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境,妫汭花园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核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2019-05-16严伟
严 伟
夏良庆
胡依然
1 设计的前提:作为“博览会”的核心区
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展览盛会,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文明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前瞻,更是人的欲望、想象和创造力的集中展示[1-2]。博览会起源于“商品的交易集市”[3],是工业经济体系中被社会认可的、有组织状态下的“狂欢庆典”[4-5]。由此看来,博览会本质上是借助于公开平台的一种交流,来自于展示方对自身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形象的输出,终止于被展示方的反馈。而作为承载它的容器,会时的博览会园区究其根本是一个公众狂欢的场所,是一种脱离于常规空间秩序的环境,整体上呈现出混沌又无序的特征。
1999年昆明世园会是世界博览会第一次来到中国,2019年北京将再次举办认可类世博会这一国际盛事[6]。容纳这场以园艺为主题的狂欢庆典的场所是位于延庆、占地面积约503hm2的世园会围栏区。依据上位规划,围栏区结构被划分为“一心、两轴、三带、多片区”,“一心”即占据围栏区中心位置的核心景观区,包括中国馆、国际馆和演艺中心三大主要场馆,以及主山、主湖等重要景观[7]。会时,它无疑是围栏区最主要的游赏组织区和人流聚散的中转站;会后,由于占据园区最优越自然条件和最核心地理位置,该区域将被永久保留、永续利用,成为继续为北京市民服务的综合性公园。
2 设计的困难与挑战
2.1 功能兼顾:无序的狂欢庆典与有序的游赏组织
无序的本质与有序的目标实为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从组织者和参展者角度出发,为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园区在会议期间必须保证有序又有效的游赏组织,而核心景观区又承担整个围栏区交通枢纽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保障大量人流有序集散的同时又能保证游人舒适、便捷的游赏体验?为此我们提出“林荫下的世园会”这一理念,通过增强入口空间辨识度、弱化硬质铺装广场的空旷感、增加绿岛和遮阴设施等减少游人在游赏过程中的不适。
2.2 文化表达: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代
将多重文化内涵转译为景观的设计语言从来都是一道难解的命题,尤其是在世园会这样典型的“城市大事件”中[8-10]。鉴于大事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举办地发展的重大机遇,举办者希望将影响范围以延庆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而文化形象在展示、传播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景观语言的转译以及现代材料的应用对其进行再现,从而建构出全新的空间叙事逻辑[11]。
作为世园会核心区的设计者,需要在此过程中平衡以下关系:1)位于山水园艺轴和世界园艺轴之间的核心区,无论在整体风貌还是设计语言的选择上,都必须考虑如何恰如其分地融合中国与世界;2)要解决如何表达好本土文化这一问题,就必须意识到中国文化具有的多面性,一面脱胎于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传统中国,另一面则来自于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二者虽不是对立的关系,但在转化为设计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又面临难以统一的设计风格问题。世园会无疑是中国对外展示新形象的绝佳窗口,这意味着园区需要承载多样文化的宏大叙事。如何让使用者在游赏过程中通过景观塑造的“画境”感受到设计所传达出的“意境”是贯穿项目始终的巨大挑战。
图1 俯瞰世园会核心景观区全景(世园局提供)
2.3 空间主体:建筑、景观、园艺与自然
核心区占地面积约31.35hm2,中国馆和演艺中心分别占4.8hm2和1.4hm2,总体已超过其总面积的20%,甚至与主湖6.5hm2的面积相当。若从体量上进一步对比的话,由于二者几乎贴近高程478.0m的驳岸线设置,且标高均位于481.0m以上,无论从竖向还是其本身的面宽、高度上看,对湖区来讲都是压倒性的控制要素(图1)。然而,一个以园艺为主题的博览会核心区,显然不应以建筑作为统领空间的主体,因此,借助园林设计手法以削弱场馆建筑的体量感亦成为后续工作面临的问题。
图2 核心区基址原有田园风貌
2.4 永续利用:会前、会时与会后
所谓“永续利用”面向3个阶段:会前充分尊重现状,考虑如何让设计自然而然,而不是无意义的堆砌;会时保证核心区效果,仅在重要节点予以紧凑、精致的设计手法,其他过渡性空间则需要尽量留白;会后坚持可持续发展,当世园会核心区的使命完成后,许多临时性设施将被去除,思考如何保证会后市民继续乐于使用世园公园,是我们所认为的可持续。
图3 青杨洲与青杨虹桥(王贤摄)
3 设计的抉择:解读场地信息
孟兆祯先生认为“兴造园林的目的和用地实际现状是‘因’,设计任务是借因成果”[12]。由此可见,梳理场地基址潜在的各类信息实际上是寻根和求因的过程。核心区的建设目标前文已述,此处将着重探讨对用地实际中各类因素的寻找和取舍。
3.1 拆解:碎片化的场地记忆与优越的自然本底
延庆一直以来被称为北京城区的后花园,源于其西北部山区优越的地理因素[13],2019世园会园区选址在此也是希望凭借大山大水的自然本底,让“园艺”融入自然。核心区基址内原有李四官庄和谷家营2个自然村(已拆迁)、田地、鱼塘、湿地和上百株长势良好的现状大树(图2)。尽管园艺之起源的确与农耕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世园会大背景下若仅以村庄或田地为场地记忆的切入点未免过于单薄,无法承载其在文化层面多方位的叙事需求,因此在核心区的设计考量中首先摒弃了过于碎片化的要素,转而将现状成片的大树保留下来。一是考虑到新近栽植的苗木体量即便在增大栽植密度的前提下,仍然无法支撑起核心区的空间尺度,需要能与之匹配的参天大树;二是要凭借这些原有场地的“见证人”留住乡愁、唤醒记忆,结合本土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的巧妙运用,让游人驻足其中,不仅能感受到场地的过去,也能看到场地在改变后所焕发出的新的生命。
为保证核心区方案的自然而然,设计从总体竖向上也必须统筹考虑——以最少的人工干预求得最小的生态扰动。在原有低洼地适度挖方形成园区主湖,湖面西侧余土堆山形成制高点[14];同时保留湖面中心几十株参天杨树形成湖心岛,寓意“留住那片青杨”,取名“青杨洲”。又以大型景观塑石结合种植池的方式处理岛屿地面与湖面之间接近6m高差的驳岸,人工雕刻的塑石与湖心岛自然山体巧妙融合,将“燕山余脉”这一极具延庆地域特色的景观引入园内。湖面之上飞架一座用中国传统木结构搭建的虹桥,一端起始于山石驳岸,另一端撞上青杨洲,随形就势切割塑石,使其宛若从青杨洲巨石上生长出来,形成一幅世园独有的乡愁画卷(图3)。
此外,位于湖区北侧的鱼塘池水常年丰沛,围绕其周边恣意生长着形态各异的成片杨柳,现状在此处已形成一处幽静的水湾,与南侧一马平川的北方田园风貌形成强烈对比;水湾以北有一条平直的村级道路,两侧高耸的杨林自西向东贯穿直至演艺中心(图4)。设计将以上2处特色鲜明的场地信息保留下来,由于二者在空间上邻近且易于连贯成体系,后期方案也视为一体,赋予其“大自然中的花林芳香”之意,命名“花林芳甸”。
图4 北侧现状鱼塘与成排杨林
图5 3种进入湖区的方式
3.2 转化:从进入方式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在世园会选址延庆之前,场地中人与自然的联系来自于田园和村落。当原有的场地信息被移除,这种联系变得微弱起来。世园会到来时,场地将借平阔的湖面成为人流集散的核心区——与自然的联系又需要借助新的空间组织被再次建立。如何引导游人快速进入湖区、实现其枢纽的基本功能成为在该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
园区1号门(山水园艺轴南端)与2号门(世界园艺轴东端)是会时人流最主要的2个来向,经由这2条景观轴线的3个交叉口将是进入核心区最直接的方式:一个位于山水园艺轴北段起始点、天田山和中国馆的衔接处,另一个位于国际馆、演艺中心和世界园艺轴的夹角处;除此之外,核心区南侧还临近国内游客最集中的中华园艺展示区和中国馆,与之交叉的体验带路口无疑也将成为另一处进入湖区的起始空间。为求扩大湖面的域野,设计试图将入口低调处理以达到反差,因此无论从以上哪一处进入主湖都将经历“开-合-开”的空间转换。设计以“别有洞天”的意境塑造出3种性格的“合”空间,从园艺和自然中提取出“山林”“溪瀑”和“花海”3种要素,赋予了空间不同的特质,最终形成林入洞天、水入洞天和花入洞天3种进入湖区的方式(图5)。
3.3 重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自然山水画卷
拆解和转化实际上是对场地信息层的筛选,保留我们认为有价值的那部分“自然”,舍弃与世园会大背景不甚相符的一部分“自然”,从而重构出一幅新的三维空间中的自然山水画卷。无论如何客观分析,设计仍然是一个极其主观的决策过程——正如功能和立意是设计的一体两面[13]。在综合规划阶段,核心景观区曾以“凤衔牡丹,花开妫河”为主题,以“凤”代表祥瑞和光明(湖区),以“牡丹”象征富贵与美好(中国馆)。到了设计阶段,中国馆方案几经论证后变更为“锦绣如意”,不再采取“牡丹花开”的形式语言。湖区也相应做出调整,仅保留“妫汭湖”的名称——因核心区位于妫河转弯处,仍取其“妫水弯曲的地方”之意。
核心区整体取材“尧舜治理妫水、开创华夏文明盛世”的典故,将传说中“百谷时熟,百姓亲和”的尧舜居住之地,转译成为如今“百果千花,融合共庆”的园艺盛会[7]——核心区立意也由此转变为“人间仙境,妫汭花园”。人间仙境本质上是人们对理想家园的憧憬,此处“人间”即世界,包罗万象,若要达到“仙境”的愿景,不仅要呈现传统的、当代的中国山水画卷,更要展现与世界园艺交流的包容之态。而立意总要通过“问名”来表达[13],如若完整表达人间仙境的立意,还需要一系列与其意境相契合的画中之景。
4 设计与营建
核心景观区整体围绕妫汭湖依次展开,包括飞凤谷、千翠池和百花坡3个极具辨识度的线性入口空间,以及九州花境、一色台、丝路花雨、世界芳华和花林芳甸5个主要区域,它们自成画境,共同构成了核心区的“妫汭八景”(图6)。
4.1 飞凤谷——林入洞天
林入洞天取名为“飞凤谷”,意为“凤凰舞花谷,心与云俱开”,该入口的空间序列被定义为:平原(开)-山林(合)-湖面(开)。为营造“谷”的空间感受逐渐抬高了入口两侧的地形,同时在道路边缘和山腰处点缀山石组合及花境。随着道路缓缓下降,游人的行进节奏从高处的“平原”收缩为低处的“山谷”,再经由一个轻微的转弯行至银红槭下的鲜花码头,一览平阔如镜的湖面。最初在方案阶段还曾考虑利用平均高度约14m的花柱营造出山林的氛围:一是出于对新植苗木高度欠佳的担忧;二是希望通过凤尾与花朵的形象结合,呼应飞凤谷的立意,让游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花柱材料选用高强度且易于成型的竹钢,会时可在中空柱体中栽植园艺植物,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4.2 千翠池——水入洞天
中国馆主体建筑位于梯田基座之上,远观如山;水入洞天位于东侧,与之共同诠释传统与当代交织的中国山水文化,命名“千翠池”,寓意“翠影红霞映朝日,水色千幻舞烟波”。色彩上的“千翠”通过2种方式呈现,一是水体倒映出的中国馆(山翠)及其周边的浓密绿荫(林翠);二是水体自身反映出的池底不同材质的颜色(水翠),包括毛石、火山岩、人工珊瑚及水生植物。形态上的“千翠”源于传统农耕园艺“四川水田”(图7),设计借水田的形式转化为跌水的功能,从而消化掉从水轴入口至湖面常水位约5.5m的高差,在空间上进一步延长了湖面。考虑到游人进入千翠池的路径多为东西向,且水轴本身面宽较大,更加重了千翠池空旷之感,设计在此处利用村落原址上的古井与垂柳增加了一处别致的观景点,沿水轴方向可观漂浮于湖面之上的青杨洲,于平台上回望又可自下而上一览千翠池全貌,点睛一笔不仅在纵向上增添了千翠池的空间层次,又为世园会保留了一处可贵的乡愁记忆(图8)。
图6 核心景观区平面图(设计团队绘)
图7 吴冠中《山间水田》(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b3d4d590102ychb.html)
图8 中国馆与千翠池的“山水”关系(世园局提供)
4.3 百花坡——花入洞天
花入洞天临近演艺中心、国际馆和世界园艺轴,设计考虑在此突出时尚前卫的园艺体验,强调行进过程中花与人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自然地形塑造的缓坡通过密度较大的白色砾石曲径进行分割,每个缓坡单元构成一片“云朵”,其上成片种植不同色彩的观赏草花组合。“彩云”过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扇以千里江山为主题的“邀月门”,采用铝格栅材质,最大限度还原明月轻巧、朦胧的形象,其轮廓倒映在地面形成镜面水,取名“映月池”,作为整个百花坡空间序列的尾声,与更大范围的湖面、天空连成一体,整体营造“彩云追月天长久,百花争艳香满园”的穿行空间,展现出花好月圆的美好意境。
4.4 九州花境
如果说百花坡呈现的是穿越花海之感,是可观亦可游的动态体验,那么临近山水园艺轴的九州花境就是对精品花卉的静观欣赏。该区域主要表现华夏大地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园艺景观特色,设计选取6种代表植物对应我国6个典型地貌,例如早春开放的梅花栽于谷地,初夏盛开的牡丹位于台地,玫瑰和石榴与岩石园结合布置。
由于观景视野宽阔且靠近湖面,牡丹台和渔舟唱晚成为九州花境区域最具特色的2个节点。从牡丹台远眺妫汭湖东岸的映月池,视线距离可达370m,是整个湖区最长的观景视廊。为实现长轴画卷的观景效果,牡丹台高于驳岸近8m,形成一个由弧形铝金属廊架反向围合的空间:正弧立面除去必要的结构柱外不设任何遮挡材料,面向妫汭湖一侧完全敞开;反弧立面为营造出古典画意的朦胧之美,由玻璃砖砌筑而成,围合场地中央的松石牡丹展示区域。
渔舟唱晚与青杨虹桥一低一高,组成核心区最具诗意的景致(图9)。会时大量游人将涌向中国馆,该节点是从中国馆进入湖区的第一印象。在方案构思前期,考虑到青杨洲在水平方向上的延展面较大,它被定义为一组竖向线条的构筑物,其观赏功能远大于实际功能——这也是世园会的特殊背景所决定的,因此即便是在实施阶段,其从材料到形式仍旧服务于立意。为贴合“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画意,设计从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入手,借《雪堂客话图》中坡屋顶、竹格栅和石基座的形式加以提炼(图10),应用胶合木、竹钢、方片木瓦等当代建筑材料,将屋顶向湖面一侧缓缓拉长,直至与水面融为一体。当游人进入建筑内部,压低的曲面屋檐与地平线又恰好能起到框景的作用,将妫汭湖对岸的缥缈景色尽收眼底(图11)。
图9 从丝路花雨看永宁阁、渔舟唱晚和青杨洲(王贤摄)
图10 夏圭《雪堂客话图》(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b3d4d590102whz6.html)
4.5 一色台
中国馆北侧出口是进入湖区的一处重要通道,与其下湖区主路标高相差超过5m。考虑到此处是凭栏远眺、观赏湖景的重要场所,若仅通过台阶处理高差将会浪费一处重要的观景点,同时又会将中国馆立面断崖式暴露在外,设计索性将中国馆内部地面整体延伸出去:一方面增加了建筑前景的层次,另一方面可以遮挡一部分台阶立面。平台自由曲线的形式如轻巧的云萦绕山间,与山(中国馆)、水(妫汭湖)融为一体,成景正和“江天一色无纤尘”之意蕴,故取名“一色台”。为与中国馆立面材料转印木纹铝板一致,一色台主体采用钢结构外喷仿木纹漆;为更好地融于周边植物环境,设计增加了若干实心与空心的绿岛和树洞,尽可能弱化了一色台本身的实体感(图12)。
图11 渔舟唱晚建筑屋顶向湖面延伸(李威摄)
图12 从一色台看妫汭湖(李威摄)
4.6 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顾名思义诠释的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园艺故事,该节点也是湖区一处少有的留白空间。在方案设计阶段,这里不再承担综合规划阶段要求的表演功能,但保留延续了草坡剧场的氛围,也因此变为一处难得的可以供人们放松、休憩,相对纯粹的空间(图13)。该节点由分别象征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园路围合缀花草地组成,2条园路以青铜和瓷片材料展示一带一路国家的园艺文化;草坡上播撒蒲公英种子,其轻盈、灵动的形象寄托着交流、传播与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设计借助蒲公英的形象,跨越丝路之上不同的种族与文化,让地理上的千里相隔变成心灵上的零距离。
4.7 世界芳华
世界芳华位于世界园艺轴通向感动点之处,毗邻演艺中心又面向妫汭湖。为承载演艺中心“蝴蝶”的尺度,使对岸观景时可见蝴蝶掩映于绿荫之中,设计一方面需要整体抬高建筑的绿荫背景,使之与建筑体量相匹配;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其展示世界各地园艺品种的需求。因此,有别于九州花境对花卉的近观体验和百花坡中穿越花草林间的动态体验,该节点整体以大地景观几何地形为特征,分区展示世界闻名的园艺植物;其中心的“花之王冠”又以国花台的形式展示各国、各地区的名花。
4.8 花林芳甸
花林芳甸是湖区保留原基址景色最多的节点,也是最轻松自然的一处静谧花园,设计于林下播撒成片的野花草甸,跌水的设置为此处“静”空间增加了生动的趣味点,游人踏着形式各异的平桥,经由一个又一个水湾穿过芦苇荡与荷花池,享受自然花香的质朴与美妙。当游人环绕湖区走完全程后,最终将以山水园艺轴最北端的“晴日台”作为该段旅途的尾声。游览过繁花似锦的“妫汭八景”,再经由台阶缓缓登上晴日台,人们将透过树梢、枝叶看到妫河对岸最朴素、真实的“大自然”,强烈对比之下,后者未经雕琢的美才显得更加珍贵(图14)。
图13 丝路花雨草坡剧场(王贤摄)
图14 晴日台效果图(设计团队绘)
5 结语:对设计实践的思考
在类似世园会这样的大事件背景下,既要通过自然而然的设计去塑造和组织空间,又要通过景观语言的建构来表达文化,绝非易事。这里的功能需要面临博览会混沌又无序的“狂欢庆典”本质;文化也不同于常规项目中较为单一、纯粹的内涵,往往需要满足更多层面的、更加宽广的叙事语境,这也注定了世园会包容且宏大、当代与传统齐驱、不受语言和国界桎梏的特征。
首先,译者通过原语这种文化物去理解和构建原语的文化,再通过译语这种文化物再现原语文化物。在理解、构建和再现这一过程中,译者心理已经对原语文化进行了重新建构,重新建构的文化与源语文化相比已经有了不同意义。[3]译者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他对原语的理解是以其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语境为基础的。人们在接触异国文化时,往往很难摆脱本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容易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或存在于其大脑内的意识来对信息进行选择、切割和理解。因此,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会不可避免地渗入了他自己的文化因素,这样就导致了原作信息的丢失。
2019北京世园会核心区设计是一次对此类项目的尝试,设计从场地、功能和立意3个关键要素着手展开工作,认为场地是设计之因,功能和立意则是设计的一体两面。对世园会场地信息的解读在一“取”一“舍”中不断推进:以自然尺度为衡量依据,最大限度保留现状大树与地形;以世园大背景为考量,舍弃村庄、农田等碎片化信息;以场地记忆为线索,结合本土材料重现乡愁画卷。
其次,设计也力图平衡来自多方的功能诉求:在核心区的景区划分和节点布置上,以缀花草地、花境组合、穿越花海、近赏花卉和大地景观等不同形式满足世园会对园艺的展览、展示功能;在交通组织上,为解决无序本质和有序游赏的矛盾,在明确了核心区“中转站”的重要作用后,塑造了3种不同特质的入口空间让穿行于其中的“人”快速进入湖区;而在与场馆建筑的衔接上,一方面通过增加绿植、削弱高差、延长视线等方式丰富建筑的立面层次,从而减小其在体量上对湖区造成的压迫感,另一方面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又试图拉近与建筑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景观与建筑的融合与统一。
此外,核心区方案在立意层面试图以中国意境诠释世界理想,避免了表象、单一的文化表达方式,将山、水、林和花4种设计语言要素并置于核心区,先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与诗词语言、抽象化的景观设计语言、质地丰富的现代材料语言以及原初质朴的自然语言,共同完成对“人间仙境,妫汭花园”这一叙事主题的逻辑建构,最终形成节奏酣畅且意境丰富的园艺庆典空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胡依然拍摄或绘制。
项目信息:
项目设计时间:2014—2017年
项目建设时间:2017—2019年
项目主持人:严伟
景观设计团队成员:侯爽、夏良庆、王贤、李威、胡依然、董彦君、王维琦、耿晓甫、曹悦、李海涛、赵画、邵娜、于盟、王超、符永向、肖守庆、张建辉、赵波涛
建筑及结构设计团队成员:邢迪、孙丽颖、王行、邵长专、李科、林艺苹、张思露、涂志强、陈小玲、于彩芙、霍鹏、石海亮
水电设计团队成员:赵辉、李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