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16麻顺坤

青年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新时代高校

麻顺坤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思想的圣地和知识的殿堂,担负着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生管理干部必須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学生管理模式,完善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因此,积极探究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既能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又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以学生为本;管理

一、引言

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随着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传统的学生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适应新时代高校的发展,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笔者尝试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其相关研究的迫切性和必然性,阐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查阅大量的电子文献和专著著作,在肯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高校改革和学生特点等方面挖掘出高校管理工作正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方法找出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的管理理念制约了高校的自身建设发展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推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正逐步从培养社会精英型人才向培养社会精英人才和社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并重方面转变,社会对高校学生的需求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高校也因此承担着更重的学生管理任务。原有的单向的、以学校为主体的“保姆式”传统管理理念已严重制约了高校的自身建设发展。

(二)现有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方面,高校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重教学轻教育”、“重管理轻服务”的管理模式仍然是当前高校教育模式的主体,也是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存在诟病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如许多专家学者包括高校自身的教授认为当前的大学生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现在有的高校已经成为大学生制造工厂和生产线,限制了青年大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三)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元化思想的碰撞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当前的大学生正处于多元化的思想碰撞的漩涡之中,由此触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引起了社会甚至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无论是近=今年来的同寝室大学生投毒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自杀事件、高校学生沉迷网吧、高校女生从事色情服务等个性或共性现象都暴露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2017年校园贷而触发的一场金融领域的大地震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反省,也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雷霆措施,同时也给高校加强学生的管理增加了多方面的压力。

三、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内涵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实则上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和延伸。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变目前单向的、“保姆式”的管理模式,真正的把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的主体和核心,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造就学生,把学生当成学校最重要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由“我要管理”向“自我管理”的方向转变。学校应从高校学生管理的主导者转化为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主加强管理,自主追求多元化发展。

(二)“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一是多元化社会需求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的时代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具有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模式下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经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多元化需要的这类社会人才。

二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只有通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才能增强大学生对不同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认知,才能让大学生真正的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增强自我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主远离社会不良现象和不良习俗。

三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高校必须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说教式学生管理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融入到当前高校的改革发展中,增强学生身为学校一员的主人翁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为高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落实“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意见和建议

(一)重新定位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和功能职责

大学生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的更多是的“保姆式”管理者的角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需要将辅导员的功能定位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学生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己任,一切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为目标,将高校管理的“指挥棒”教到学生自己手中,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二)由重教学向教育教学并重方面转变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并不是高校辅导员的义务,也不是高校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高校每一个教职员工特别是学生授课老师的工作内容。高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思想文化传播和圣地,各高校任课老师首先要做好立德树人的表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之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教育、教学并重,让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是一个通过高等教育成为一个有社会教养的人,一个有理念、有信念、有本领的新时代社会青年。

(三)加强高校互联网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建设

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今的高校不仅仅是新思想传播的圣地,同时也是不同类型、多元化思想碰撞的前沿阵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重塑再造的关键阶段,也是最容易受不良思想和习俗腐蚀的关键阶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七年前的大学生卖肾购买苹果手机、寝室投毒案,以及触目精心的校园货、裸贷等等行为和现象无不是大学生的“三观”发生了偏离所导致。高校应牢牢地把握大学生青年时代心理成长的特点,充分应用互联网的各类平台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筑牢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改造的网上防火墙。

(四)建立健全“以学生为本”有效管理机制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常态化,必须建立健全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体系,要明确学校、学生、教师以及大学辅导员等不同角色在整个体系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以学生为本”管理模式的目标和内容,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日常行政管理以及党团群等各项工作中,努力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浓厚氛围、打造“以学生为本”的良好环境,以“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才能真正的取得长期成效。

五、结束语

“以学生为本”对于高校来说,不仅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更是高校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培育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高等院校,应积极主动创新,从讲政治的高度,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规划落实到具体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向社会输送一批批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校园,2016.11.

[2]张玲彬,苗天宝,潘云峰.浅议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情商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3]張鹤.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7.06.

[4]郭彦伟.以人为本,开拓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河南教育,2007(2).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新时代高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