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提琴曲《丰收渔歌》的创作与演奏

2019-05-16李欣雨

青年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作品分析

李欣雨

摘 要:本文选取了著名小提琴作曲家李自力创作的《丰收渔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关于《丰收渔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其次从民族元素的运用、音乐要素、作曲技法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于让演奏者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最后从演奏技法方面对乐曲的演奏进行分析,引入具体的演奏技法,诠释对音乐的情感理解 ,更加有利于演奏者对该作品的诠释。

关键词:丰收渔歌;作品分析;演奏分析

小提琴独奏曲《丰收渔歌》集中了李自立成熟的创作特征,体现出了作曲家对南海渔民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敬佩之情,也体现出了作曲家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因这首作品集中了作曲家典型的创作形式、独特的音乐表达及其动人的旋律,因而成为小提琴中国作品类的著名曲目,堪称经典之作。此作品对当代小提琴演奏技巧及方法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丰收渔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1972年正处于文革时期,作者李自立到广东的汕头地区汕尾镇体验生活,他在体验生活期间,经常和渔区的贫下中农们一起出海捕鱼,在恶劣的环境中作业。渔民们吃苦耐劳、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作曲家,于是在1973年他便创作出了《丰收渔歌》这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独奏曲。作者在创作这首小提琴独奏曲时吸取了汕尾渔歌的核心素材和节奏型,结合南海波澜壮阔的美景,淋漓尽致的绘制了一幅渔民出海捕鱼并获得好收成的欢乐景象。这首乐曲之所以成功的妙处在于,作者将生活中体验和发现的“景物美”提炼出来,通过引子对南海景象的描绘再转化成音乐主题的表达,达到了音乐与画面的二合一。

二、《丰收渔歌》的作品分析

(一)民族元素的运用

李自立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在乐曲中保留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和“汕尾渔歌”的音乐元素。从乐曲的结构和旋律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1.在结构上的运用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一、二个乐句以对歌的形式为创作源泉,两个乐句之间形成相互呼应相互对称的关系,这样的写作手法是“汕尾渔歌”特有的乐句结构特征。而类似引子部分这样四句成一段的乐句结构关系在乐曲中大量地出现,并且都遵循了乐句之间相互对称呼应的规律,保持了渔歌原本的结构特征,让人们听起来倍感亲切。

2.在旋律上的运用

在音乐表现上,传统的渔歌一般较为平淡、低沉,感情基调也多是缠绵伤情的,而《丰收渔歌》则打破了传统渔歌的沉闷,充满了热情奔放的气息。将具有歌唱性的传统渔歌经过小提琴的细腻表达而变得器乐化。

与像《渔舟唱晚》这样渔歌体裁的器乐作品相比,《丰收渔歌》则更加具有海洋气息,而其他的渔歌大多是描绘湖上的情景。由于情境的差距,所以《丰收渔歌》的音乐内容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旋律的对比也更加鲜明,旋律更加跌宕起伏。

《丰收渔歌》的尾声部分,也就是全曲情感表达的高潮部分,将大海的波澜壮阔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音乐基本要素分析

引子部分:全曲的一开始由引子引入主题,先是钢琴弹奏的散板前奏,之后是由钢琴引出的小提琴独奏部分。乐曲的一开始由钢琴演奏间隔了六个八度的琶音,这一段描绘出了一幅波涛汹涌,一浪比一浪更高的南海情景。小提琴部分的开始紧随钢琴部分的结束。从小提琴部分引子第四小节处,就为听众呈现出一幅大丰收的景象,由十六分音符开始,从最开始的稀疏逐渐进入密集状态,与此同时也由震音逐渐取代琵音,从而为人们呈现出一幅鱼儿在快乐游乐的景象,以连续上行的琵音作为全曲的结尾,推出了全曲的主和弦,形成收拢性的终止,起到了强化乐段结束感的作用。

首部:首部的结构为引申型的三段式,A乐段的音高材料来自于引子部分的音高,作曲家将其进行变化,形成独特的音乐语言,变化发展,最终表现出来。以A宫六声调式作为A乐段的开始,在伴奏方面则提前一个小节使用钢琴伴奏,继续引子部分描写海浪,钢琴高音部分延续了引子中的琶音部分,而左手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则呈现出荡漾的海面。

A乐段为8-16小节,将小提琴引子部分的动机进行发展,形成了一个8小节的平行乐段。随后两小节的钢琴间奏旋律是A乐段与B乐段之间的连接,使音乐的情绪得到一个自然的过渡,逐渐以低沉的旋律取代本来的旋律。之后经过两小节的钢琴间奏进入到B乐段。

B乐段为19-26小节,这个乐段运用A乐段的音乐主题进行变化发展,用A段的材料进行变化性叙述、展开,与A段形成对比。B乐段以较快的速度转换到G弦上进行演奏,整个音区一共降了八度。钢琴的织体也由原本的琶音变成了十六音符的震音。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意在此部分形成对比。A乐段在高音区演奏,优美动听、温柔悠扬,仿佛一位温婉甜美的女子,而B乐段在低音区演奏,低沉厚实,仿佛一位陽刚正气的男子。可以说作曲家在创作A乐段与B乐段的创作手法十分细腻,音乐的表达效果十分生动。

A1乐段为27-39小节,是A部分的再现段,这部分创新性地加入了很多颤音演奏、32分音符和16分音符等,与此同时小提琴也回到高音区的演奏之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主题,从而使得整个高音演奏环节更加引人注目,让人如痴如醉。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更加激动,可以说此时音乐作品迎来了全曲的第一个小高潮。就此乐段而言,颤音、32分音符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其现于A1乐段尾部的5小节补充部分,使音乐层层递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部:乐曲的中部与首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速度还是节奏、表现力、音乐情绪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相较而言中部更为活泼,速度也更加快。结合错落变化的拍子,体现重音位置,进一步强化音乐的表现力、张力。也突出欢快活泼的气氛。

中部由较快的节奏开始,4小节的钢琴间奏作为引子,结合2/4、3/4等节拍交替进行,推动音乐的发展。

C乐段的演奏较为特殊,运用双音演奏,而E弦的空弦音mi是双音中的持续音。在之前首部的A乐段一开始的音乐主题是向上的跳进,而这里的旋律进行则为反方向。钢琴伴奏也用下行音列来突出小提琴部分的旋律。将跳音引入C乐段中,并运用了重音、装饰音以及跳音等,凸显音乐表现力。作曲家在结束8小节乐句后,又将音乐上移了一个小三度,不管是音高还是力度都比之前的旋律更高、更强,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使音乐形成层层递进的特点。在C乐段之后重复的高八度演奏巩固了C乐段的主题乐思,使整段乐思情感得到延展和升华。

随后从D乐段开始,小提琴演奏的所有旋律均变成了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小提琴三次由低音到高音,由弱到强的的写法,将全曲推向了最高潮。音乐在高度紧张的演奏和表现中让人难以忘怀,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D乐段的112小节,作曲家做了转调处理,从最开始的A宫六声调式转到了#F角七声清乐。旋律线持续向高音区行进,在整个中部的最后作曲家做了渐慢处理,将节奏拉宽拉大,从16分音符到8分音符再到4分音符,引出最后的再现部,给人一种完满的感觉。

再现部:再现部的节奏为广板,是首部的变化再现。這个部分的音乐材料是由A乐段发展来的,其节奏型与A段相同但是音高位置相较于A乐段更高。从极强的高音区突然回到较弱的中音区,为乐曲的结尾做了准备。这是整个乐曲中旋律最为流畅的一段,也是全曲情绪最为细腻的部分,当然了这也是全曲情绪的最高点。最后以钢琴的弱奏琵音、小提琴的泛音结束全曲。

整部作品虽然是复三部曲式的曲式结构,但是我们在分析作品的时候可以看出乐曲中每个乐段的音乐性格都很相似,在不打乱音乐逻辑的同时,作曲家也用了丰富的创作手法去表现音乐的张力。因此我们可以将这部作品的音乐性格理解为是高度统一的,作曲家在音乐中不断的变化演奏技法,将音乐充分展开,也将音乐材料诠释得更加精准而极致,使得作品的音乐形象深刻且富有变化。

(三)作曲技法特征分析

《丰收渔歌》是以“汕尾渔歌”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李自立以“汕尾渔歌”中对歌的形式作为乐曲创作的雏形,在引子中第1、2两个互为呼应关系的乐句中得以体现。传统的“汕尾渔歌”调式大多数为五声徵调式,而《丰收渔歌》则是六声宫调式和七声清乐调式相结合,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偏音,进一步丰盈了音乐的旋律,将作品诠释得更加到位。

“汕尾渔歌”最初只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歌曲,李自立将其进行改编和提炼,创作成了器乐作品,并用音色与人声相似的小提琴进行演奏,让歌曲从最初的口语化变得器乐化,音乐也从最初的随意变得严谨,这也是民间音乐的创新之处。

李自立在创作《丰收渔歌》时融入了许多民族元素,在乐曲中的许多演奏技法都模仿和借鉴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比如在引子部分的第4乐句,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下行琶音是借鉴了古筝琶音的演奏法,从慢速到快速将乐句一直推向高音区;在第76-79小节的连接处,小提琴的抛弓演奏则模仿了击鼓的声音,既清脆又紧凑。这样的作曲技法体现出了小提琴民族化的特点。

三、《丰收渔歌》的演奏分析

每一首乐曲都是作曲家的创作结晶,也是作曲家的一种情感表达。对于任何一首小提琴乐曲来说,我们最终都要落实到演奏上,这才是对作品最好的表达和诠释。

(一)引子的演奏技法

引子由两个部分、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句为第一部分,第四句为第二部分。第一小节为钢琴伴奏,从第二小节开始进入小提琴独奏,在E弦上八级大跳演奏出主题,可以运用有滑音效果的泛音指法演奏开头的16分音符节奏,之后在八分音符si后随之而来的是带有装饰音的无限延长音,使得整个乐句具有浓厚的中国风韵味,也更加具有浪漫色彩。乐谱在第三句标记了渐快标记,而在渐快的同一小节又标记了渐慢标记,从某一方面来说作曲家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处理方法,就要求演奏者精准清晰地演奏出每一个音,并着重强调16分音符中的最后两个音,之后带出尾音,逐渐变弱。

第四乐句是引子的第二部分。乐句开头再次出现了渐快和渐强的标记,与前面不同的是,此处的渐快渐强标记一直持续了三个小节将速度与力度推到极强状态。之后我们看到以24个音为一组的32分音符,又一次出现了力度与标记,要求演奏者在此处回到原点时的力度和速度,并逐渐增长,在演奏此32分音符时,一定要渐强渐快,而到两个八分音符时即以放慢揉弦,巧妙的引出结束音,此时音乐所给人留下的是一幅完美的画面。

(二)主题的演奏技法

主题部分是由引子部分发展而来的如歌的行板,在抒情、优美的中音区。小提琴独奏在一小节的钢琴伴奏之后缓缓奏响,开头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方法与引子部分开头的演奏方法相同,也是运用带有滑音效果的泛音指法进行演奏,右手弓法均用连弓演奏,表现出歌唱性的旋律。在第15小节要注意切分音的强弱处理,切分音的重音要演奏得较强,可以带滑音,之后又减弱,两个切分音的强弱处理都要求演奏地精准到位。

在处理第8小节时,可适当的融入夸张的手法,拖长波音,第三拍的装饰音符也要拉长,与后面的附点八分音符形成切分的效果。在第15小节要注意切分音的强弱处理,切分音的重音要演奏得较强,可以带滑音,之后又渐弱,两个切分音的强弱处理都要求演奏地精准到位。在小提琴独奏八小节旋律的最后一小节,要着重注意第三拍的装饰音符,需要延长并渐弱,在渐弱中结束这个乐段,这样会让人听起来非常亲切。

之后一个乐段是小提琴降低一个八度,在低音区G弦上演奏的。宛如浑厚深情的男声歌唱,这与上一段的高音旋律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相较于开头八小节而言,此段速度较快,在演奏时,演奏者一定要紧贴琴弦、从而形成深沉的音色,尽可能的加大揉弦的力度,彰显其高昂的情绪。在B乐段22小节的第一拍8分音符需要用揉弦进行强调,并与后面的音稍微顿开,演奏得要与其他的音稍有不同,仿佛海中的小浪花,稍带跳跃感。在B乐段26小节有一个rit标记,这个标记起到过渡的作用,将弓子拉宽拉大,为随之而来的7连音加速做铺垫,7连音用上弓演奏,由弱到强将音乐推向一个小高潮。之后进入整个乐曲的第一个小高潮,相比之前的悠扬深情,这一段要演奏得稍微激动大气。左手尽可能地使用揉弦进行强调,右手也需要将弓子紧贴琴弦,用大全弓强力度进行演奏。接下来,从35小节开始,连续出了四次由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一拍节奏型,由经过音和震音相结合,通过此节奏型,能够表现出海浪的小浪花,要求演奏得轻巧连贯,力度不要太强,所有由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经过音都用上弓演奏,震音都用下弓演奏。保持最后的震音,由渐强到弱,给人营造出一种朦胧美,似有非有的梦幻,最后则回到了平静的海面。

(三)中部的演奏技法

乐曲的中部是全曲中变化最为充分的部分,与首部形成强烈对比的部分,在演奏中要着重注意重音位置的变化,右手的弓速和左手的揉弦要同时进行,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演奏出欢快且富有弹性的感觉。此外在乐段中还运用了大量不同的弓法,其中包括跳弓、拋弓等,更为重要的是弓法的使用非常丰富,从而准确的表现出弱、强的力度变化,最后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在2/2拍前四小节的重顿音要演奏的铿锵有力,弓子紧贴琴弦,靠近琴码,右手加重力度,和弦的换弦要快速而干脆,使音色变得饱满。之后是放慢一倍速度演奏的两个小节,在将速度放慢的时候还要注意将和弦演奏的饱满有力,三个柱式和弦均用下弓演奏,增强力度。为之后的再现部做准备。

(四)尾声的演奏技法

此部分为主题旋律的转调再现,为整曲情感表达的高潮部分,在实际的演奏中要充分强调其弓法、揉弦等各方面的转换和融合,使得音乐一气呵成。这一段的前四个小节都要用全弓演奏,左手的揉弦加快,右手用极强的力度,揉弦与运弓相互融合,使音乐变得饱满且富有激情。

在八小节之后,音乐也逐渐转为平静,从128小节开始又出现了跟35小节相同的节奏型,由经过音和震音相结合,要求演奏得连贯轻巧,右手换弦要平缓干净。最后的结束句也是富有意境的乐句,结束的泛音要演奏得清澈透亮,右手的力度减弱,轻轻带出泛音,使乐曲最终在安静平缓的气氛中结束。

四、结语

此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浪漫情怀,随着作者的思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就出现就跃然出现在听者眼前了。当然在创作新作品的同时,作曲家没有忽视保持传统音乐的理性,完美的融合了中国传统曲调与西方演奏技法,作品当用运用西洋乐器小提琴去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将“情、景”等审美形态始终贯穿在音乐作品当中,体现出作者对小提琴民族化的贡献。作品的整体比例、乐思发展都具有清晰的逻辑性。乐句旋律张弛有度,乐句间带有自由呼吸的感觉。因此,这部作品不仅仅需要演奏者具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同时还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将动人的画面感通过音乐进行充分的表达,做到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关淞月.浅析小提琴作品《丰收渔歌》[J].北方音乐,2014.

[2]罗旭.李自立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特点[J].音乐创作,2012.

[3]马薇姗.浅谈汕尾渔歌的渊源、成名、现状及其传承发展[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

[4]吴玫.岭南音画 粤乐风情——小提琴曲《丰收渔歌》的“二度创作”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5]李天怀.广东汕尾渔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作品分析
古筝重奏曲《沙漠玫瑰》的演奏分析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