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之道 师者博怀

2019-05-16张典群

中文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

张典群

摘 要:教书亦是育人。用平等的教育观去理解和善待学生,让教育焕发爱与思想的光芒,终能点石成金,作育英才。本文以笔者对《论语》的感悟入手,对当下的高中语文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辨,颇有建设意义。

关键词:尊重与快乐 生命与成长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1

引言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讲授古文、古诗时,很多学生提不起来兴致,对先贤们的经典味同嚼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力求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真正地走进先贤的思想,理解其中的生命真谛与治学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与综合素养。

一、高中阶段普遍的教育认知误区

多年来,为了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急功近利,忽略掉了青春期少年该有的闪亮双眸,增加了这个时期不该有负担。每次看到他们一布置作业就唉声叹气的表情,作为教师的内心既矛盾又心疼。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分能力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早早地让孩子们背上了负担。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有学生就会跑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帮我说点好话吧。”因为父母过度孩子的成绩了,除了分数一切都不在思考之内。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也是如此,家长们只关心成绩,孩子心理究竟在想什么并不全然关注。

二、提升认知水品走出误区应重拾经典

从教多年,笔者对孔孟先贤的育人思想颇为推崇,在研读中,常有很多收获。如《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们一同畅谈理想的情境,生动而透彻地表现了各位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人生追求,文中孔子与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是思想的交锋,是智慧的碰撞,更是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的一次交流,这彰显了孔子的大家风范和治学理念,教导学生成才而非要用约定俗成的目标去规范他们,孔子教导学生要有理想,要懂礼法,爱国家,但不是教条的限制他们的思想,以情言志,以理育人,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论语》中的每句话都与教育息息相关,孔子的谆谆教诲,每一次善意而赋予哲理的鼓励和提醒,他的慈爱与博学,与学生亦师亦友的治学态度,是作为现代教育人一定要学习和领会的。

三、平等与爱是和谐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师生之间,贵在平等,这亦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在孔子的理念中,这种平等的教育观也是儒家育人观念的核心思想之一。平等意味着身份的认同,身份的认同则是思想的认同的第一步。当孔子与学生席地而坐,不分上下,畅谈治国安邦之道。孔子只是微笑着不做任何点评,最后当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时,他也只是笑着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于是曾皙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描绘的一个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这时孔子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吾与点也”。孔子在与学生做心灵上的交流,体现了他平等治学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象孔子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实现语文课堂的真正的教化作用。

四、互动启发式的教学让课堂更具魅力

孔子互动启发的教学方式,充分激活了学生们的思想,让他们对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子允許思想的碰撞,允许当场提出问题,允许开诚布公的质疑,

在这场讨论当中,孔子是一个引导者,他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提出中心议题之后,几句“尔何如”充分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从跃跃欲试的急躁冒进的子路,到谦虚谨慎的公西华,再到平实的曾皙,这简单的一句提示,便给了他们展现的舞台,简单的启发,师生间默契的互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在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简单,但确能与学生进行顺利沟通,能给他们带来启发,学生也因此在思辨中获得了认同,也主动的接受了成长。

五、寓教于乐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充满乐趣

孔子寓教于乐的教学设计,颇显独到。在曾皙谈他的志向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可见这堂课是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进行的。这种教学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的熏陶,音乐以它独特的魅力从精神的层面感染着人类,调节着情绪,活跃着气氛,这是千百年前孔子独创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看似平常的手段却蕴含无限的魅力。我们的课堂也需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学生以最大的感染,在现代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现代语文课堂。

六、修身崇德虚怀若谷成就当今师者风范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见贤思齐,他的择善而从,他的学而不厌,他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都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深深地启迪。用心感受《论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习他的质朴与博大。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尊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的积极的参与者,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生命都感受到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结语

不忘传统,继往开来,我们教育工作者承载着教育和引领学生走向青年的使命,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培育他们成长是我们的责任,从先贤的思想中,我们汲取营养,不断焕新思想,在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引下,为我们的中国梦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陈国家,郭玉峰.孔子的为学观对自考生的借鉴价值——从《论语》说起[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

[2]杨娟,王杨儒.试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J].新西部(理论版),2016(19).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