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学习习近平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讲话的一点体会
2019-05-16张玉能
◆张玉能
2019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政协会场,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认真听取了几位代表的发言后,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四个坚持”给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道路,同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使我明白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应该坚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并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与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是坚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产物。
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实际上,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发生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就已经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和俄苏“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一直存在着极左思潮,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文艺和社会科学时往往没有正确、全面、系统、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甚至还在重蹈恩格斯严肃批评过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覆辙。这样一来,中国现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在处理文艺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其它意识形态的关系时,经常出现“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给革命的文艺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至于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那样的悲剧。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马克思主义的初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1844年的《巴黎手稿》和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已经明确地规定了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最终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且给经济基础以巨大的反作用,文艺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其它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运动和发展。但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仍然有一些人误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鼓吹“经济基础决定论”“政治决定论”“阶级斗争决定论”等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这些思想后来在苏联发展成为“庸俗社会学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像弗里契的《欧洲文学史》就完全以经济的发展来规定文学艺术的发展,还出现了所谓“拉普派”(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1922—1932)鼓吹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将文学等同于政治,将文学创作等同于必须按时完成进度的生产任务;他们大搞宗派主义,无情打击文艺战线上一切“阶级敌人”。这些教条主义的极左思潮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文艺。尽管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这些教条主义、宗派主义、极左思想进行了批判,可是,由于当时残酷的战争和阶级斗争形势,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真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正确阐释,而“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思想观点始终存在,而且在建立新中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和阶级斗争的复杂变化,这种“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思想观点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反而在错误估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的前提下,大力鼓吹“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念念不忘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把文学艺术百花园摧残得百花凋零、杂草丛生。经过了新时期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废除了“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错误口号,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文艺工作才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正轨上。现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更加全面、系统、完整地守正出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明确地把文学艺术当作建基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形式”。但是,第二国际的某些理论家却鼓吹“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恩格斯曾经在《致约·布洛赫》中对此批评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在《致康拉德·施密特》(1890年10月27日)中恩格斯把宗教、哲学、文艺等意识形态称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他还以哲学为例指出:“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也多半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中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四个坚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强调了经济基础的最后决定作用,因为时代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发展决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了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当然要“为人民服务”,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落实了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途径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则守正出新,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观点,以凸显“明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处理文艺与经济、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关系,即“在归根到底不断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这样,在处理文艺与经济、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四个坚持”恰恰是坚持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是继承弘扬创新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结晶。
中国古代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恰恰就是一种“向内求善”伦理型美学和文艺理论。它是要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来培养和教育人,使得人们(当然主要是统治阶级及其接班人)具有“光明正大的品德修养”,具有“格物、诚意、正心、修身”的“内圣”功夫,能够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能力和智慧,也就是成为具有理想人格和治国理政才能的君子,从而达到最为完善的境界。因此,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善”“至善”就成为了人们的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也就是以“善”“至善”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以周代社会制度为理想的孔子就推崇周代的《韶》乐,因为它“尽善尽美”,能够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孟子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荀子则说“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倡导“美善相乐”;以“道法自然”为理想的老子和庄子同样以“善”“至善”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老子主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盛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求“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因此,在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就是一种审美教育的手段,是让人们达到“善”“至善”的特殊的手段和途径。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老子要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庄子则推崇“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要求通过“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心斋”“坐忘”“逍遥游”之类审美自由境界达到自然大化之道。“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就是在新时代继承发扬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的这种“向内求善”“美善相乐”“尽善尽美”的优秀遗产,要求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来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的社会主义新人,移风易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他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又明确提出了“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正是强调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美善相乐”“止于至善”的伦理型美学和文艺理论特征,通过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来进行审美教育,培养造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命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在归根到底不断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把一个贫穷落后、一穷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造成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虽然经过了一些曲折坎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还是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灾难中走出来,走向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四十年的奋斗,中国和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现在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迈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和中国人民正在逐步强起来。
新时代具有自己的新特点,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也不仅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新时代社会现实中,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不能够再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仅仅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不能仅仅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的低水平的生活需要,而是要同时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平衡、充分的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应该充分注意“在归根到底不断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经济、政治、道德、法律、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就应该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正是在这样的新时代社会现实状况下,“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命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命题,正是在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守正创新”“返本开新”,也是继承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和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化。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是一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它给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者指明了“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树立了“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的标杆;规定了“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的目标;规定了“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的实践道路;阐述了“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明德”内涵。
总而言之,“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命题,确实是坚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典范,是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优秀遗产的楷模,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实践相结合的范例,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而认真学习、努力践行。
注释:
[1]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2][3]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150页,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