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现状分析

2019-05-16苏静文石开银罗俊才冀丹妮王红波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6期
关键词:市州突发事件贵州省

苏静文,潘 岑,石开银,罗俊才,冀丹妮,王红波

(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增加,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公共安全的影响不断扩大[1],突发事件提前预警及有效传播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2]。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为首,自然灾害中又以气象灾害为主[3-4]。贵州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山原,地形地势特殊,灾害类型多而复杂。影响全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冻害、风雹等;地质灾害以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主;生物灾害、森林火灾时有发生[5]。气象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关键环节。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简称“国突系统”)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应急体系的重点建设项目,已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业务系统互通互联[6-7]。本文对国突系统贵州区域内近年来预警发布情况展开时空分析[8-9],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国突系统在贵州的省级和市州级平台建设始于2011年。2014年1月省、市州两级业务试运行,2014年10月县级试运行。2015年5月1日省、市州、县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外部门预警信息未进行推广应用,2016年该系统逐步向部门外进行推广应用。预警数据按发布类型分类包括:首发预警、更新预警、解除预警,按有效性分类包括:实际预警和测试预警。从数据完整的角度考虑,选取国突系统自2016—2018年多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为分析对象,并剔除解除预警和测试预警,统计全省气象、自然资源、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发布的首发和更新预警。

本文中,预警时间尺度选取年、月、旬、日,预警信息最小影响单元为县级,以预警信息发布单位所在行政区划为影响范围,暂不考虑预警信息乡镇级的影响。

2 贵州省预警发布体系建设情况

2006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为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同年12月,《“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将“国突系统”作为十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11—2015年期间,依托中国气象局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我国已建成纵向覆盖国、省、市、县四级,横向对接多个行业部门的权威预警发布体系平台。贵州省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2015年建成覆盖省、市州、县三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2015年11月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黔府办函〔2015〕188号),同年12月省编办批复“贵州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机构。2016年,全省9个市(州)、81个县的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机构全部建成,为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提供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业务指导。贵州省国突系统纵向省、市两级部署,涵盖省、市州、县三级应用,横向对接18个部门(截至2019年),依托气象通信骨干网——气象宽带网,实现县、市、省级预警信息实时向上级备案,依托贵州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系统部门应用[10-11]。2015年5月1日起,省、市州、县三级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于2016年对接多渠道全方位传播体系并完成一键式发布建设,通过“12379”短信平台、电话、网站、大喇叭、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和决策部门传播预警信息。短信渠道以覆盖三大运营商的红色预警信号分区全网发布“绿色通道”为重点;贵州省自建的语音电话渠道——“12379预警电话叫应系统”为地方渠道特色亮点,凝练了本省“三个叫应”服务机制的特色,依托气象宽带网建立网络SIP电话,实现省、市、县三级184门分机共享共用180路语音通道。在制度管理上,《贵州省国家预警发布系统业务运行管理办法》《贵州省突发事件发布业务运行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预警发布系统业务流程》《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简易操作手册》等系列制度流程相继出台,贵州省预警信息发布体制和机制建设上正逐步走向完善。

贵州省国突系统自2015年业务化运行以来,累计发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4万余条(不含解除),预警发布初具规模且成效显著,已成为贵州省预警发布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3 预警信息发布现状

3.1 预警行业分布

系统于2016年开始逐步向部门外进行推广应用,2016—2018年研究的预警数据中,2018年数据趋于稳定,因此最具有部门统计价值。2018年,已业务化发布预警的8个部门总计12 242条预警信息通过国突系统向决策和社会公众发出。发布的预警信息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两大类,自然灾害预警占绝大多数。从行业来说,气象类预警发布量最大达11 773条,占总量96%以上(图1a)。

2018年非气象预警信息发布469条(图1a),较2017的183条、2016年的81条逐年成倍增长。其中国土、交通最多,合计占比达86%以上(图1b),其中交通增长4倍,国土增长3倍,农业2018年首次通过平台发布农业病虫害提示。

图1 2018年预警部门分布(a)和非气象行业预警发布比例(b)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early-warning department in 2018(a)and non-meteorological industry early warning release ratio

3.2 预警发布空间分布

图2显示:2018年贵州东北部预警发布量整体超过西南部,铜仁、遵义、黔东南位居前三,预警数量分别达到1 960条、1 696条、1 658条;六盘水最少,发布764条。与2016年相比,2017年除贵阳、六盘水、安顺预警增长,其余市州预警量均下降,而本年度全省9个市州发布预警量较2017年都有所增长。铜仁发布大雾、高温、雷电3种预警类型最为频繁;遵义发布的道路结冰、霜冻、干旱;黔东南发布的暴雨、暴雪;毕节发布的冰雹;黔西南发布的寒潮为全省范围内同类型预警中最多;贵阳、六盘水发布的预警在全省都处于偏低水平。全省9个市州红色预警中发布最多的均为暴雨类型。

图2 2018年全省各市州发布预警数及近3 a增长对比图Fig.2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early warnings and the growth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issued by cities and states in the province in 2018

3.3 预警灾害类型时间分布特征

2018年8月预警发布量达2 048条,为本年度乃至近3 a来预警发布量最大月。本年度预警信息最多一天出现在12月29日,共发布168条,是近3 a最多的一天。预警类型发布最多一天出现在7月5日,暴雨引发了次生地灾、山洪、交通等10种预警类型。图3中,预警发布量峰值位置与当日/当次重要灾害天气过程相对应,按预警发布量排序,依次为 2018年1月26—29日道路结冰;6月20日、7月6日、8月7日、8月30日暴雨;4月30日和5月1日的冰雹;2月27日贵阳冰雹,较往年提前1个月;12月29—31日道路结冰,经济损失达2.87亿[12]。

图3 2018年逐日预警分布Fig.3 Daily Alert Distribution in 2018

2018年中,春季雷电、冰雹活跃,夏季雷电、暴雨频繁,秋冬前后大雾是榜首,冬季道路结冰最多。

预警发布与当年气象灾害类型对应。对于贵州而言,春季的强对流中极容易产生冰雹天气,春季是冰雹的频发期,占全年降雹时间的70%左右[13]。由于一年中5—7月为西南季风活跃和盛行期,为暴雨发生高峰期,在6—7月最为集中[14]。凝冻是我省冬季一种严重的气候灾害,会引起道路结冰而影响车辆通行,或造成输电线路严重覆冰而损坏或和压断等等[15]。

与前两年相比,2018年中暴雪、道路结冰、冰雹预警数量显著增加,暴雪、大风增长最突出,高温、寒潮明显减少,暴雨、霜冻变化不大(图4)。对比历年气象灾害数据,2月发布冰雹预警,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左右,点多面广;年末出现全省全覆盖的道路结冰预警,61条暴雪预警为历年之最。正是因为“不寻常”天气过程,引发了预警发布数量激增,这一现象正凸显了灾害预警发布与自然灾害防御工作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图4 2016—2018年主要预警类型发布数量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releases of major early warning types from 2016 to 2018

3.4 预警信息发布与防灾减灾效益

从省应急管理厅、省减灾办发布的2018年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显示[12],全省自然灾害灾情较过去5 a均值均不同程度下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28%、87%和61%,其中因灾死亡失踪11人创1950年以来历史最低值。以防为主、生命至上,这一年,国家预警发布体系建立的电视、短信、微信、网站等多种渠道的立体防灾减灾“保护网”,以及贵州特有“三个叫应”服务模式,一直在为决策和公众保驾护航。

4 结论与讨论

①2016—2018年贵州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分析显示:气象、自然资源、防汛、农业等部门预警信息中,以气象灾害预警最频发,而非气象类预警发布量逐年增加。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不仅从制度上逐步强化了部门联动,也在预警方面着重落实推进。

②预警类型时空分析显示:贵州预警发布分布东部预警多于西部,铜仁遵义最多。预警信息发布季节性强,夏冬季“爆发”,春季雷电、冰雹活跃,夏季雷电、暴雨频繁,秋冬前后大雾是榜首,冬季道路结冰最多,可侧面反映省内气象灾害季节分布。不寻常天气过程频发是预警信息激增的根本原因,灾害预警发布与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密切相关。

③本文对贵州预警发布体系建设现状及逐年运行情况的梳理显示,贵州省预警发布体系正逐步趋于完善,但对比全国其他省份[16-19]预警自建系统、对接渠道、对接部门等方面仍有待加强。目前正在进行贵州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一张网”部署,同时积极配合新媒体传播渠道拓展,争取有所提升、有所创新,同时也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预警服务,向预警靶向发布、精准发布、预警渠道集约化方向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市州突发事件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