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大赛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2019-05-16李红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竞赛实训物流

李红

(贵州省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系,贵州 兴义 562400)

以教育部带头的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在国内推广开来,出现了“国家有比赛、逐层有选拔、高校有比赛”的体制。作为检测职业学校办学成果、引导职业学校专业示范功能的技能大赛,对职业教学体系革新、深化职业教学内涵建立与专业人才培育计划改革方面具备显著的促进意义。在物流专业教育方面,有效结合技能竞赛和人才培育创新和学生整体素养,引导学生参与全国和省级各种技能竞赛。大赛成绩的获得,属于物流专业管理队伍在深化教育变革、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物流专业实训环境与教育考核机制等层面的探索与创新。

一、物流专业教育中技能竞赛的意义

(一)加速了物流专业实训“双师教师”团队组建

以比赛为中心的实训教育体系的建立,对物流专业老师提出了非常全面和很高的标准。尽管全国高校物流技能竞赛的参与者为学生,但最后还是要看引导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从大赛内容、操作标准与评分规则均是最前沿的内容[1]。就专业指导老师来说,从参赛者的选拔与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指导老师均需全程参加,有时为得到物流前沿理论,还要深入企业参与实习,由此提升本身的指导水平,这样必定会加快专业“双师教师”团队的组建。

(二)推动物流专业学科实践教学的变革

基于技能大赛,建立实践教学体制,能够了解现有专业学科实践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加快学科实践教学变革,妥善处理全国高校物流技能竞赛活动内容与学科实践教学过程的脱节情况,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与素质。

(三)革新专业关键学科的考核形式

主要培育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创新思想,属于高职教学的立足点。高职生经参加职业学校物流技能竞赛,既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与自主性,同时能够尝试通过技能大赛成绩用作对高职生的考评成绩,弥补纸质测试不能衡量高职生实践水平的不足,促进专业老师建立课程教学和技能大赛相统一、以技能操控为中心的实践教育考评标准,研究对学生实行“以赛替考”的新考评模式。

二、技能竞赛下建立物流专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课程教育队伍,就怎样做好实践教育,开展了系统化顶层规划,以职业学校物流技能竞赛为主导,基于技术技能型人员培育目标与方向定位,采用“三段递进、工学交叉”实训教育组织方式,规划了“点、线、面、体”递进式实训教育体系[2]。基于现行的现代化运输和物流核心实验室以及物流科技研究院,把实训教育融进专业认知实践、学科教育实践以及专业整体实践过程。教育组织阶段,把学生参与专业认知、课程实习、整体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展开科学分配,与在校学习相交替。而且,把职业技能比赛标准和岗位能力需求结合,建立依靠比赛的实训教育体系,见图1所示。

图1

(一)加强企业调研,分析岗位人员技能需求

在新生进校的专业认知学习过程,通过安排学生校内认知训练-校外企业实习-对企业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对各个层次、各岗位员工的需求状况,和企业物流职位的职业水平需求,在安排学科实训教学内容时,把企业技能需求与物流技能竞赛标准融进实训教育组织阶段,在学科实践教育内容方面与企业物流岗位技术需求得到完美对接。

(二)依靠大赛的学科实训教育内容设置

在专业学科进程表上明确了物流专业关键课程后,相关老师在教学环节,会选择有关实训操作性强的学科,根据国赛与省赛活动内容、学科岗位的专业能力,在学科教学组织和考核层面,根据技能竞赛的标准来安排学科的实践教育环节。

1、《储备方案优化规划和实施》“以赛替考”实训活动的设计。根据历年来全国高职学校技能竞赛“现代物流储备计划的设计和实行”赛项的考评点,把比赛内容都引进学科教育阶段,规划了仓储保管、入库作业、物资保管、出库处理、配送工作、库存管理、物流信息平台与储备计划完善设计与实行整体等八大模块,然后把8大模块划分成24个小工作,通过4人为一组,根据国赛的比赛规则,使小组在预定时间内做好不同的模块工作,根据技能比赛的评分标准,对完成的小组展开分数考评,以实践操作视为最后的学科成绩,改进考评体制。

2、《物流设施和设备》学科整体实训内容的设置。《物流设施和设备》属于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克服纸质考评模式,根据国赛与省赛针对设施操作能力的标准,引进以实训操作为最后成绩的测试改革,简单地说,是对高车、地牛、打包车、手持终端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等的应用娴熟度为考评标准,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以训带教”的教育目标。

3、《物流公司经营管理和实务》学科,整合管理知识、物流公司管理以及公司运营理财等学科内容,根据省赛物流沙盘模拟运营和管理活动知识点,在教学中分组开展模拟演练,在沙盘上展开实训,获取的竞赛成绩引入总评成绩。

(三)开展物流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整体技能素养

目前,全国范围内充满影响力的物流专业比赛包括三种:第一,储备作业完善设计方案和操作;第二,物流沙盘运营管理;第三,国际物流单证技能大赛。根据院校硬件条件,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方面,物流专业均会组织全校性质的物流比赛周,将上述三项比赛内容纳入技能大赛周,以竞赛评定标准进行考核,需要全部学生参与,选择优良的学生,用作赛项人才储备,然后参与一年一度的全国职校技能竞赛,进而达到“赛教统一,以赛代改”的目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以及整体技能素养。

(四)有效对接学科竞赛内容和企业真实业务情境

在建立依靠计算类学科实现教育内容时,将采用物流公司真实的场景展开设计。如《储配计划优化设计和实施》学科设计主题源自校企协作方京东FDC仓的仓管与配输方案,使学生真正处理实际难题,若方案得到完美优化,还能够用于公司,实现与岗位充分对接,促使学生朝员工改变。

三、依靠技能比赛的实训教育体系实行效果介绍

某职业院校从2008年开始实行“岗位导向、产学衔接”的高端物流技能型人员培育模式以后,将物流技能竞赛中所需的技能水平融进教学工作之中,建立了新的人才培育计划,检测学生的动手水平、团队协作水平以及协调水平。在2015年建立物流专业测试班,采用新的依靠比赛的实训教育模式与人才培育计划,获得显著成效[3]。经对《储备计划优化设计和实施》以及《物流公司经营管理实务》等学科实行“以赛替考”的实训教育,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比赛的热情大幅度提升,通过推广“点、线、面、体”实训教育体系,学生的实践水平、团队合作水平以及计划组织水平都得到明显突破,职业素质也将得到明显提高。正是因为依靠比赛的实践教育体系的推广,参与对象在全国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上获取显著成绩。

猜你喜欢

竞赛实训物流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我看竞赛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