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未来:成也补贴,败也补贴

2019-05-16茹怡宁冯连勇

能源 2019年3期
关键词:汉能竞价新政

文 | 茹怡宁、冯连勇

“531新政”就像是解决问题的一块“试药石”;但是,或许这块“试药石”毒性太强,所以还需要新政来解决它的遗留问题。“边发展边欠账”迟早是要还的。

2月18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就2019年光伏发电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征求有关企业意见。会议透露了今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管理的几个重要新机制。不到一周,光伏专委会便对外披露:光伏新政最迟在三月底就会与所有人见面。

新政包括:以补贴额定装机量;项目是否补贴需分类;户用光伏单列;分类竞价补贴;规模招标;项目竞价……条条句句都剑指行业命脉——补贴。

产能和补贴的“失衡”

凛冬来临之前会先刮风。

解决电网消纳能力问题,实现能源转型目标,调整与财政补贴关系——国家寻找整治这些顽疾的良药已有数年。2018年“531新政”就像是解决问题的一块“试药石”。但是,或许这块“试药石”毒性太强,所以还需要新政来解决它的遗留问题。

新的方案势必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即使没有新政,光伏产业长期面临的“失衡”也与“补贴”密不可分。

从一开始,产能就是“失衡”的。长期的政府补贴在为光伏产业“黄金十年”背书的同时,也为光伏企业普遍的“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

2011年-2015年,光伏领域上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年均值为40.18%;中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年均值为36.16%;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年均值为38.60%。“有电的地方没人用,有人的地方没电发”的问题依旧严峻。

另一方面,补贴政策的“失衡”也久已有之。政策由中央政府部门出台,但实施的却是地方政府。除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后者还有追求GDP极大化、比拼业绩的需求。这就直接导致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政府购买,对于有利可图的企业加大财政补贴,投资者的私人成本因为有了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措施而远低于社会成本,吸引了更多重复建设,连带着引起整个供应链的供给过剩。

从市场表现来看,供需的“失衡”也早已显现。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政策变动,国外需求下降,国内需求不足,加之“531新政”的出台,使得2018年年中时,我国全年需求就已大幅下滑到31.6GW左右,较2017年大幅衰退40%,供应链整体价格都会呈现一路走跌的趋势。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口号喊了数年,却如同农村用不起的“煤改气”一般让人心焦。一边是我国光伏明显的先发优势,另一边是户用光伏迟迟不见缩短的投资回报周期瓶颈——光伏产业就像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含着金汤匙吃着母乳,十年未曾学会走路,一个朝夕就希望他能断奶并飞奔起来,实在有些好高骛远。

可外部形势严峻,“贸易战”的阴云仍旧翻滚在头顶。外需难以拉动,就只能靠自身的调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光伏去补贴后的未来

今年2月新披露的新政中提到了:除扶贫、户用和原先已批准的特殊项目外,分布式和地面电站全部采用竞价方式获取补贴指标。而同时,补贴额却又决定了装机量,装机量和项目总规模却又由招标时的竞价决定。这三者似乎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强行逼迫企业向着提质增效,而不是扩大规模的方向改进。

不过即便是竞价补贴,“低价”也无法代表一切。如果低价竞争,公司没有盈利空间,就必然会要拿一些其他的东西来做出牺牲,而市场也并不会为这样的项目与企业提供融资。对于光伏企业来说,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迭代,同时制定一个合理、却又不失竞争力的价格是他们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然而,投机取巧的方法仍旧存在。在补贴方面,针对户用光伏的补贴由“531新政”的“分蛋糕式”改为了固定补贴,而“扶贫”领域却仍是一块净土。

截至2017年“531新政”出台的时候,我国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有592个,其中中部217,西部375,民族八省区232个。

亟待填补的资源缺口,与无处堆放的“过剩产能”看起来似乎可以配合的天衣无缝,真正落地却仍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考虑。

我曾有幸与一位在亚洲发展银行做环境评估的研究人员一起,前往位于昆明市嵩明县阿子营镇的一处光伏设施进行考察。归途中我向她解释了云南天气对于湿度、温度、光照影响的特殊性。她告诉我,去年她曾前往孟加拉考察一个光伏项目,到了那里才发现正值孟加拉的雨季,问了当地人才知道——孟加拉一年四舍五入有3个月都在下雨,雨水直接淹没了太阳能板,使得在这期间设备根本无法发电。

扶贫不是乱扶,建设不是瞎建。并非所有重点扶贫地区都适合开展光伏建设,尤其当光伏补贴政策频繁变动,投资回报周期相较其它能源仍不具有竞争力的时候,企业应当避免盲目地进入市场,把这视为迈向“提质增效”的一个“缓冲期”,而非政策中一个有利可图的“空子”。

新政之下,已有人闻风而动。仅仅在“光伏新政”吹风十天之后,停牌三年之久的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又传来了新的消息。2月26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私有化方案获得港监会批准,汉能薄膜发电业务将被安排在一家即将于内地上市的公司旗下,原股东将在有机会A股市场进行股份交易。

截至2018年7月,该公司申请的太阳能薄膜总专利数虽已达到5000项,但真正被开发成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的专利,却都主要来源于境外收购,企业“硬科研”实力充满泡沫。

这支意图在A股市场东山再起的明星股在东窗事发之前也曾红极一时。自2014年12月初,汉能薄膜发电股价一路飙升,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股价上涨38%。直到2015年7月,由于连续性的暴跌,港监会将其强制停牌。两年以后,审计机构对该公司财报中一笔总额达24.34亿港元的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提出了质疑。

重回证券市场究竟是企业战略计划中的“卷土重来”,还是看好A股市场的融资优势?我们不得而知,但接连不断的“新政”已经明摆着告诉各位,“光伏之为大将军,实补贴所助”——“边发展边欠账”迟早是要还的。

猜你喜欢

汉能竞价新政
汉能薄膜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新政”爆款第一车?
关于新政的思考
碰撞:恶意竞价与隐孕求职
汉能发布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李河君:登顶“2015新财富500富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