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问题探究,提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2019-05-16吴积芳

青年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试卷讲评问题探究有效性

吴积芳

摘 要:试卷讲评对高三学生的复习备考十分重要,教师的讲评过程,就是对知识体系的重新梳理过程,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形成有更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如何才能让地理试卷讲评课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期困扰高三教师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加强问题探究入手,就提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归纳总结作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问题探究;试卷讲评;知识结构地理能力;答题思路;有效性

问题探究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问题探究中,学生要运用发散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大胆地去体验、去推测,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去寻求任何一种可能的答案。探究让学生有了一个真正的思考问题的过程。

从地理教学实践来看,在试卷讲评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总是先向学生介绍总体成绩分布状况,接着把试卷答案公布,让学生自行纠错,再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教师自己的思路向学生讲解,这种讲评方式教师引导不深,针对性不强,就题论题,缺乏拓展,没有总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参与度不够,自主性难以发挥,知识得不到巩固,学科思维难以形成,解题方法没有提升,课堂有效性差。

那么如何提升高三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呢?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的第36题[2]为例: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計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试题围绕着“剑麻”层层深入:从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到农业区位因素的比较,再到农业发展的影响……都是“农业”这个主干知识。

2019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仍然强调: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认为,在试卷讲评中应该加强问题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使之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加强问题探究,提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问题探究,引导学生不断夯实地理主干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2019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仍然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主干知识,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源泉。因此夯实主干知识,对学生准确、全面答题起决定作用。在地理学科的具体复习中,应该紧紧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来复习。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回归基础、回归主干知识的积极性日渐减弱,学生对翻阅课本已经厌倦,在老师的要求下,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应付。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认知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在高考冲刺阶段,许多学生已经认识不到回归基础的重要性,而只是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盲目做各种模拟题上,做完后又缺乏归纳、总结,这种复习模式效益不高。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进行横向联系,拓展知识,帮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回归课本,夯实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有效性。

教师在测试后应有指导的布置学生探究,课堂上展示、表达,再由教师的点评补充,让学生再回到课本的基础知识,检讨自己有哪些知识记忆不清,有哪些知识理解不透彻,哪些知识容易混淆,有哪些知识不会迁移运用……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加强问题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技能

现在高考重视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表的解读、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和分析各种地理事象,善于提取、加工、应用各种信息,能熟练使用、判读、绘制和分析一些典型的地理图表,确立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能对地理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并能快速提取有效信息选择最佳的答题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信息进行多视野分析、归纳、评价并得出结论的综合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在平时的练习和试卷的讲评中强化训练,加强问题的探究,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针对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的第36题。

第一步,通过审题提取有效信息;学生经过讨论提取到的关键词是:剑麻、衬料、基洛萨、农场。第二步,读图,先读图例,再读主图;该图为区域示意图,图中有等高线、河流、港口与铁路等地理事物,读清它们在图中的位置、走向和疏密等关系。第三步,读要求作答的问题;每一小题都只有一问,却是围绕着“剑麻”层层深入。第四步,联系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第五步,组织规范、准确答题。

以上解题步骤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教师给予相应引导。在解题过程中,提升了学生提取、加工和应用图文信息的能力,很好的完成了对地理知识的迁移、重组与整合,快速、有效的选择最佳的答题,进而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信息进行多视野分析、归纳、评价并得出结论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加强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思路和思维方法

因素分析类的问题,一般要先调用头脑中已构建的思维模式,然后到材料问题和区域微观图中去找信息,分析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最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建立高质量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答题观念,有利于答题思路和视野更开阔。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的第36(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结合文字信息:“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从我国气候条件和剑麻用途两方面分析,即可理出思路:我国热带地区范围小且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差异大,剑麻产量小质量差;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船舶制造,汽车等行业对剑麻需求不断扩大,剑麻生产供不应求。

通过本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①气候、②地形、③水源、④消费市场……下一步可以引导总结因素分析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与方法,当然,还可以扩展其他类型题目。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加强问题探究,就是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发现,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尊重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使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地理部分.

[2]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地理部分.

猜你喜欢

试卷讲评问题探究有效性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大数据背景下高效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