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国家强大了,教门才有前途』
—— 访寻甸县鲁冲清真寺
2019-05-16龙成鹏
□ 文·图 / 龙成鹏
鲁冲清真寺,是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一个清真寺。其服务范围为周边7个村小组,共计1300多人。就是这样一个规模不大、隐匿于山村的清真寺,2017年,被评为云南省级“和谐寺观教堂”,道理在哪里?这期“和谐寺观教堂”专题,我们就来聊聊这座清真寺。
黄瓦绿树的清真寺
鲁冲,一个带着古风的村子
鲁冲,地如其名,坐落于昆明坝子边缘的一个山冲里,背靠高山,几片村落沿起伏不大的丘陵铺开。鲁冲清真寺就在靠近山脚的村子中间,在岔道密布、人口密集的村子里,即使用导航也不易找到。
清真寺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四栋两层楼的瓦房,合围成一个四合院。进院正面的台阶之上是雕梁画栋的正房,平时的礼拜和仪式就在这里举行。两边是厢房,二楼是阿訇锁兴爱一家的起居之所。进院口是倒座,一楼有会议室,二楼是财务和办公区。
清真寺小巧、简朴却精致。鲁冲清真寺有400年历史,光绪七年,即1881年搬迁至此。保留至今的石柱雕刻和门窗的精致木雕,都是历史的遗产,至今已130多年。据说,剑川一位参与故宫修缮的木匠曾来这里考察,说这样的木雕,在云南他只见过两处,另一处装在玻璃框里,寻常已看不到。
石柱的雕刻,技艺很精湛
今天的鲁冲清真寺也并不完全是历史的原貌。2008年修缮之前,原来的土坯房几近倒塌,连房梁都断为两截。因为资金所限,清真寺的维修,前后经历三次,到2014年才基本修缮到今天的面貌。
和清真寺“修旧如旧”不同,周边的村民纷纷把自家原来的土坯房,改建成居住更为舒适的现代楼房。通过养殖鸡鸭、种植烤烟等方式已经脱贫致富的鲁冲村,呈现了现代乡村的流行风尚。
不过,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尽管乡村的民居日新月异,但民风依旧淳朴如故。独自在村巷闲逛,站在门口的回族村民总是微笑着招呼,“来家里坐坐嘛!”“来喝点水嘛!”和善,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在这里不是障碍。
鲁冲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村委会,彝族、苗族、汉族、回族杂居,全村人口2300多人,回族有1900余人。鲁冲村有3处清真寺,鲁冲清真寺最大。
这是一个很和谐的村子。无论面对外来者,还是回族村民内部,抑或是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民族纠纷。“很平静,很和谐。”70岁的清真寺管委会主任保德金强调说。这种民族团结的局面,既是历史的一笔无形遗产,也与清真寺爱国爱教的传统、纯正的教风,以及管理方面的各项举措密不可分。
显然,不断中国化的我国伊斯兰教在新的时代融入鲁冲这样的云南普通的村寨时,也在淳化着这里的乡风与民俗。
鲁冲清真寺的正面,这个广场是村子逢宗教节庆的聚会场所
此次接受我们采访的寻甸伊协领导和鲁冲清真寺管委会成员。左起:余兴伟秘书长、保德金主任、丁世云会长、保德全副主任、锁金爱阿訇
服务社会,也是清真寺的职责
和其他宗教场所相比,乡村里的清真寺与其服务的信教家庭和村寨有着更为日常化的联系。小到宰一只鸡,大到婚丧嫁娶,乃至每周五的礼拜活动,以及一年中的几个重要宗教节日,都围绕清真寺展开。
清真寺是当地回族生活与习俗不可少的一环,也是社交的场所,还是道德教化、法律传播的重要阵地。在这样的公共空间,教职人员和管理者宣讲什么,对信众往什么方向引导,宗教场所管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这片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鲁冲清真寺是寻甸伊斯兰教教风建设的一个代表。“教风建设方面,我们最主要的是与国家政策相结合。习主席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1400多年来,我国伊斯兰教教义里面已融入了中国文化。”寻甸县伊协秘书长余兴伟强调说。为纯正教风,县伊协从源头抓起,对于教派有严格把关。
清真寺正殿的雕刻有着炫技般的技术运用
教风建设,一个重要环节是对阿訇的制度化管理。
在寻甸,所有清真寺的阿訇“都是正规的经文学校毕业,有教职人员资格证,该证书可以在国家宗教局网站查到”。余兴伟继续解释说,阿訇的聘用,由伊协把关,要先试用3个月,观其品行,其对教义教规、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是否喜欢在这里服务。3个月后,考核合格伊协才下聘书。
昆明市伊协副会长、寻甸县伊协会长丁世云是鲁冲当地人,也是寻甸多个清真寺创建省市各级和谐寺观教堂的重要参与者,对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阿訇的管理时,他纠正了一个错误观念。“认为阿訇来了,做得好是他的,做得不好也是他的,他说了算。这是错误的。”丁世云解释说,“如果阿訇素质低下,私心杂念重,那群众就要吃亏了。”他坦言,人都会有私心杂念,看到财帛会变心。所以,他认为管委会和伊协要发挥管理、监督作用,要做好对教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阿訇的素质。
除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教义教规及督导、监管外,清真寺的管理,还体现为对教职人员个人生活的人性关怀。
采访中,伊协和管委会的几位知情人坦言,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村寨里的清真寺经常留不住受过良好教育、德才兼备的教职人员。而实际上,教职人员的流动性大,对和谐稳定也有妨害。所以,寻甸的清真寺,通常也帮助驻寺的阿訇一家,做一些事情,通过劳动和服务增加收入。
现任阿訇锁兴爱是贵州毕节人,经文学院毕业后到人生地不熟的鲁冲村已经五年。他已经结婚,也有了孩子。为帮助他改善经济状况,也为了让他安定下来,管委会在寺院外面搭了一个小房子,他们做起了包子生意。
鲁冲清真寺不仅对教职人员有非常明确的培养、管理意识,也对信众有系统的宣传、教育。
每周五下午2点是礼拜仪式时间,而清真寺也利用聚会的时机,在礼拜之前,开展各种主题宣讲。这些宣讲主题,涵盖了乡村生活的诸多方面。小的方面包括了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的道德训导,村民互相帮扶、慈善捐款的倡议,以及配合村委会的宣传动员;大的方面则包括了诸如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培训,以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
丁世云还强调,“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其中有一个要求就是做好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要上联党委政府,下联信教群众,发挥宗教的正能量。”所以,信教群众的思想状况、意见建议,也可以通过清真寺这个渠道得到及时上传。
在鲁冲清真寺,除了每周五的聚会,平时村寨里的婚丧嫁娶也是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场合。丁世云举例说,结婚时,宗教界人士要去证婚,就是宣传孝道、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子女教育,以及与婚姻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好时机。
清真寺对村社的服务功能,还体现在很多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村社基础设施的改善。管委会保德金主任说,现在的鲁冲村与几年前相比,改变比较大,那时候,路还是土路,也不像现在四通八达,也喝不上自来水。正是在清真寺与村委会的努力下,实现了这种改变。
积极地服务于社会,还体现在扶贫济困等特殊方面。比如,对鳏寡老人的照顾、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以及大灾大难降临时的慷慨捐助。
谈到这方面,丁世云还颇为自豪地举了几年前对昭通鲁甸的捐助。他说,当时,寻甸伊斯兰教界捐了几次款,还组织人亲自把捐款送到了鲁甸地震灾区。
“扶贫济困,伊斯兰教是有传统的。”余兴伟介绍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伊斯兰教的“天课”(一种济贫税),而寻甸在这种历史悠久的“天课”传统上,组织了年度性的面向各民族的慈善活动。这个活动在每年的斋月举行,届时,伊协会把筹集到的“爱心礼包”分发给各乡镇和宗教组织,由他们把爱心传递到各族困难群众中。
管理好清真寺,为“中国梦”助力
清真寺大大小小的工作,都离不开管委会。管委会是在村委会监督下由民主选举产生。管委会成员参与管理工作,没有报酬,都是尽义务。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鲁冲清真寺管委会有成员7人,其职责和功能涵盖了教务、安全、财会、宣传等若干方面。
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只是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第一步”,丁世云说,第二步就是制度健全。
这些制度中,财务管理方面给人印象深刻,鲁冲清真寺和寻甸的其他很多清真寺一样,严格遵循着廉洁奉公的准则。
鲁冲清真寺的信息栏
保德金向记者介绍时事宣传栏
保德金在清真寺对外开放的图书阅览室翻阅法治刊物
财务制度方面有很多细节,比如,上万元的开支要召开群众会议共同决定。500元以内,管委会主任可以决定,300元内,其他管委会成员可以决定。收支两条线,账务很清楚。“收到款项,即使是一块钱,都要开一个收据。出纳要保管着收据。到每一年节日过后,要算账。每开支一笔钱,管委会主任签了字,出纳才敢拿钱给他。”丁世云说,财务管理非常透明。
管理有序是和谐寺观教堂的重要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安全也是特别重要的板块。鲁冲清真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存的中式建筑和雕刻,既是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所以,消防安全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保德金介绍说,由于清真寺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以至于几年前村里一户居民家里起火,也是在清真寺帮助下把损失降到了最低。消防大队赶来前,清真寺已动用寺里的消防设施,并动员村民帮助这户居民扑灭了火。
清真寺的管理者们一致认为,打击非法就是保护合法,他们表示,只有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宗教才能发挥其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寻甸清真寺里的家国观
这次记者在鲁冲清真寺采访,除了解到该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的情况,还听到了他们对爱国爱教的讨论。这些讨论,一定程度上是鲁冲清真寺能够创建为省级和谐寺观教堂的先决条件,当然,也反映了他们对党和政府宗教方针政策的认知。
鲁冲清真寺俯瞰
爱国爱教“核心是遵纪守法”,“你只有遵纪守法,才能爱国爱教”。丁世云阐释说,“习总书记说,法律是写在纸上的道德,道德是在心中的法律。回族是讲道德的民族,注重道德传承,所以有遵纪守法的传统。”
当然,丁世云也意识到,法律不等于道德或习俗,法律不为某个民族而制定。“法律保障同权,什么人做事,都要遵守法律。不能因为我是回族,我是穆斯林,法律要给我让路,法律要给我开路。”
关于爱国爱教,丁世云还从民族团结进步的角度做了阐述。在他看来,关于民族团结的“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等思想主张,不仅仅跟民族团结进步有关,同时也是爱国爱教的思想根源。
丁世云这个认识,颇为深刻。实际上,现代中国的建立,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蓝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强调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和国内各个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所以,民族团结从来都是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大事。所以,不难理解丁世云的结论,爱国爱教“目的就是实现中国梦”。
此外,在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上,丁世云也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国家与教门就好像皮与毛的关系,国家是“皮”,而教门则是依附于国家的“毛”。“只有国家强大了,教门才有前途”,“国家不存在,你想过好日子,谈不上,你想行你的宗教,谈不上”。他认为对今天和谐幸福的生活,信教群众要心怀感恩,“中国特别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丁世云提到的“爱国主义”有很朴素的道理。他认为,国家并不抽象,而是由每个个体组成。所以,爱国就是每个个体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以扶贫为例,“有人认为,扶贫款是国家的,不拿白不拿。”他批评这种观念,“如果每个人都只想依靠国家,那国家的钱又从哪里来?”
落实在宗教工作方面,他认为宗教场所、信教群众也应当讲对国家的责任和奉献。这是伊斯兰教义的内容,是正信正行的一个要求。
对于爱国爱教,保德金的认识则更为具体。
“爱国爱教,就是爱集体。”在他看来,村委会有什么事情,政府有什么要求,积极配合,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就是爱国爱教的具体体现。他甚至举了村里打扫卫生的事情为例,认为积极配合村委会做好村寨卫生工作,教育群众,搞好各家各户的卫生,同样也是爱国爱教。
在撰写本文时,记者参阅了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寻甸这个地方有很多外界并不是很知晓的故事。比如,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寻甸时,受到包括回族同胞在内的各民族的欢迎和拥护。当时红军和党的领导集体,包括后来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住在今天寻甸县西部的柯渡镇回族聚居的丹桂村。在这里,他们作出了北渡金沙江的重要决议。
而在距离丹桂村几公里的回辉村,一个有着与鲁冲清真寺相似的建筑风格,但兴建时间稍晚(1894年)的回辉村清真寺,还流传着一段红军尊重民族民俗的佳话。
“4月30日和5月1日,中央军委纵队和五军团先后进驻寻甸县回族较集中的柯渡坝子。在这里,红军宣传和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一次,几位战士由于不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误将猪肉带进了回辉村清真寺。当时,在清真寺里礼拜的一位七十多岁的玉溪阿訇马有志和家住清真寺旁的金光明阿訇看到这一情况,便予以劝阻,就在这时,进来一位红军首长。据目睹这一事实的本村回族马国留兄弟回忆说,这位红军首长个子较高,身着灰色长大衣,手拄拐杖,年近六十岁,留着络腮胡子。他问明情况后,对战士们命令式地说了几句话。战士们便立即将猪肉抬出了清真寺。接着,他对清真寺里的回族表示了歉意,解释了党的民族政策。并叫一位只有十多岁的小战士在清真寺墙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的大幅标语。”(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第5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72页)
寻甸塘子清真寺
寻甸塘子清真寺的正门,石墙上刻着的对联,讲述了抗日战争中这所清真寺和这一地区回族对国家的贡献
这份国家民委的材料还提及10余位柯渡街、丹桂村、回辉村的回族青年,在参加红军后,还在习俗和饮食方面,在物质奇缺的情况下,依旧得到党和军队的特殊关照。
在国家、民族的大义面前,寻甸的清真寺和回族群众,确实有着很高的觉悟。抗日战争时期,寻甸东郊的塘子清真寺因为积极踊跃组织捐款支援抗日,被这一事迹打动的时任国民党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为此专门写了“兴教建国”匾额,以褒奖塘子清真寺救国协会分会。(马广德著:《中国清真寺匾额图志》,第365页)
塘子清真寺,至今还保留了部分表彰塘子清真寺的抗日义举的匾额和对联。如今塘子清真寺大门的石墙上刻着的“清洁爱众可兰真意,合群抗敌古教精神”的对联,依旧提示着这一事迹,并成为这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点的历史见证。
(部分图片由丁世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