畴也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在实际使用时两者有倾向性:平面义和抽象类事物倾向于使用“X上”,具体空间方所与容器类的隐喻用法时则倾向于使用“X里”;“X里”的抽象程度也不如“X上”,而方位词“上”比“里”的使用范围更广。
黄理秋和施春宏(2010)通过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分析,研究了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介词结构时所产生的偏误,他在文中用到了认知语言学的构式理论,认为这些偏误既有句法结构方面的,也有语义方面的;他从五个方面对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学生对整个介词结构的框架特征了解不充分,对框式结构“式”的特征把握不到位,中介语可渗透性特点的影响,中介语发生的认知基础以及教材和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讲解造成的失误。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吴继峰、洪炜(2015)以表抽象义的介词性框式结构“在X下”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其语义类型和汉语水平两个因素对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表抽象义“在X下”的影响。
李菲菲(2016)对英语介词“in”和汉语中的介词结构“在……里”进行了认知语义的考察,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得出“in”和“在……里”的意象图式都有容纳性、包围性、约束性、动态性;由于空间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两者都产生了时间、领域、范围、情况、状态等隐喻义。与“在……里”相比,“in”的隐喻义更加丰富,还扩展到目的、方式、性质的隐喻。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得到了我国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响应,学界对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介词、介词结构及方位词等虽早己不再是新课题,但其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在+X+方位词”结构在结构主义语言学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从认知角度的研究大部分仅是在介词“在”的整体考察中、或是在方位词的研究中论及介词结构“在+X+方位词”,且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理论层面,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却并不多,忽略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注释
①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
②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③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中国语文,2011,5.
④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Lakoff,Johnson Mtaphors We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盧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葛婷.“X上”和“X里”的认知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1).
[5]吴继峰,洪炜.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J].汉语学习2015.(4)
[6]魏玮.高级水平留学生使用“在”字介词框架偏误分析.[J].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2013.
[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刘国燕.介词结构“在X上/里/中”中X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