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创业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2019-05-16孙菊花

青年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创业公共服务高校

孙菊花

摘 要:高校作为举办创业活动的主体之一,是政府就业公共服务的延伸,构建以校内服务为主协调一致的一体化服务平台,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创业支撑条件,在保障创业实施中负有供给创业公共服务的职责。通过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为学生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解决学生创业中的诸多问题,解决创业的后顾之忧。通过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得到系统的培训和锻炼,并扶持有自主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关键词:高校;创业;公共服务;机制

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学。高校作为执行政府政策和服务社会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核心环节,初步建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形成了以高校服务主体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大学生创业条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作为举办创业活动的重要主体,有责任落实国家创业政策。然而,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从目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采用封闭式教学管理,信用体系还不完整,创业教育不能系统地纳入创业教学安排活动,导致创业教育教材和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发展比较薄弱。一些高校建立了专业化创业指导及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创业咨询、创业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创业孵化器平台等专业服务设施,但整体上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大毕业生创业条件与创业理想之间的实际差距仍然较大。据统计,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就业比例不到2%,2014年有超过700万名大学毕业生,但只有48万人参加了自主创业上的职业实践,这远远不及美国学生高达30%的比例。[1]这表明,高校仍然缺乏能够充分支持并投资于大学生创业的资源,也有缺乏创业资源整合能力,诸如在创业教育、创业精神的教学培育上,在诸如教师资源、创业实践的平台、创业支持服务和管理、创业评估等创业机制建设方面,既存在设计缺失、资源不足,也存在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创业效果不明显问题。大学毕业生的道路上存在的诸多创业困境,关键还是源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供给上存在严重不足,需要优化创业支持体系,并通过高校自身资源整合,完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健全创业保障机制。加强创业的市场化进程,并以此作为建构评估考核机制的主要方向,建立一个可行的操作化的创业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诉求提供坚实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撑。

二、健全创业教育指导体系,夯实高校创业服务的基础条件

创业教育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健全创业指导机制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条件之一。它是一个集创业课程、创业师资和创业组织的系统。

第一、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首要前提。創业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直接快速地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形成科学的创业思路,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培养创业意识。高校应通过建立创业教育课程,建立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比如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KAB创业基础和GYB课程,不仅能够传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创业的全面理解,使他们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之外,重点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制定职业发展决策和战略,并阐明具体的职业发展路径。

第二、整合师资力量,确保创业教学与培训质量。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要和各学科专业的内容、教学特点,有机地渗透创业意识,以培养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创业学分制,通过整合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创业培训质量,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高校创业教师人数方面,至少有41%二本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配备是空白的,[2]因此,需要大力组织符合相应标准的行业技能型教师参入到高校创业教育和培训系统,提供创业咨询和咨询服务。为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有效掌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技巧,可以聘用成功的企业家、校友和社会赞誉的个人作为高校创业兼职的或任职创业指导教师,为创业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只有具备深厚的创业专业知识、精湛的创业实践技能、丰富的创业经验以及创业实践执行能力,[3]才能有效地将创业理论与创业教育实践内容相结合,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第三,建立创业教学指导的运行机制,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行为。要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有必要在相关的创业教育指导下,协调相关因素在培训过程中的行为。它主要包括选择创业教师的机制,资源支持以及内外部协调等机制。筛选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是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良好运行的基础。根据学校的类型,发展阶段等,因校、因地和因时的选择标准,适时制定符合实际的创业教育目标。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主要优势是技术创新,文科院校创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创意产业和服务业。可以通过科研创新项目、创业竞赛等拓展学生创业视角,开辟新的创业渠道。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高校在包括场地使用、减税、财政支持、商业服务等在内的创业支持管理体系基础上,更加突出创业成果市场转化率,减少行政化下的创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和市场化管理经验的实际价值。要避免更多的虚拟现实的模拟创业培养方式成为学生创业环境建设的主体,让企业实践工作环境成为学生创业中的真实过程。因此,要提高创业素质,就必须进一步优化创业的支持质量,可以学习借鉴政府开发区的管理机构运营机制,高校委托服务公司介入学生创业管理,使创业真正融入实现企业化运营之中。

三、发挥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依靠自身资源,创建各种创业实践平台,并创建创业孵化器,创业协会,创业竞赛等功能平台,提高大学毕业生实际创业能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第一、通过“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构建一个有层次的业务孵化平台。“大学生创业工作室”是基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它的基本创业教育的组织载体。它是大学生自愿自发地自我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是以学校为平台进行组建,为大学生工作室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直接服务和指导。“大学生创业园”是一个完全由政府领导建立的,与高校、企业和社会服务组织共同合作,提供创业公共服务,包括办公空间、工商注册、财税、风险投资、市场开发、吸引投资等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室或具有创业效果显著的项目都可以申请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并进行孵化和推广。

第二、加强学生创业协会的建设,发挥志愿者社会服务的作用。各类创业协会和其他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可以丰富大学毕业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创业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积极引导企业家协会和KAB创业俱乐部等企业家组织市场调研,完善社会活动领域,拓展社会视野,丰富创业实践内容,开创社会创业新领域,推动更广泛的大学毕业生获得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和项目资源。

第三、积极开展如学科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活动,并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具体创业中,需要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并将专业学习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创业实践。有利于锻炼培养和提高观察、认同和决策的实践能力,增强对大学生市场经济环境的认知,挖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潜力。未来的社会竞争要求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专业有助于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支持各种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大学生的主观创业意识有所增强,改变原来被动接受创业实践,开始主动积极参与各类创业组织活动。同时,通过实践平台的帮助使大学毕业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创业磨练,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社会責任和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基层就业和创业意识,培育大学毕业生勤奋务实的创业素质。

第四,加强孵化器的顶层设计,构建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孵化器功能的界定,建立校园模拟创业体验实验室、创业园和孵化器等创业实践平台。将创业实践教育与创业模拟、创业园、创业案例和创业项目相结合,丰富创业教学的内容,通过讨论和反思,提高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帮助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具体创业问题。提升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创业能力的改善需要高校为学生提供各种创业环境设施,通过创建多样化的孵化器实践项目,成为培育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企业不同形式的孵化平台的作用,包括社会孵化、企业孵化、公共孵化和创意孵化等孵化组织的特定功能。[4]还有“高校导向型”、“校企合作型”、“校政共建型”等,[5]以及创业竞争模式、创业模拟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园区孵化等实际组织类型、跨界联合培养等不同的实践能力训练方法。[6]这些创业平台由高校主导进行投资和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功能并服务于高校的创业培训目标。企业孵化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家提供共享的运营服务,帮助初创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成功的机会,有利其发挥其市场服务功能,但这些创业平台也具有公益服务性、协同性的特征,兼具由公共服务的功能。

这些创业平台都可以提供的创业实践功能。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平台,企业孵化平台的功能使为创业人提供必要的创业训练,掌握必要的创业技能,通过创新研发推动企业孵化。实施企业孵化顶层设计可以将创业学生、企业资金和高校教学都纳入基于孵化项目的总体规划中,使孵化平台成为系统化的创业实践训练服务设施。

四、落实创业保障政策力度,解除学生创业后顾之忧

大学生创业支持保障服务,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创建的风险规避策略,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等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成长起到支撑作用。积极实施这些相关政策,这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促进创业成功都产生积极影响。完善创业保障机制是提高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有效措施。

第一、要明确高校创业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责,准确定位大学生创业需求,确保学生创业服务供给的准确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创业最关注的知识产权转化、商标培育、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供给,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担保,在大高校服务职能范围内为创业大学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务,缓解创业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增强创业动力和创业精神。同时,由于初始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实践中权利意识薄弱,易于受到侵害,难免会遇到债务纠纷或诉讼等问题。鉴于创业团队缺乏业务经验,需要组建创业专家咨询办公室,为学生提供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策划、技术指导、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并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拥有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途径。

第二、高校服务部门通过有效实施政府的各种创业保障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创业保障政策也将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培育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相关的风险预警与规避政策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创业环境,对于拥有良好的创业教育,但没有创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由于缺乏参与创业的经验,在其初始创业阶段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此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创业政策上的保障,规避创业风险,以及企业财税激励等都是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信心和积极性都是有利提升。因此,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通过相关政策提供指导和支持,排除创业的风险和不可预测性,也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尤其创业保障政策还应涵盖企业风险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扶持,不仅可以激发更多的创业动机,还可以减少创业大学生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完善高校创业服务保障平台相关措施,是实施政府各行政部门创业政策不可或缺的途径。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各创业管理部门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学生创业信息反馈的效率。高校需要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创业沟通平台网络建设,使高校拥有比较全面的创业保障措施的政策支持网络,这既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系统性建设,也能够使创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让大学生创业得到更多政策性支持。

第三、高校创业服务机构参与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创业管理效能。高校创业服务组织是政府、企业和创业学生之间的联接桥梁,可以使大学生职业生涯之前、期间和之后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支持,从而保证大学生创业活动持续的顺利的开展。企业创业孵化平台是高校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计划的重要途径。依据创业发展中的动态,高校不断探索构建适宜大学生的创业园区、社会孵化基地、企业孵化中心等初具规模的实践平台,满足大学毕业生创业基本需求。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还具有宣传教育功能,有利于加强高校服务机构的宣传效果,并在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高大学毕业生对创业孵化平台的价值的认识。充分利用创业平台的公益性,创新服务形式,并深入了解創业平台的虚拟仿真特性,还与在市场上真正的创业情景之间的还具有一定差距。让学生创业计划的目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创业现实目标和人生目标结合起来,并根据创业实际条件找到创业之路,使毕业生的创业能适应高校的管理服务方式,并对接社会的需求,提高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

五、小结

构建高校创业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接受系统的培训,支持有能力创业的大学生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创业服务政策制度的完善是有效的创业支撑力量,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各种创业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大学毕业生创业从起步到实现梦想的保障。虽然高校的创业服务需要不断完善,如探索创业服务评价体系的任务,但从创业的整体过程来看,高校创业公共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高校创业教育是实施创业公共服务的重要

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发明,张建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18(02):123.

[2]李国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4):52-54.

[3]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37.

[4]刘刚,李强治.创业孵化的本质及其组织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4(4):45-50.

[5]王涛.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现状和对策[J].教育评论,2015(8):82-85.

[6]黎春燕,李伟铭.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8.

猜你喜欢

创业公共服务高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