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到自然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山水园艺轴公共区域种植设计
2019-05-16刘晓路
刘晓路
1 面临的问题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妫水河岸,西北有松山、海坨山,西南有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东北与白河相连,妫河向西流入官厅水库(图1)。会址周边现状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河流、农田和村庄等各种生态类型齐全,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多样、优越的栖息条件。距离世园会会址8km的野鸭湖湿地是北京市最大的人工库塘型湿地[1],是北京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也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的中转驿站,迄今为止,已记录有鸟类303种,还有上百种昆虫与鱼类①,会址与野鸭湖之间由湖泊、农田和林网相连,是野生动物栖息迁移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世园会会址所在地在北京市的生态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作为大型博览会,世园会园区需要修建部分临时或永久性的展览及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在会展期间,园区势必会吸引大量游客,设计中还需充分考虑游客在游览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建设行为和游客活动对场地原有的生态功能有一定的干扰,如何通过设计减小这些行为对场地原有生态功能的影响,成为种植设计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2 种植设计方案
2.1 项目概况
山水园艺轴公共区位于世园会园区西部,紧邻妫河,现状场地内具有林地、河流、湿地等多种生境,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烽火台遗址。地块按上位规划从东到西分布有山水园艺轴、展园区、体验带、烽火台等重要景观节点,向西向北逐渐融入妫河滨水绿地(图2)。
现状植被主要为滨水湿地植被、林地植被和农田植被3类(图3)。
滨水湿地植被位于妫河滨水地区,乔木以毛白杨、旱柳为主,灌木较少;水生植物主要有香蒲(Typha oriental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菰(Zizania latifolia)、荷花、睡莲、藨草(Schoenoplectus triqueter)等;地被多为野生,主要有臭草(Melica scabrosa)、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刺儿菜(Cirsium setosum)、委陵菜属(Potentilla)等,整个区域富有野趣,生态环境良好(图4)。
林地植被主要为近几年延庆为保护妫河流域环境建设的滨河森林公园植被,主要有毛白杨、旱柳、刺槐、油松、紫叶李(Prunus certasifera f. atropurpurea)和锦带(Weigela florida)等(图5)。
农田植被为典型的北方农田景观,以杨树为主作为防护林带,形成林网结构。
图1 会址生态格局分析(张守法绘)
图2 山水园艺轴公共区区位图(园区平面图由世园局提供,设计范围线由作者绘制)
图3 现状植被
图4 现状滨水湿地
图5 现状林地植被
2.2 种植设计
2.2.1 设计思路
经过对上位规划及场地现状的研究,我们提出“绿色为底,突出重点,从人工到自然”的种植设计思路,以期能达到展会“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的目标。
设计中根据地块的游人量和靠近中心区主轴的距离,从东至西依次分为重要区域、重点区域和边缘区域3个部分,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从偏重人工气息的园艺展示区过渡至自然野趣的生态保育区,逐渐与园区外围的河流、绿地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
设计中以边缘区域绿地、园区道路绿地和展园周边绿地形成整个区域相互连通的绿色基底,衬托突出园区重要景观节点的同时,连接园区外围各潜在生物栖息地,形成次级的生态廊道网络;重点保护和修复妫水河滨河带及与妫河支沟(西拨子河)交汇处河口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建设贯穿场地的湿地生态走廊;最后采取生物生境再生手法,营造多样的生境。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园区绿地在生物迁徙、栖息方面的作用,减少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建成后采取恰当的养护管理措施并进行相关跟踪调查工作,适时调整养护措施,使人工建设的绿地逐渐演替为可供多种生物栖息生长的自然生态空间,使其能够持久地发挥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重要区域为山水园艺轴,此区域需打造中轴强烈的景观视觉,给人以深刻的空间和色彩感受。重点区域包含展园区、园艺生活体验带和墩台寻古(烽火台遗址)等景观节点,种植设计突出景点特色,局部精细设计,增强可识别性。而远离中轴和展区位置的边缘区域,采用生态保育的方式,以恢复植被、营造生物生境、回归自然为主。从重要区域至边缘地区种植风格也相应从人工逐渐过渡到自然生态。
2.2.2 详细设计
1)重要区域。
山水园艺轴为连接一号门与中国馆的重要轴线,该区作为展现中国园艺风采的轴线,以“山、水、林、田、屋”为设计构成要素,勾勒出一幅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
图6 百松云屏立面图
图7 百松云屏效果图
图8 花田色彩
图9 墩台寻古平面图(张丽娟绘)
图10 雨水花园效果图
以展示中国传统名花、特有植物为主,种植北京市市花月季、菊花,传统名花牡丹、芍药、海棠类等。轴线以市树国槐为基调树,搭配元宝枫、白蜡、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等高大乔木形成林荫,为游客营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一号门入口处“百松云屏”景点结合山石水景种植油松、碧桃、牡丹等传统园林植物品种,形成园艺轴山水画卷的起点(图6、7)。“妫田花语”模拟田园景观,采用“花田”的形式,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花卉景观。为渲染气氛,从入口开始,花卉色彩从蓝紫色系至红黄色系,从素雅过渡至浓烈,至中国馆处达到高潮(图8)。
2)重点区域。
墩台寻古景点内烽火台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满足文物保护要求,以烽火台为中心,周边50m半径范围内不能种植高大乔木。设计中保留现状乔木,烽火台周边模拟北京地区高山草甸的低矮植被景观以衬托突出烽火台,选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等乡土野生植物,打造富有野趣的景观氛围,渲染烽火台遗址的历史气息(图9)。
展园区周边简化种植,主要种植国槐、梓树(Catalpa ovata)、楸树(C. bungei)、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鸡树条荚蒾(Viburnum opulus var. sargentii)等,以绿为主,色彩淡雅,为各展区展园提供良好的植物背景和变化的视觉空间。展园区内部结合“春花、夏叶、秋实、冬枝”4个主题公共休闲空间,种植海棠、国槐、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红瑞木(Cornus alba)等特色点景植物,突出景点特色。
园艺生活体验带种植相对精细,结合廊架种植行道树,引导游人视线延伸至两侧展园,打造视野开放的景观空间。根据园区总体规划以金叶榆(Ulmus pumila‘Jinye’)作为行道树,灌木以丁香类为特色。下层以宿根花卉为主,结合少量时令花卉,主要采取花境的种植方式。
结合雨水工程在园区西部设置雨水花园,有组织地对园区雨水进行滞留储蓄,同时连接妫河支沟,形成一体的湿地生态系统。雨水花园紧邻烽火台景区及园区7号门,设计中保留部分现状杨树,以种植观赏效果较好的湿生植物为主,如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花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Variegatus’)、细叶芒(M. sinensis‘Gracillimus’)、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等(图10)。
3)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主要位于妫河河岸及园区外围,游人较少,有一定的生态基底。设计中利用场地内良好的水系条件,以生物生境再生为主要目的。生物生境指生物的栖息空间,既有像原生林那样排除一切人为因素的原生态自然空间,也有通过人与自然互动创造和维护的、可容多种生物栖息的环境[2]。在园区边缘区域进行的自然生物生境再生工作将会增强园区绿地在生物迁徙、栖息方面的作用,以及园区与外围地区生态系统的自维持能力,使其能够持久地发挥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妫河生态防护林为原妫河森林公园滨水部分,已有一定的植被基础,设计中主要突出其生态功能。现水岸两侧陡坡驳岸结合护坡工程措施增加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荆条等护坡植物,控制水土流失,为便于施工护坡,植物选择实生小苗。缓坡驳岸则保留现状芦苇、香蒲、藨草、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等水生及地被植物,裸露驳岸补植芦苇、香蒲、野青茅、水芹等水生及地被植物。岸边密林适当疏伐,增加林窗,林下增加灌木地被层,空地增加鸟嗜及蜜源植物(图11)。植物选择具有野趣的当地乡土树种,如元宝枫、茶条槭(Acer ginnala)、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等。
图11 妫河生态防护林种植剖面示意图
图12 生态保育林种植剖面示意图
生态保育林区位于园区西侧,紧邻西玉路,远离中心景区,游人较少到达,现状为林地,区域内有妫河支流经此流入妫河,生境形态较为丰富。现状主要为杨树纯林,地被品种较为丰富,有臭草、林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 s e u d o p h r a g m i t e s )、长叶碱毛茛(Halerpestes ruthenica)和委陵菜属等。设计中对杨树纯林进行适当疏伐,保留部分现状树及林下地被,设置林窗,增加蒙古栎、元宝枫、油松、云杉(Picea asperat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胡枝子、小花溲疏(Deutzia parviflora)、三桠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和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等乡土树种,形成多品种的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妫河支流区则增加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形成滨水湿地保育区(图12)。后期管理中,此区域建议控制游人进入,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达到生态保育的目的。
生态防护林为紧邻园区外围市政道路的绿地,以密林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小市政道路对园区的不良影响。设计中以油松、侧柏、金叶复叶槭(A. negundo‘Aurea’)、刺槐等为骨干树种,搭配茶条槭、天目琼花,用有节奏的植物群落形成道路景观。
2.2.3 养护措施建议及现状植被保护
作为有生命会生长的园林要素[3],对植物进行恰当的抚育管理能够进一步加强绿地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并引导人工构筑的绿地、生境逐渐演替恢复为自然生境,为生物栖息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地块自身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养护措施。
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出现在绿地中的乡土植物对乡土植物群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抚育管理。但绿地中出现的入侵物种则应及时予以清除,防止其对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绿地内的野花野草不进行盲目清除,而是有目的地进行保留。在游人活动集中的疏林区及林下活动区地被可进行适当修剪,控制高度,控制修剪频次,对于生长强势的蒿属(Artemisia)、藜属(Chenopodium)等高大草本植物应在种子成熟前及时进行割除,有选择性地保留抚育蒲公英、抱茎苦荬菜(Ixeridium sonchifolium)、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委陵菜类等低矮野生地被植物。而人流较少的密林及生态保育区,除对外来入侵种进行及时清除外,对乡土植物均予以保留,让其自然演替,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
栾树、元宝枫、榆树等植物自播能力较强,对其自播繁衍的小苗给予适当的抚育管理,使之形成自播繁衍的异龄林。
在建成后应与生态、动植物等方面的专家协同进行相关跟踪调查工作,根据新的情况及要求对养护措施进行适时的调整,使园区生态功能保持长期良好的发展。
3 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世园会作为一个规模大、工期长、协作单位众多的项目,现场条件多变,也在项目的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设计中,我们提出了生物生境再生的设计思路,这需要前期对场地的植被、生物、土壤、水系和生境网络结构等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确切掌握自然环境潜在的各种可能性[2],并在此基础上去详细设计。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囿于设计师自身专业的限制,对场地的调查不够细致,尤其是在动物和水系方面的调研不够,致使这方面的设计还不够成熟,还需在今后的类似项目中积极寻求与其他生态、动植物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合作,完善这方面的设计内容和工程措施。
其次是苗源问题,尤其是乡土植物的苗源问题。多年来北京的园林绿化树种较为单调,乡土植物的苗源匮乏,虽也有不少苗木商和科研机构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引种驯化,但仍处于初步阶段,不能大规模生产,导致设计中运用的乡土植物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大多因找不到苗源而进行变更,影响最终的效果。在此希望园林界的同仁能以世园会为契机,对北京地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引种驯化,扩大生产,让更多的乡土植物运用到园林建设中,使北京的园林绿地更具有地域特色。
最后,在设计中,我们提出了对现状野生地被进行保留抚育,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及施工进度相对紧张,未能对这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施工过程中大量野生地被遭到破坏,未能达到最终的设计目标。
4 结语
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山水园艺轴公共区域种植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园区建设、运营与生态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采取了构筑生态网络、营建河流湿地廊道、生物生境再生及恰当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手法和措施,以期能缓解此类问题。
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需要全体园林同仁共同努力,提高生态设计及施工水平,扩大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同时与生态专家、动植物专家以及水电、建筑等相关设计施工部门紧密合作,使今后类似的项目设计建设更加完善。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丘荣总工对本文的指导。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官网(http://www.yeyahu.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 s&cati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