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育与家国情怀

2019-05-16王文霞

中文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中华民族

王文霞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1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今天我们主要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价值认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仪式等对历史教育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探索。

一、我们来看什么是家国情怀,从哪些角度认识家国情怀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首先具有对祖国的认同感;第二,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具有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认同);第三,了解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认同);第四,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价值观认同);第五,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并尊重世界众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理解);第六,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前四点是从我国的历史角度,第五点是从世界的角度,最后一点是从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认识。所以从目前历史教学的课标来看,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广义的,它还包括国际理解和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内容,而我们的历史教育的确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四个认同","健全人格"和国际理解。

二、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加国情怀

1.国家认同

什么是国家认同?有学者认为,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而我们的历史教育,有助于我们的学生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样的国家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古往今來,很多人都认识到对国家的理解,比如,清代的龚自珍认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治国,必先灭其史",所以我们就理解了,日本在统治朝鲜、中国的台湾地区和东北地区,为什么会进行奴化教育。近代史学家钱穆先生讲,如果想让一个国家的人爱国,就必须先让他们认同这个国家的历史,所以历史教育对国家认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会帮助其国民对历史的记忆,进而产生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是一个合力的结果,像共同的祖先、共同仪式、代表性的景观,而我们的历史教育对国家认同有特殊的意义。对个体而言,记忆是塑造个体身分与发展的源泉,遗失记忆的人生,是难以想像的,不认识自己的国家的历史,缺乏共同的记忆,国家认同无从谈起。比如,韩国高考,所有的考生都要考韩国史,公务员考试则规定,韩国史是必考科目。可见他们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因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只有重视历史,才能加深国民对国家认同感。

2.民族认同

什么是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来讲,有六要素,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宗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历史课标中,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我们在讲民族关系时,应注意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学者们关于民族的理论。我们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实体,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我们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基层中的一元,她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凝结成一体。

第二,高层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基层认同,它们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形成多语言多文化。

3.文化认同

我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都离不开文化认同,因为文化习惯和群体只有一致时,这个共同体才能生存发展。例如,近几年,我们恢复了传统节日和公众假日,这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可见其意义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史中,我们讲的不是血缘的种族论,而是文化的信仰论。儒家思想(仁、义、忠、信)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的认可。

4.价值观认同

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史实。

三、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从学科特征看,历史学科具有真实的史料、综合性的内容和功能借鉴性的功能等特征,在学生情感的培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学科可以说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立足点。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活动应营造具有历史学科意蕴的“场所”。想要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

家国情怀是一种个体对国家、民族和文化高度认同的情感,也是我们学习历史学科应该具有的追求,这是教学活动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但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依靠空洞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形成,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点的渗透,即通过一系列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教育功能。

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科特征以及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拉近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较强的体验感,以激发学生的身心活力尤其是其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培养构建家国情怀的目的和作用。还可以突出课堂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对反思历史,使学生汲取历史智慧,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