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平·重在创新

2019-05-16赵芳,孙铭,王铖

今日民族 2019年3期
关键词:哀牢山党员旅游

文旅融合:打开乡村旅游新局面

困局

·陇西世族庄园·

哀牢山腹地,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附近的恩水公路边,一幢乡村别墅“香山别墅”很显眼。房子的主人叫杨超雁。近年来,他白手起家发展乡村旅游,这幢房子正是他创业历程的见证。

杨超雁是土生土长的戛洒镇耀南村人,担任戛洒乡村旅游协会会长的他,算得上新平哀牢山旅游开发的第一人。

陇西世族庄园、茶马古道、石门峡、金山垭口……如今的耀南村周边,景点密布。“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的‘花街节’,整个村子每天的收入大概为60万,每家经营户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香山别墅里,56岁的杨超雁向我们介绍。

哀牢山旅游,日渐火热。

位于哀牢山腹地的戛洒集镇至耀南村一线景色优美,加之耀南村有个土司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村民们住在空气清新的原始森林旁,穿行在清澈美丽的十里河边,守着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依然只能靠种包谷维护生计。

时光回到1983年,在玉溪当过兵的杨超雁回到村里,随后在村公所(村委会)任文书。

那几年,村公所带领群众尝试发展地膜包谷、核桃、竹子、水果、养殖等路子,但似乎都没有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面貌,到底该探索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子,成为杨超雁日思夜想的难题。

“男人为它累弯了腰,女人为它锁愁眉。是当时哀牢山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1993年,杨超雁当选耀南村村长。

两次偶然的考察机遇让杨超雁的思维豁然开朗。“我跟随乡里的考察团到四川考察。”站在峨眉山上看日出,眼前云雾缭绕、风景迷人,杨超雁默默地想,“我们哀牢山河谷纵横,高低错落,四季风光无限,远胜峨眉山。”

“我们村就在哀牢山的心腹之地,村子的背面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我就提出来,在我们村搞生态旅游。”1993年10月,一份由杨超雁草拟的《依托哀牢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规划》摆在了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办公桌上。

·哀牢山 杨会 摄

杨超雁的信心源于哀牢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源于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就在这一年,横跨哀牢山并途经耀南的恩水公路建成通车,在城市人看来,那是一条不起眼的山区土路,但在杨超雁看来,那是一条激动人心的致富之路,他发展旅游的梦想更加坚定。但没想到的是,在村民大会上,三分之二的群众不支持发展旅游,上级领导也不支持。

“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具备,再加上很多人没有这个观念,对生态旅游是什么一回事,还是个问号。”杨超雁的旅游梦遭遇沉重的挫折!

突破

转机在于修通恩水公路连接耀南村的道路。于是,他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

杨超雁回忆:“到每个自然村、小组里去开会,宣传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这条路是从1993年10月17日开工的,我们村里当时有800多个劳动力,那天就有300多人来这里出义务工。”

让杨超雁没想到的是,村民们求变求发展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修路占到的土地、苗木,村民自己来清理、移走,没有一个人要补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条1.4公里长的乡村道路就全线修通了。

“这条路一通以后,土司府就不断有游客来,群众就把我们当地的土特产拿到路上去卖。”土司府景点的成功让杨超雁及村民发展旅游的信心大增。

1998年起,杨超雁取得了部分景点的开发经营权。1999年至2003年,他先后借款投资100多万元在哀牢山中开发了陇西世族庄园(土司府)、茶马古道、石门峡、金山垭口等景点,并先后与昆明的十多家旅行社联系,引进游客。

“当年,县里出台《新平县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重点扶持项目,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旧村改造等项目资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项目及政策、资金支撑。同时,对按照市乡村旅游评定标准评定的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给予1万-5万元不等的奖励,对新建乡村旅游经营户给予1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这些利好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做好乡村旅游的信心。”杨超雁说。

为了使哀牢山旅游做大做强,2007年,杨超雁把景点交由政府开发经营,自己则依托戛洒大景区的带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年,杨超雁在恩水公路边买下一家修理厂,经过简单改造后开起了旅店和餐馆,取名“香山别墅”,接待游客吃住。

·褚橙庄园·

巨变

目前,杨超雁的农家乐除住宿和餐饮外,已扩大到土特产品、旅游商品的加工销售。“刚开始只有我一家,后来每年一家两家地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有40家了。”

在杨超雁的帮助和带动下,全村2895人、781户群众,有一半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乡村旅游,全村共有特色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农家乐)31户,从事农家乐或土特产品加工销售的农户达200多户,从事种植、养殖特色乡村旅游的农户达360户。

2018年,哀牢山乡村旅游累计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9000万元。从事乡村旅游的当地群众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大多数农户购买了摩托车,有的购买了小汽车,建盖了新房。

·花腰舞韵 李华海 摄

·水塘拉祜文化节:互相敬酒祝福

·乡村旅游引领者杨超雁

“来看看我的新房子!”在石门峡景区开店卖土特产的杨超德边说边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的照片。“从10多年前,我就在这里摆摊,这下么好过了。原来这个山上吃米靠碓舂,磨面用人推,照明用明子火把、煤油灯,很贫穷。一年四季老百姓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苦,但包谷饭都不够吃。”

村民陈有辉原本是在外打工的青年,看到家乡旅游业日益发展,他便回到耀南村开了一家哀牢山特色乡村农家乐,吃乡村特色菜、观哀牢山秀美山河,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

杨超雁感叹:“跟40年前相比,我们这个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能开农家乐,能在自己这里经营,能把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在自己家里就变成钱。现在,我们的哀牢山旅游名气越来越大了,乡村旅游是一项甜蜜的事业!”

近年来,在“旅游活县”战略实施中,新平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建成了以漩涡、大槟榔园、大沐浴、南薅等为代表的一批省级特色旅游村。围绕农业开发的各种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壮大起来,庄园经济和农业农事农趣活动成为乡村旅游热捧的对象。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特别是农产品、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加工销售不断发展,打造出了特色美食、刺绣、土陶、生物养生酒、茶产品、银饰产品、竹系列产品、荞系列产品等具有新平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2018年,新平乡村旅游接待户实现接待游客328.4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7.7亿元。

截至目前,新平县共有6个A级景区,7家星级饭店,建成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556家,住宿企业337家,共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37户。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2万人。2018年,新平接待国内游客466万人次,同比增长21.01%,实现旅游总收入39.57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

眼下,新平旅游发展最大的制约来自交通。不过好消息是大(大开门)戛(戛洒)高速目前正在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联通戛洒。

作为哀牢山旅游的引领者、亲历者、见证者,2018年8月,在新平县旅游行业协会第三届换届选举大会上,杨超雁连选为常务副会长。“要一直干下去。”杨超雁说。

在杨超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是一种在前进中不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并从困难中重新站起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其实不需要用富有渲染色彩的词语来描述,用真实的经历来反映更为动人。

农业升级:打造甜蜜新事业

“干农业有前途”

2月份的漠沙镇鱼塘村委会,一个又一个山梁上,一层层台地间,成熟的沃柑坠满枝头,冰糖橙花正在怒放,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花香、果香。

在云南鼎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万亩优质柑橘种植基地示范园,我们见到了园区的技术员陈晓斌。26岁的他浓浓的眉毛,圆圆的娃娃脸,一脸阳光。

“我们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是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是集国内贸易、竹子、蔬菜、水果种植及销售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企业。现有在职职工47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我们基地的用地涉及漠沙镇的鱼塘、仁和、龙河、团结4个村委会,20多个村民小组。老百姓原来零星种甘蔗、包谷。通过土地流转,规划种植柑橘,全园建设智慧农业管理系统。”

“2015年9月我们来了以后,主要是平整土地、建设道路、架设输水管网和输电线路,还建成储水量10万立方米的1个小坝塘和3个大型水池。整个基地可种果树100万株,规划种植4个品种(锦红冰糖橙、沃柑、卡拉卡拉脐橙、少核茂谷柑)。截至2017年6月5日已全部定植完,其中:沃柑4000亩;锦红冰糖橙4000亩;卡拉卡拉脐橙、少核茂谷柑各1000亩。”说起基地,陈晓斌如数家珍。

2014年,大学毕业的陈晓斌选择回到家乡,看到新平蓬勃发展的种植业,原本学工程专业的他进入了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想着“干农业有前途”,他一头扎进了南恩公司旗下子公司——鼎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

“你觉得自己这几年干得怎样?”

·戛洒镇以镇带村、产城融合促发展·

·平甸乡磨皮村的褚柑大量成熟 赵丽 摄

“小时候以为干农业很简单,就是出劳动力。但现代农业不一样,有很多专业知识,光是果树种植就是一门大学问,还不要说基地管理、市场销售这些。我干种植四年了,只能说略懂皮毛,就像读书一样,我现在还处于幼儿园阶段,还没到小学,我们基地有一个主管技术的老师,种果树种了20多年,就可以说技术相当好了。”对于现代农业,陈晓斌有自己的认识。

“荒山村”变“果园村”

55岁的白荣忠是本地人,彝族,家在鱼塘村委会松树山自然村。“家就在基地旁边,我们家流转了49亩土地,主要是旱地和荒山,原来因为缺水,荒的多,种的少,好一点的半坡地种甘蔗、陡的地种包谷。雨水好的年头,一亩地能有几百块钱,苦干几年生活也转变不了。公司流转土地后,村里每家每户多少都有土地流转,这是一份收入。另外,建基地、管橘子都需要人,只要愿意干,现在苦得到钱呢!我就在基地管着3000棵橘子。”

44岁的赵自彪与白荣忠在一个村,与白荣忠不同,他还是基地的片区长。“我们基地现在分4个片区,我是第三片区片区长,管30多户果农,大都是夫妻或父子两个一起管一片橘子。地势平的地方每家管3000多棵,陡的地方每家管2000多棵。”

赵自彪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像我们家,每年土地流转将近有20000元;老婆帮着我管2400棵橘子,每个月有2000元;片区长每月4000多元,三笔收入算下来,一年有八九万,很可观了!基地对周边的农民带动很大,我们小组有20多户参加管理,有哈尼族、汉族、彝族。我管了两年,技术还是掌握了一点,管橘子也不是重活计,对四五十岁的我们最适合,也最实在,比外出打工强得多。”赵自彪的眼睛里都是满足。

“企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梁子上风一吹,四处都是灰,现在果树种起来,再等两年,果树遮阴了,我们的荒山就变成绿水青山。家旁边团团转转都是果园,以前是‘荒山村’,现在是‘果园村’了。这几年,很多人家盖了新房、买了车,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不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起来,生活环境也提起来了,这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嘛!以后还要继续好好干。”话语中,从传统农民变为新型果农的赵自彪对果园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增加收入上。

·陈晓斌:“干农业有前途”·

·片区长赵自彪:“要一直干,好好干!”·

陈晓斌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基地建成每套80平方米果农管理房102套,已招聘管理户116户。2019年,管理户平均每年每户收入不低于52000元。

·锦绣田园·

·新平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水塘镇的万亩蔬菜种植初显成效·

在基地的展板前,我们看到,基地还将建设年出圃100万株优质冰糖橙种苗苗圃1个,建设年存栏肉牛2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1座,配套2000立方米沼气池及沼气发电设施,全园通过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废物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和农户就像“鱼和水”

南恩公司始建于1963年,总部在戛洒镇,是省级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新平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是集制糖、造纸生产为一体的循环式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企业生活用纸产量位居全省前列。

在戛洒镇,我们见到了公司总经理王洪,他介绍:“鱼塘梁子基地是目前全省面积最大的柑橘园。我们开发了5年时间,开发前大部分是荒地。当时我们做了一个统计,这片土地每年的产值还没有我们支付的租金高。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建成省内外高标准、高规格的现代果园,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果农劳动效率,改善和提高果农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我们不是低水平重复,不是简单的现学现抄。前期生产上,我们用经营公司的理念来运营一个基地;在后期销售上,我们引进了新西兰康派分选设备,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选果线。今年,基地的沃柑已经挂果,我们和‘天天果园’合作,开始销售一部分。预计2022年达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5亿元。水果是新兴产业,这样的投入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等树长起来,荒山荒坡眼见着就会变成绿水青山。”

“仅制糖一项,我们企业就涉及5个乡镇6万多蔗农。企业和农户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不管是制糖、制浆造纸,还是发展现代农业,‘做好企业,带动农户’是我们谋求发展的根本。”王洪坦言。

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满足糖纸产业转型升级和戛洒镇旅游特色小集镇规划发展需要,2018年以来,玉溪市、新平县两级党委、政府深入调研、精心谋划,推动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转型升级项目。

据介绍,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12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生产纸浆10.2万吨、原纸10.2万吨、成品纸10.2万吨,日处理甘蔗3500吨,年产酒精2800吨,实现工业产值22.8亿元、利税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可带动4万户农户实现增收。依托项目,公司将整合新平县及周边邻县的甘蔗、竹子、桉树资源,迅速把规模做大,从基地种植、加工生产到市场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党建创新:“积分书记”马光会

“注意安全,跟上我!”前面车窗摇了下来,探出一张脸,在阳光的照耀下黑里透红,那是长年累月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我们一路紧随,从新平县城民族广场驱车出发,跨过平甸河,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北向而行。大概行驶了半个钟头,来到了一个村庄,这里青山掩映,蔬菜翠绿,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在院子里停稳车后,“桃孔村到了,同志们!”伴随着厚重的声音,一位体格健壮、眼神犀利的彝家汉子从刚才的车里下来,一言一行之间透出一股精干之气。此人正是桃孔村党总支书记,党员积分制的发起者和践行着,被群众亲切称为“积分书记”的马光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称号。

马光会招呼我们坐下后,便开始介绍桃孔村的情况。“我们村位于新平县城北面,离县城21公里,全村总人口566户2062人,有16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村,同时也就设立了16个支部,1个总支。这里生活着彝、傣、拉祜、汉、哈尼等16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62%,是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马光会对家乡的情况了如指掌。

·哀牢山碧玉清溪·

扎根故土干党建

聊起马书记的个人履历,他有一些不好意思,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时光要回溯到28年前的1991年,27岁的中专毕业生马光会接受组织任命当桃孔村村长,他放弃了当时每个月收入近700元的工程老板身份,转行成为月工资仅有27.5元的村干部。在任村长期间,桃孔村常年干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面对这一状况,马光会凭借自己做工程的经验和眼光,从修沟渠开始,到建起了村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坝口水库,一步一步地解决了桃孔村种粮靠天吃饭的难题,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得到了群众的信任。

·桃孔村村民·

1999年10月,他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之后,一直连任至今。自担任村支书后,马光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党建工作上。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马光会感触越来越深,不仅农民生活得艰难,党员也存在发展难、素质提高难、作用发挥难、解决民生难、矛盾化解难等问题。“当时发动群众做这些活计的时候,基本上是发动不起人来,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听,要想干的事情没有人跟。现实像一盆冷水浇在身上,心里面顿时凉了一大截。如何改变这种面貌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夜不能寐。”他说道。“想起小时候的党员干部,那个时候只要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喊到哪里就到哪里,喊做什么就做什么。党员干部出工在前,收工在后,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随处可见。可现在这股凝聚力哪里去了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怎样才能显示出来?”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他。

在党小组成员一次次的走访、讨论和探索下,党总支得出了结论。“我们认为制约我们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人,还是凝聚力的问题、干部的问题、人心的问题。”可是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面貌呢?

有一天,马光会走访了村里的一位老党员祝家亮同志。祝老说道,“我是1973年在部队入的党,那时候要各级把关政审才能成为一个党员,而且成为一个党员是相当光荣的,可见当年党员在老百姓心中地位多高!如今,退伍回到村里后,我感觉很失落,我这个党员好像没人管了,村里也看不出谁是党员。这个村里的党员积极性不高,缺乏凝聚力,就像一盘散沙。”这番话语深深地刺痛了马光会,让马光会第一次动了实施党员积分制的念头。

马光会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各个党员每个月的日常活动登记下来,全部以分数的形式量化出来,这样一来,党员当得好不好,一看积分表就知道了。“这道理和以前大家苦工分一样。”马光会解释说。起初,党员积分制管理并没有得到党员干部的理解与支持,有的党员认为党员积分制管理太过形式主义,达不到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效果。桃孔村党总支通过探索,优化积分结构,调整积分内容,完善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逐步细化到加分项和扣分项。在不断的实践之后,党员逐渐理解和支持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被调动起来,带领群众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

调整结构促增收

·桃孔村为民服务站·

烤烟一直以来都是桃孔村的支柱产业。桃孔村科学统筹,优化布局,进一步做实烤烟种植工作,实施连片烤烟统治统防,全面推进商品化育苗和品种纯度管理,创新烤烟商品化烘烤模式。2017年,桃孔村种植烤烟3000余亩,烤烟产量28万公斤,烤烟交售收入900余万元。

随着国家实施烤烟生产“双控”政策,烤烟种植面积和收购任务逐年缩减,村民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如何让村民增收,成为了村“三委”面临的问题。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在结合桃孔村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无工业污染的实际,加之烟区、蔗区水利设施条件较好等优势条件后,党总支一致得出发展高原生态蔬菜种植的设想。

刚开始,在党员的带领下,桃孔村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秋冬烟后产业,把种植烟后包谷、菜豌豆等作物作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让部分农民尝到了甜头。

随后,党员干部围绕调结构促增收,采取了“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试点,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党员干部带头试种青花和白花,与东绿公司达成合作,由对方收购,亩均收入可达5000多元。在看到实效后,有30多户群众跟着种,党员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现今已经建成的桃孔片区生态蔬菜样板种植基地实现1000余万元产值。

桃孔村还充分利用独特的立体气候与适宜的地理条件,大力开展林下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资金扶持党员户创业,建立干巴菌人工促繁示范基地,并提供培训机会。

“在我看来,民族团结的根本还是在发展上。我们基层干部需要了解群众心里在想什么。群众最期盼的是能多点经济收入,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发挥带头作用,扎扎实实为群众增收致富想办法做实事,让群众得实惠。今年我们将继续把带动群众调结构促增收作为党员考核打分项目之一,虽然压力倍增,但这是党员先进性的基本体现。”马光会说。

“从2010年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来,这8年是桃孔村发展最快的几年。桃孔村2018年收入达到了3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327元增长到现在的11000多元。”谈起这几年桃孔村发生的变化,马光会很自豪。

美丽乡村靠大家

桃孔村党员积分制度的作用不光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也效果明显。在马光会的带领下,桃孔村开展了一场“革命”,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在各村民小组实施村庄绿化、亮化项目,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他还把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农村治理结合起来,设立卫生监督岗、文明礼让岗、账务监督岗等岗位,让无职党员有岗有为,在群众中挑起担子、树起形象。

另外,还开展“五星”清洁文明户评比,其中,党员户亮积分、亮身份,每年度的积分在“五星”环境卫生评比中按季度亮在门头上,这样不仅激励了党员积极带头干、干好事、当模范,也方便了群众监督。在党员户李秀芬家,记者看到不仅房前屋后干净整齐,家里还增添了不少绿色的盆景,家居环境干净温馨,李秀芬说:“我作为一名党员,不单我自己要做好,还要带动小组的群众,家家户户打扫清秀”。

就这样,桃孔村在农村党建上以党员积分制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居住环境山明水秀。

·石门峡碧溪映翠·

桃孔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创党员积分制管理,运用“小积分”管好了党员队伍,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法执政兴村取得新成效。从2013年5月开始,新平县在全县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2013年11月,玉溪市在全市党员中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2016年5月,云南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的通知》,在全省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省展开。

回顾自己近30年的工作经历,马光会给自己做了一个小结。从参加工作起自己就是围绕着三条“什么”原则来做事,即:为了什么来做这份工作?现在能够做什么?今后能够留下什么?马光会进一步对这三条原则作了阐述:“站在我的角度,为了什么来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改变我们贫穷落后的面貌;能做什么?就是能够多为群众做些实事办些好事;能够留下什么?就是要像模像样地做出给后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然,做得好与坏,就要留给后人来评了。”

猜你喜欢

哀牢山党员旅游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党员之家
听哀牢山(外一首)
穿行于无量山与哀牢山之间
党员标准是什么?
旅游
哀牢山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