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新世纪上海电影的改革与探索

2019-05-15刘海波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影视上海

刘海波

“在上海這片土地,电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从上世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在中国的历次电影改革中,上海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影博物馆的建成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吴贻弓先生生前的感慨。今天,上海电影在新世界走向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用全新的形式向袁牧之、吴贻弓等前辈

致敬。纪录片的意义在于打开真实维度。我们如何让纪录片保持本色,又如何用纪录片留下最真实的生活轨迹?在文化交融的时代,我们又怎样做到弥合差距,让文化作为彼此沟通的桥梁?在提倡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我们怎样能够让古典神话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挖掘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课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电影经历了严重低谷和触底反弹两个时期,特别是最近三年,上海交出了亮眼的电影成绩单,引起了全国的高度重视,本文即在新世纪20年乃至更大的跨度上,分析、回顾、总结其中的经验,以资全国其他地区在发展电影产业时予以借鉴。

改革基础:21世纪初持续低迷的上海电影产业

进入21世纪,上海电影继续着1990年代以来的低迷状态。这既与全球电影业受到电视及其他娱乐方式冲击陷入低迷的大环境有关,也与中国民族电影产业受到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冲击有关,还与存在了四十年的国营电影体制不适应剧烈的市场经济改革有关。

但在全国电影行业不景气大环境中,新世纪伊始北京却率先复苏,将曾经并驾齐驱的上海远远甩下。

2002年由张艺谋执导、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出品的《英雄》,在全国不足2000块银幕、票价较低的情况下狂揽2.5亿人民币内地票房,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回暖的拐点。但是这个拐点主要发生在北京,体现为三个指标:一是北京出品的影片始终占据国产电影数量的一半,达到或者超过全国其他省市的总和。以2011年为例,全国生产电影558部,北京制作了306部(上海只有25部),2012年全国生产745部,北京制作了243部(上海只有28部)。二是每年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票房居于内地前十(含进口片)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北京的公司出品。三是这些电影绝大多数都由工作于北京的导演创作。2000年—2015年上榜年度票房前十名的北京导演除了第五代的三个大腕张艺谋(5部),冯小刚(11部),陈凯歌(3部)外,还有何平、尹力、韩三平、黄建新等21位导演(涉及19部影片)。

比较而言,新世纪以来上海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十五”期间(2001-2005),上海只出品了56部故事片,平均每年11部,“十一五期间”(2006-2010),上海出品了80部故事片,平均每年16部。2011年25部,2012年28部。在2013年上海启动新一轮电影体制改革之前,新世纪上海每年的电影产量一直在30部以内,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

不仅数量少,上海电影的影响力也持续弱化。200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生死抉择》获得当年票房冠军成为上海电影的分水岭,此后,上海出品不仅再未获得冠军,连进入年度票房前十的也屈指可数。2013年上海导演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获得年度票房第10名,影片的故事发生地和拍摄地都在上海,但出品方并非上海。曾获年度票房冠军的《泰囧》导演徐峥是上海人,但项目出品方也非上海。没有留住这些稀缺的电影人才,上海的电影环境值得深思。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上海电影在新世纪的落后,从生产主体的角度表现为两点。

一是上海电影生产的龙头企业上影集团步履维艰,逐渐缩小了制片规模。1990年代初,在全国乃至全球电影产业受到电视业冲击不景气的大背景下,1993年国家对电影体制做了重大改革,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把电影发行推向市场,由中影统一收购统一发行,改为各制片企业自行发行,直接面对市场。为了应对观众流失的问题,自1994年起,中影公司开始引进分账大片,虽然总量不多,但却大大提高了观众的观影期待,国产影片的竞争力进一步下滑,国营制片企业处于入不敷出、连年亏损的状态。

在国外大片强势压境之时,1993年的改革,打开了民营公司通过与国营企业合作(买厂标)参与电影生产的通道。2003年12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则向民营公司全面开放制片、发行和放映各环节,催生了大批民营电影公司。与国营企业相比,民营电影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人员精干、战斗力强,国营企业在较长时间里却背负着离退休人员和冗余人员的压力,制片资金严重匮乏,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得不到鼓励。包括上影在内的国营电影企业采取了减少制片,乃至将创作制作团队放养为自由职业者的权宜之计,不仅年制片量下滑,更造成了人才流失的后患。

二是上海的民营电影公司未能趁势崛起、挑起大梁。1990年代以来,紫禁城、万达、华谊等一批有影响的民营电影公司陆续在北京成立,甚至外地的一些影视公司也把办公地点设在北京,而在21世纪前十年,上海除了新文化、银润等少数几家略有影响外,数量和质量都长期不尽如人意。据统计, 截至2014年,北京注册的影视制片公司有2427家,上海只有341家,北京是上海的8倍。

民营影视公司未能在上海崛起有多方面原因,客观上,剧本立项和成片审批的权限都在国家广电总局,可以节约时间与成本。然而,上海在营商环境和人才供给上的不足,则属于深层次问题,也是改革可以发力的地方。

上海的营商环境不利于民营影视公司发展。企业是经营主体,目标是盈利,如果在一个地方营商,商务成本低,效率高,收益也高,说明这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好,自然企业就会集聚过来。上海的商务成本高,包括房租高、人工成本高、制片成本高,合理的应对策略首先是开办房租优惠的影视产业园区,降低或者返还地方税收,甚至做出一些补贴;其次则是通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供一些政策扶持、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提供充足的从业人才,相对降低总成本。但比较长一段时间,上海的政策供给不足、立项审批过严、效率不高,不利于民营影视公司的落户发展。21世纪前10年,上海市区真正用于办公的影视园区几乎没有,无法给公司提供优惠的办公场地、制片补贴,也没有拍摄返还和奖励等政策,因此影视企业在上海经营成本高,生存艰难,难以发展。

上海影视产业链不完整和人才匮乏加剧了影视制作的难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持续不断地向北京影视产业输送新鲜人才,即便在电影行业不景气的199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也没有停止招生,一旦电影行业回暖,这些人才就发挥了组建新公司和充实新公司,并完成批量创作的功能。而人才工作和项目的运作又推动了产业链条的完备,无论是前期的制片筹备,还是拍摄的完成,以及后期制作、发行,北京都始终保留、发展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反观上海,21世纪初电影行业低谷期上影厂对制片环节的放弃,遣散创作和制作人员,停止吸收新人才,让上海的电影人才外流,缺乏专门培养高端电影人才的学校,曾经完整的制作链条也中断了。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上海的制作链条缺环更多,而且没有形成合理的聚合与竞争业态,以致无法保证在同城可以完成一部高质量的影片,更不要说价格偏高,抬高制片成本。

上海电影产业的改革探索

虽然面临困境,但上海没有放弃过振兴上海电影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后,振兴电影产业,将其打造为上海的特色城市文化成为共识。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上海推出了一系列振兴电影产业的改革举措,其中经验值得研究。

1. 2011年《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0年1月25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2011年4月2日,上海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11年至2015年期间,力争上海电影制片、电影票房继续保持全国前三,电影产业经济总量年平均增长在20%以上,推进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相关品牌建设,建设1至2个集电影拍摄、制作、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影视基地,培育2至3个电影产业创意园区,扶持1至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企业,使上海初步形成电影企业集聚、产业链完整、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产业基地。

这个政策里的多项“工作重點”稍后几年陆续变为现实,成为上海更高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工作重点第二项“推动国有企业的上市”,于2016年8月17日实现,是日上影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第三项工作重点是“加快影视产业园区和创意园区的建设”,2014年9月位于闸北区(现为静安区)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挂牌成立,此外普陀区、浦东新区、闵行区等地也有多个影视主题的园区建成。

政策的第六项重点工作是“充分发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交流作用和产业影响,培育扶持上海国际电影节进入世界一流电影节的行列”, “以扶持影视新人成长为重点,增强上海电影产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为此,上海国际电影节扩大了“亚洲新人奖”的奖项设置,加强了项目创投单元,电影节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与戛纳、东京等电影节都建立了直通车管道,将更多国产片推向国际,也成为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重要窗口。

该政策还特别提到了“加强电影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电影行业特点开展教育培训”,2014年9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开学就是这一目标的落地。

可以说2011年上海出台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分水岭,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从此有了蓝图和工作的方向,特别是紧紧抓住了建设影视园区和人才培养两个抓手,为后续上海电影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2014年《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4年5月31日国家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  半个月后宣布成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和“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

在这一背景下,2014年10月27日,上海召开电影工作座谈会,并发布了由市文广局、市财政局等9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 凸显了三大亮点:一是政策明确提出“整合现有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支持上海电影发展”,资金支持覆盖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二是高度重视电影人才工作,鼓励本市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电影人才培养。鼓励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影教育教学资源,将电影行业相关技能培训项目纳入本市培训补贴目录。这项政策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等非学历、实践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构的办学提供了支持,打破了以往高校单纯从教育本位出发,注重科研、论文、学位等自身评估标准的惯习,为下一阶段上海电影产业的真正振兴做好了人才储备。政策还将电影人才纳入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纳入“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千人计划”资助范围,鼓励电影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些支持和资助,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影视企业在上海经营高成本的劣势,增强了电影人和电影公司落户上海的动力。

政策的第三个亮点是“建立和完善上海电影摄制服务机制”,座谈会当天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挂牌成立,为剧组拍摄提供咨询协调服务,提高剧组的拍摄效率,缩短他们的拍摄时间,节省剧组的制片成本,对冲区位劣势。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上海的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以过硬的服务获得了电影行业人士的“点赞”,成为上海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之一。

3. 2017年《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7年12月15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 。根据发展目标,未来五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该意见的第二部分为“着力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其中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提出“将影视产业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新活力,振兴上海影视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大的指导性意见有“构建影视产业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包括了剧本、作品、企业、院线、制作基地、人才、教育和专业节会等八个方面。具体包括“推出一批价值内涵与艺术品格相统一的优秀剧本,……出品一批代表性作品,争取‘上海出品作品数量位列全国前茅。集聚一批制片、后期制作、发行等领域标杆性企业。做强一批优势院线,加快艺术、教育特色院线发展。建成一个现代化、前瞻性、支撑影视生产链的影视制作基地,催生一系列创新技术,占领影视制作技术高地,发挥重大载体带动作用。凝聚一批领军性人才,孵化一批新生代人才。引入一批国际性教育机构,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搭建一系列国际性平台,做大做强专业节会”,这就建构了一套全面的科学的目标体系,清楚了目标、把准了方向,才会有的放矢。

在谈到如何“优化影视产业扶持机制”时,意见提出“重点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影视后期制作企业”。在谈到“提升影視产业链发展能级”时,提出打造“1+3+X”发展格局,建设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构建人才培养孵化类、影视制作投资类、影视取景拍摄类等3类特色影视摄制服务功能区,推动建设大型综合性影视活动中心,挖掘衍生产品市场潜力。

2017年底的文创50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这一目标的提出,既站位高远,目标宏大,又充分考虑到了上海的国际化优势,跳出了与北京和国内其他地区比较的小框架,可谓高屋建瓴,独辟蹊径。

为了落实文创50条的目标,上海市文广局2018年5月4日公布了《关于促进上海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实施办法》,该办法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影视局、市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共同制定,办法对“1+3+X”的产业空间布局,了明确说明,1即是推进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建设,其他三类分别是:构建上大温哥华电影学院、交大南加大文创学院、上戏阿里电影学院等人才培养孵化类;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静安影视产业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等影视制作投资类;车墩影视基地、胜强影视基地等影视取景拍摄类等3类特色影视摄制服务功能区。

该实施办法,继续强调加大各类影视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本市电影院校和培训机构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类型的人才培养。办法也充分注意到政府效率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影视行业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不是事前),优化中外合拍片服务,集成全产业链政策服务,加强拍摄服务力度。毫无疑问服务意识增强、效率高已经为上海影视行业发展赢得了口碑。

上海电影产业改革成绩单

2011年上海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后三年,上海电影产业改革破题,引进学校、设立园区、成立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打好了基础。2014年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及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吹响了上海电影大发展的号角,上海电影随即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以下是2014-2018年,上海电影生产的一组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2014年以来,上海电影生产明显回暖,备案数量成井喷式增长态势,出品量也在2016年出现了翻倍式增长,达到了80部,票房则更令人欣喜,2016年比2015年翻了4倍,其中11部影片票房过亿,贺岁影片《功夫瑜伽》和《乘风破浪》在2017“史上最强春节档”期间创下上海同档期有2部影片票房过10亿的市场纪录。2018年,上海电影继续强有力振兴,虽然上海备案和出品的影片数量都稍有回落,但是质量和影响力显然有了更大的提高,总票房再次翻翻,高达104亿。“上海出品”的电影口碑也继续保持高水准,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入围2018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章明导演的《冥王星时刻》入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我不是药神》则以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突破了国产影片类型,喜剧、悲剧、正剧融合,不仅获得了超过30亿的票房,更直接推动了国家相关领域政策的改革。2019年伊始,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在柏林电影节上摘得男女最佳演员双熊,创造了柏林电影节和中国电影的纪录,是“上海出品”的又一贡献。

结语

从2011年到2018年,上海历年推出的电影改革政策显示,围绕振兴电影产业,上海越来越有底气,目标越来越大,定位越来越高,方向越来越清晰。总结上海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后上海走过的电影改革发展之路,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分享:

1.上海的电影改革是短线长线的组合。既有短线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又有长线政策如人才培养、园区培育、产业链完善等。即便聚焦到人才政策,既有短线的引进领军人才,也有长线的培养产业人口。

2.上海的电影改革始终抓住两个抓手,一是人才,二是园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园区是专业人才和专业公司集聚的平台,也是政策实施的平台。

3.上海电影改革中政府的定位清晰:一是研究和供给政策,二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三是搭建各类平台,四是做好政府服务。

4.上海的电影改革拿出了真金白银,每年2个亿的财政支持,抓住了影视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终极追求,可谓实事求是、立竿见影。

5.上海的电影改革还发扬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敞开大门引进国内、国际的优秀电影人,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落户上海,贾樟柯、王小帅、宁浩、管虎等知名电影人都在上海开设企业,博纳、爱奇艺、阿里、华策等都在上海建设分公司,成为上海电影产业改革短期内就有声有色的主力军。

上海电影改革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本土原创、在地生产、青年电影人培养、产业链完善和充分竞争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应该成为上海电影改革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影视上海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