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沟煤矿采动覆岩裂隙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2019-05-16赵高清
赵高清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山西吕梁 033602)
0 引言
工作面开采后,采动覆岩发生断裂、垮落和下沉,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其中垮落带、裂隙带(以下简称“两带”)高度始终是煤矿安全生产重点关注的问题,精准获得“两带”的高度,可为确定高位钻孔的终孔位置、高抽巷的布置层位及防止顶板突水等提供科学的依据[1-2]。
本文以斜沟煤矿18104 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3],借助孔巷三维测试技术现场实测覆岩“两带”发育高度,最终得到该工作面覆岩“两带”的高度[4],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1 18104工作面概况
斜沟煤矿距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县城北直距20 km,井田位于河东煤田北部的中南部,主采煤层为8#、13#煤。8#煤层厚度为3.00 m~7.50 m,平均厚度为4.7 m,倾角为6.9°~10.9°,平均9.4°。8#煤为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顶板主要为粗中细粒砂岩和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和中细粒砂岩。
18104 工作面位于11 采区措施巷南侧,西侧为18102工作面采空区,南侧、东侧均为实煤区。工作面标高为+765 m~+822 m,可采走向长度为3 338 m,倾斜长为283 m,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 18104工作面覆岩破坏规程计算
根据斜沟煤矿18104大采高工作面所采煤层与覆岩特征,选取经验公式计算18104 工作面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包括冒落带和裂隙带)的高度。
冒落带最大高度hΙ计算如下:
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hⅡ计算如下:
式中:M为工作面采高,煤厚平均4.7 m,一次采全高;
ks为覆岩的碎胀系数,取1.35;
α为所采煤层倾角,为9.4°。
18104工作面冒落带高度为9.53 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9.06 m~28.59 m。即理论冒高/采厚比约为2.03,裂高/采厚比为4.06~6.08。
3 顶板“两带”现场监测
3.1 钻孔布置及数据采集
采用孔巷三维测试方法,分析研究18104 工作面沿着倾向和走向“两带”高度。在1#孔布置52个电极,电极间距为2.4 m,从1#孔向工作面方向沿着皮带巷道顶板共布置18 个电极,电极间距为3m,2#钻孔共布置52 个电极,电极间距为1.6 m,从2#孔钻孔向工作面方向沿着皮带巷道顶板布置18 个电极,电极间距为2.8 m。钻孔施工参数见表1,钻孔剖面和电极布置如图1、图2所示。
钻孔每天由专人收集2 组以上的数据,采集数据过程中发现电阻率变化较大的阶段,选取比较稳定的一组数据开展反演与解释工作,其他两组数据作为对比参考。对1#孔监测监控32天,共采集有效的物理数据点29 013 个;对2#孔监测监控50 天,得到有效物理数据点201 634个。
3.2 结果分析
钻孔64个电极不同时间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得出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体变形破坏动态发育规律。
图1 1#孔电极布置
图2 2#孔电极布置
表1 钻孔现场监测参数
通过研究分析电流值的变化规律来辅助判定“两带”的高度。不同电极电流的变化情况见表2。从表2 得到,垮落带高度8.6 m~9.5 m;裂隙带高度为27.8 m~34.7 m。
表2 统计不同电极电流变化情况
4 覆岩裂隙演化数值模拟
4.1 模型的的建立
依据18205 工作面实际情况构建模型,模型尺寸为400 m(长)×264 m(宽)×208 m(高),共有79 987 个节点,80 013个单元,采用零单元模拟采空区。设置开挖步距为12 m,共开挖100 m。18205工作面岩层的力学参数见表3。
4.2 边界条件
模型的边界条件如下:
(1)应力边界:在模型的上部施加垂直方向的载荷(P=γH);模型周围施加水平等效地应力。
(2)位移边界:采用x、y 方向固定模型的周边;在模型顶部设置自由边界条件,在z 方向底部采用全约束边界条件。
(3)将等效荷载(自重应力和侧向应力)施加在模型顶端,自重应力计算如下:
式中,γ—覆岩的重力密度;
H—模型所处深度;
侧向应力计算如下
式中,ν—覆岩的泊松比。
表3 计算模型参数
4.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4.3.1 塑性破坏区模拟结果分析
随着工作面的开采,覆岩开始发生剪切破坏,覆岩裂隙开始发育,逐步演化为拉伸破坏,最后产生破裂冒落,因此工作面顶板的冒落是拉伸破坏。受到的采动影响,覆岩裂隙逐步发育成“两带”,随着模型开挖步距不断变大,覆岩垮落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向前开采80m 时,工作面沿走向和倾向的塑性破坏如图6 所示。从图6 得到,覆岩破坏类型主要以剪切与拉伸破坏为主,处于覆岩塑性破坏的区域最大,呈现代表性的“凸”型破坏特征。
图3 18104工作面推进80 m时塑性破坏图
4.3.2 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18205工作面向前开采80 m时沿走向和倾向的垂直应力分布情况,发现垂直应力集中分布在工作面上覆岩层处,此区域存在数条“抛物线”型应力带,工作面后方和煤壁也产生应力集中,工作面中间部位产生了地应力分布带。随着工作面的持续开采,18205工作面采空区逐渐被压实,煤壁前方产生超前支撑压力。
4.3.3 应变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18205工作面向前开采80 m时沿走向和倾向的应变分布场获得: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各点位移量从上到下逐渐变大,表明覆岩发育成弯曲下沉带、断裂带、垮落带,工作面底板位移量由上到下逐渐减小,两侧煤柱上方覆岩移近量较小,且随远离工作面推进方向逐渐变小最终无移近量。
根据模拟结果最终确定:18205 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9.4 m,是采高的2 倍;断裂带高度是35.9 m,是采高的8倍。
5 现场监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现场实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18104工作面垮落带和裂隙带结果对比见表4。从表4 得到,18104 工作面垮落带高度是8.6 m~9.5 m,裂隙带高度是27.8 m~34.7 m,现场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而“三下”开采规程计算的裂隙带高度与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结果差值较大,《“三下”采煤规程》所列出的公式在计算大采高开采条件下裂隙带高度时明显偏小,已经不再适用;同时也验证了FLAC3D模拟方法是采动覆岩“两带”高度研究的有效手段。
表4 18104工作面不同方法获得的“两带”高度值统计
6 结论
(1)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得到斜沟煤矿18104 工作面垮落带和裂隙带的高度,模拟结果证明:覆岩破坏具有代表性的“凸”型破坏特征,两侧煤柱和采空区应力比较集中。
(2)通过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得到斜沟煤矿18104工作面垮落带高度是9.5 m,裂隙带高度是34.7 m,现场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而“三下”开采规程计算的裂隙带高度与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结果差值较大,《“三下”采煤规程》所列出的公式在计算大采高开采条件下裂隙带高度时明显偏小,已经不再适用;同时也验证了FLAC3D模拟方法是采动覆岩“两带”高度研究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