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幼儿的晨谈活动
——对幼儿园晨谈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思考

2019-05-16南京市于家巷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验幼儿生活

南京市于家巷幼儿园 徐 毅

晨谈活动是教师在晨间组织幼儿共同开展的有核心话题的集体谈话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组织好晨谈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让晨谈活动发挥出独特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对晨谈活动充满兴趣,使晨谈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晨谈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幼儿的需要,不断走向幼儿。走向幼儿意味着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以更加适宜的,更贴近幼儿生活的,更贴近幼儿经验的方式促进和支持幼儿发展。在走向幼儿的动态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经验,融入幼儿的生活,增进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挖掘晨谈活动的独特价值,不断调整、优化幼儿园晨谈活动的组织策略,提升晨谈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一、晨谈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1.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晨谈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之上的,幼儿可以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充分调动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幼儿还需要耐心倾听同伴的发言,知道要尊重、了解别人的想法。幼儿尝试根据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生成新的经验和认识。宽松自在的晨谈氛围能促进幼儿之间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他们不仅学习如何表达,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在与同伴、教师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表达和倾听,学会轮流和等待,学会质疑和思辨,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

2.支持幼儿的多元表征,促进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整体的,他们的表达与表现是多元的,教师可以发挥晨谈活动灵活开放的优势,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所知所能,在活动中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理解。他们能用语言大胆讲述,也能借助实物展示、动作演示、调查访问表、剪报和图片(照片)等方式向同伴进行介绍和分享。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还可以用符号、绘画等方式将晨谈内容记录下来,以具体形象的方式直观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晨谈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增加新词汇,指导其规划自己的活动,不断增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3.发现更多的教育契机,改进和完善幼儿园课程

晨谈活动让教师看到了幼儿生动、多彩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有了更多了解幼儿的机会。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就在幼儿的生活中,就在幼儿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晨谈活动的推进,让教师能准确把握幼儿的经验,了解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了解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问题,从而发现更多的教育契机,生成一个个幼儿需要的活动,不断改进和完善幼儿园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加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将幼儿经验作为课程实施的逻辑线索,支持幼儿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与实施的课程积极互动,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同时,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主动建构经验、丰富经验、拓展经验,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经历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晨谈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1.晨谈机会公平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把晨谈活动作为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在一日活动时间表上清楚标注这是一个师幼共同参与,一起分享,相互交流的时间段。教师可以让幼儿坐在较为舒适的座位上,孩子们不一定都坐在小椅子上,地毯、地垫、矮凳均可,也可因地制宜,利用图书角等空间较大,布置又较温馨的场地开展晨谈活动。总之,要保证每个孩子处在平等的地位,能公平参与晨谈。建议采用围坐的形式,这样更能让幼儿感受到平等和宽松的谈话氛围。

幼儿正处在自主探索和学习新的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阶段。晨谈活动中蕴含着许多学习机会,如学习语言的机会、社会交往的机会、养成良好习惯的机会等。教师要充分把握和有效利用,与幼儿建立起相互尊重的积极关系。教师要鼓励幼儿全体参与,轮流发言,让孩子体验归属感,也可通过公平的方式,让幼儿轮流担任晨谈话题的发起者,给幼儿充分的话语权。在谈话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有效开展晨谈活动。晨谈规则不是教师给予的,应该是跟幼儿共同商量决定的。要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大家是平等友爱、相互团结的,并培养幼儿自我控制和内在规范的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晨谈过程自在灵活,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晨谈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宽松自在的晨谈氛围,以积极的期待和良好的情绪来对待幼儿发起的晨谈活动。《早期学习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中阐述了幼儿的参与程度与教学策略的直接关系:教师的主导性越强,幼儿就越被动,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学得最好。教师在晨谈活动中要善于倾听、鼓励,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随意打断幼儿的讲述,不轻易否定幼儿的观点,不给幼儿贴标签,不给幼儿提过高的要求,不强迫幼儿大声或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当孩子讲完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后,大家给予肯定和赞赏,发自真心地赞扬,这会让孩子乐意讲、喜欢讲。

在一个好的晨谈活动中,教师不仅在过程中能给予幼儿极大的包容,还能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回应,不断鼓励幼儿调动已有经验,激励引发幼儿新的生长点。教师在晨谈过程中,通过示范、开放式提问、提供新语言、展示额外信息、提供额外材料等多种方式支持幼儿的学习。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物件就可以让孩子们的表达意愿更加强烈。例如,在大班晨谈活动中,教师经常让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天气预报员,播报每天的天气,但一成不变的形式会让幼儿丧失兴趣。这时,如果教师提供一个“金话筒”,让孩子们来预报天气,那么,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小朋友更有播报的热情。在熟悉的情境和物品的支持下,在伙伴们的鼓励和陪伴下,幼儿在晨谈中会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信。

3.晨谈内容丰富有趣,聚焦幼儿的实际生活

晨谈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晨谈的质量。笔者认为,晨谈活动可以有固定话题和自由话题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话题都是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

(1)固定话题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一些固定话题,每天按同样的顺序开始晨谈话题,增强晨谈活动的仪式感,确保晨谈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固定话题可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是几周,也可以是一个月,乃至一个学期。例如,介绍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今天的天气如何,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等等。教师可在晨谈处设置一个可活动的日历表,显示出一个月中的每一天。每天晨谈时通过操作或记录的方式进行标识,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认识时间,感受时间的流逝,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及相互间的联系,了解年、月、日。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话题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上学期可以用《问候歌》开始当天的晨谈,师幼共唱,相互问候,开启美好的一天。大班幼儿可以从谈天气或说新闻开始,这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晨谈话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张报名表,全班幼儿在表格上选择自己心仪的时间,并登记报名,每天轮流主持,进行播报。孩子经过充分准备,有话可说,并充满期待。中班教师开展过“show and tell”(秀一秀,讲一讲)的话题讨论,每天有1~2 名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或作品,说说喜欢它的理由。有的孩子带来了绘本,有的带来了汽车,有的带来了世界地图……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兴趣和见识,在集体中展示让孩子感到非常愉悦和自豪,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在一次次分享中不断地积累与增长。

(2)自由话题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惊奇和惊喜。因此,在话题选择方面教师要给予幼儿最大的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话题。自由话题来自于当前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放在固定话题后。这些话题多由幼儿提出和发起,形式多样,时间较短,往往在10 分钟之内。如果晨谈的话题需要由幼儿来提供,幼儿会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与自己相关的事件,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对生活有更多的认识与体验。

一开始开展自由话题讨论时,孩子们可能比较茫然,教师可有目的地加以启发和引导。例如,开学初,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假期中自己去了哪儿,小朋友的话题一下被打开了。有的小朋友说起了海边的趣事;有的小朋友讲到自己坐飞机的体验;有的小朋友去了新加坡,对夜间动物园印象特别深刻,讲起来滔滔不绝。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发起话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许多幼儿去看了当时的热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班晨谈活动中,一个孩子说起这个话题时,全班产生了共鸣。教师以一种放松、愉悦的形式引导幼儿回顾电影内容,讨论看完后的心理感受,鼓励幼儿表达想法。活动中幼儿非常踊跃,纷纷表达着自己对梦想以及对生与死的理解。他们也会对电影中的场景给出自己的解释:当教师问起小主人公米格去了哪个世界,一个孩子说,他去了一个骨头世界。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立刻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和赞同。又如,一天,中班幼儿围绕当天的天气展开晨谈。一个小朋友说到早上出门时发现门口的水池结冰了,立刻有小朋友补充道:“今天零下二度,零度以下就会结冰。”当教师问:“零度以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变化吗?”小朋友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我家的水桶里也结冰了!”“河里结冰了。”“风很大,都要把我吹走了。”“我看到我哈出了雾气。”在这次晨谈活动中,孩子们与教师用含有科学思维的词语进行着交谈,在交谈中传递着科学知识。科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科学活动中,在晨谈活动以及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都能进行科学思考和科学探索。

晨谈话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对象,它们能给幼儿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专注,带来想象,带来经验,带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对生活的敏感性,因为教师的生活态度、生活意识、生活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教师参与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共同生活,在此过程中能理解幼儿的生活需求和向往,把握幼儿的生活趣味,变审视幼儿生活为体会和反思幼儿与自己的生活。

4.晨谈记录直观生动,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

幼儿需要交流和记录的经验,以便他们学习如何明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在晨谈活动中,师幼可用多样化的表征形式(如绘画、符号、书写和绘图等)共同记录晨谈内容,以促进幼儿的学习,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1)谁来记

小班阶段或晨谈活动的初始阶段,以教师记录为主。教师在晨谈过程中耐心地倾听幼儿的讲述,恰当地进行提问和引导,并适时记录。教师可以准备纸笔,将幼儿讲的话记录下来,再读给他们听,也可以准备一块白板(或者黑板、大白纸),将幼儿讲的话及时用简笔画或符号画下来。教师把幼儿讲的话记录下来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得到了教师的认同,这种被认同的感觉又将进一步激发幼儿自我展示的意愿。一段时间后,孩子就可以参与晨谈记录了。一开始可能是绘画能力较强的幼儿更乐意画,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参与进来。

(2)记什么

图1 元旦游园会你想玩什么

图2 气温零度以下的变化

图3 春游我看到了什么

图4 花生应该怎么种

晨谈话题的内容是多样化的,记什么由师幼共同商定,全班约定俗成,便于幼儿理解与接受。例如,过几天就要参加游园会了,师幼可以共同讨论最想玩的项目是什么。小朋友们有的想玩小猪佩奇,有的想玩大象套圈,有的想玩脚踏球……通过记录,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根据孩子们的喜好调整了游园会室内外游戏的设置(见图1)。有一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度以下,孩子们发现了这一现象,并进行了讨论和记录(见图2)。春游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了,春游小桃园看到了什么呢?树木发芽了,花朵开了,小鸟、蜈蚣、螳螂、西瓜虫等小动物都出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在孩子的记录中,经过的石板路和城墙都反映了出来(见图3)。今年的小园地种些什么呢?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确定种花生。可是花生怎么种呢?孩子们在晨谈时讨论了起来,有的孩子认为花生要连壳种;有的认为应该把花生米一颗一颗剥出来种;有的认为要把花生埋到土里;有的认为花生应该一半在泥土下面,一半在泥土上面,因为花生要呼吸(见图4)。记录是呈现幼儿思维方式的工具,它能够引导孩子关注细节,孩子在记录时往往能将细节很好地呈现出来。

(3)怎么记

记录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一般提供晨谈记录板,这可以是固定在墙上的,也可以是移动式的;可以是反复擦拭使用的白板(黑板),也可以是大白纸。我园一位教师采用了卷轴的形式,每次记录时将纸拉出,可长可短,非常便捷,而且很好地保存了孩子们每天的晨谈记录。除了集体记录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使用绘画记录本,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记录是教师在晨谈过程中与幼儿互动的重要方式,长此以往,幼儿会更具有规划、反思和记录的意识。

5.晨谈与课程紧密结合,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

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但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需要不断得到强化,这样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幼儿发起晨谈话题,所生成的教育活动具有个别性和时效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当下主题或近阶段的大活动发起晨谈话题。通过讨论,教师可以敏锐地发现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对实施的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并酝酿产生新的活动,让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儿童的想法。例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教师在组织晨谈活动时发起了“夸夸我的好妈妈”的话题。孩子们眼中的妈妈勇敢、坚强、漂亮,教师通过话题讨论,了解了幼儿的想法,使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加符合孩子们的经验和情感需要。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经验,也就能及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推动,并将孩子们共同关注、自发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纳入课程中,支持孩子的学习不断推向深入。

学前教育专家指出,教师应该积极地面对幼儿的学习渴望,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给予积极的支持,从而与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共同体。“为幼儿对学习的渴望提供支持,应该成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的学习经历应该充满乐趣,并且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应保护和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可将读写、数学、科学等相关内容嵌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这些内容不是通过分科的课程教授给幼儿的,而应是渗透在幼儿的游戏、饮食和活动、过渡等环节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并在活动中自我提高。”在幼儿园中,教育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除了有计划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在和幼儿友好相处的每一分钟中,智慧地搭建起学习和发展的鹰架,开展有效的教和学,从而有意识地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在走向幼儿的晨谈活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想法和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提供公平均等的机会,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捕捉隐含的教育契机,用适当的方式对幼儿的经验作出回应,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积累和扩展感性经验,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晨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重视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幼儿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是不断变化的,每个儿幼儿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他们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好包括晨谈在内的一日生活,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以支持幼儿发展的整个过程,让教师的教育行为真正走向幼儿。

猜你喜欢

经验幼儿生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