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师,亦友,亦慈父
——记我的恩师但昭义

2019-05-16文/王

钢琴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源利兹恩师

文/王 雁

我在四川音乐学院的校园里长大,从小就认识但老师。可真正与他师生结缘,是在1987年的秋天。时光荏苒,回头一望,已经有31年了。光阴流转,但老师由一名“川音”的钢琴教授,变为世界著名的大师级教育家;而我也从一个幼稚青涩的女大学生,成为了“川音”的钢琴教授。

还记得每一次去他琴房上课时,心里边那种怯怯的感觉;回课时,他脸上的欣喜,或是严厉如炬的目光;周末聚在他家里,集体听着音响播放的音乐和他解说时,我当时的一脸愕然;还记得他带着亲切的笑容,骑着自行车,在校园内一路飞驰,去小铺子买点儿抄手吃的身影。

20世纪80年代的“川音”,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钢琴基础很薄弱。可是但老师班上的学生,总是有特别的表现,这经常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和关注。成为他的学生以后,我逐渐体会到三点:第一,他对于打基础非常重视,每个学生,不管条件如何,他都会在基础上重新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建立正确的弹奏状态;第二,他对声音很敏感,有着很高的追求和自己的标准,并且能够用独特的训练方法来达到;第三,他总是在思考,挖掘着如何让不同类型的音乐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这在当时的四川是很新鲜、很前沿的。

但老师的教学给当时的我,灌输了钢琴演奏的全新概念,打下了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能成为他的学生是非常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31年来一直受到他精神上的关怀、学术上的教导、思想上的引领。

四年的课堂教育,四年的助教经历,我和但老师建立了很深的感情。1995年他去深圳以后,我们也常会电话或通信,这份感情一直放在心里,留到现在。但老师对于我亦师、亦友、亦慈父……

还记得1998至2000年,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去到深圳,住在但老师的家里,一起编教材,有一件小事到现在我都记得。一天,他有事外出,因为粘贴排版的需要,临走前他布置让我画一些五线谱备用。我拿着尺子,努着劲头,非常认真地照办了,画完后自己感觉非常满意。可晚上他回来一看,却说不够工整,嫌笔画接头处有缝隙。我当时心里特别不服气,就故意将他一军说“那您画一个给我看看”,他立马拿起尺子和笔,认真地画了起来。画完我一看,干净、工整得跟印刷出来的一样,我这才服气了。他说以前买不到谱子,都是用手抄,所以练出来了。这件小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与他一起编教材的过程,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了他治学严谨和做事认真的含义。

2001年夏天,但老师带我去珠海开办讲座,他讲我弹,还带上了当时年纪尚幼的张昊辰一起去开音乐会。路上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上车时我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但老师,谁知他一上来就坐到了最后一排,一路上都与昊辰讲历史、谈哲学。那时昊辰还年幼,言语中不乏幼稚的见解,但老师却微笑着很耐心地听了一路,陪了一路。我当时纳闷极了,心想大热的天儿,大家在车上都昏昏欲睡的,但老师自己不休息,却一直陪着学生聊天,这是为什么呢?

昊辰音乐会后,但老师谦虚地向我征求意见,我说昊辰的演奏水平很不错,只是觉得音乐中好像透着些忧郁。但老师说,昊辰的父母长期两地分居,最近又在办离婚,这事对昊辰的影响很大。听到这里我才明白,但老师为什么会主动坐到最后一排,一路陪着昊辰聊天,他是想尽可能多的与他交流,让他多感受些父亲般的关爱。这么多年,但老师为人做事的风格和在教学上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像他那样去教书、育人。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19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中,我教过六年的学生王心源,获得了第三名和“观众奖”。当知道他进入决赛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22年前,但老师带着16岁的陈萨参加“利兹比赛”,以及赛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他质朴热烈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22年后,陈萨已经成为“利兹比赛”的评委,而作为但老师徒孙的王心源,能否在“利兹比赛”的上空升起第二面五星红旗呢?比赛前我既充满期待又不敢多想……

心源获奖以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了恩师,老人家很高兴,也感到很欣慰。他说他这辈子培养了很多演奏家,但在教学上更需要有人来传承。两天后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周广仁先生,他对周先生说:“您多年前在西南播下的一粒种子,现在已经结出了第三代的成果。”我听了非常感动!

我也告诉心源,作为一个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他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其中包含着几代人的心血、努力、追求和付出。心源回答我说,作为“但家军”的第三代,他感到很骄傲,希望能继续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

但老师的教学成绩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向下传递、延伸。我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甚至都没有离开“川音”出去进修过,一个地方院校的老师,如果说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确实源于恩师但昭义多年的培养和教导。

人可以很努力,但需要知道前进的方向,就像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温度,需要辛勤的灌溉和阳光的照耀。

所以说,我是非常幸运的!感恩!

过去的岁月里,但老师为中国的钢琴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让中国的孩子们站在了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他内心的激情和流淌的音乐,已经传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

如今的但老师年逾古稀,鹤发童颜,耕耘不迭,壮志依旧。衷心祝福恩师在未来的岁月里,万事安好!健康百岁!继续引领着我们为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扬鞭奋蹄,再铸辉煌!

猜你喜欢

心源利兹恩师
2022年普利兹克奖:弗朗西斯·凯雷成为首个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非洲人
怀念恩师魏廷格先生
永远的“宝贝”——纪念恩师陈蓉蓉先生逝世十周年
《圣山系-心源》
战后世界的设计师矶崎新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年少曾恨先生严,如今方知恩师情
THE CONCEPT OF BOKEH LIGHT EFFECTS IN PHOTOGRAPHY
没有难度哪有高度
对历史文化、自然风景的感悟
艺术意境中生命哲学的静照及其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