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祥深情鸡冠花

2019-05-15纪红

食品与生活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解缙雄鸡鸡冠

纪红

年少时在山东老家,在街边路旁、墙角门外,在花坛公园,在自家和别人家的院子里,似乎随处可见鸡冠花。加上从仲夏到初冬,鸡冠花一直开花,一直红在那里,简直让人对它熟视无睹。

年輕时对鸡冠花不怎么待见,看它的扁平肉质花序表面疙里疙瘩,觉得不曼妙、不标致,看它的花色紫红浓艳也不喜爱,甚至连它的名字也瞧不起,觉得以“鸡冠”入名不文雅。那时故作清高,目下无尘,矫情地嫌它俗、嫌它土,如今内心清高依然,却平和了眼神态度,认为鸡冠花土俗得生机矫健、性情泼辣、活力坚韧、豁达喜兴,每每见它就如见乡亲。

资料显示,鸡冠花原产印度,后来引种到我国,至明代已普遍栽植。鸡冠花的中文别名有“红鸡冠”“鸡髻花”“笔鸡冠”“芦花鸡冠”“小头鸡冠”“凤尾鸡冠”“大鸡公花”等,个个离不开鸡冠,很是形象生动。

《本草纲目》对鸡冠花还有精当的概述:“鸡冠处处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矬者,才数寸。其叶青柔,颇似白苋菜而窄,梢有赤脉。其茎赤色,或圆、或扁,有筋起。六、七月梢间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其穗园长而尖者,俨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者,俨如雄鸡之冠。花大有围一、二尺者,层层卷出可爱。子在穗中,黑细光滑,与苋实一样。其穗如秕麦状.花最耐久,霜后始蔫。”

鸡冠花有多样花色,我更喜欢红色鸡冠花,不只是觉得其在花色和花型上都像鸡冠,还在于从小看到的基本都是紫红色,固有情怀相生。“高冠红突兀,独立似晨鸡。…‘有时风动头相倚,似向阶前欲斗时。”风中看花,总想起父亲当年教的这些古诗句,我看鸡冠花也总看出晨鸡欲斗的生动样子。

没见过白色的鸡冠花。关于鸡冠花的花色,还有一个雅俗共赏的传说:相传明代大才子解缙才学过人,深得朱元璋赏识。有一次他们一起在花园赏花,这永乐帝看到眼前的红色鸡冠花,即命解缙以鸡冠花为题赋诗,解缙随口即来:“鸡冠本是胭脂染……”未及下旬出口,皇帝却狡黠地拿出一支白色鸡冠花,解缙灵机一动,继续吟诗:“今日为何淡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花色由红及白的转换,巧妙契合着雄鸡报晓的诗意,实在是高。

鸡冠花立得了广阔天地,也能入得了诸多才子的诗情。尤喜《广群芳谱》所记的仲弘道的《鸡冠花赋》:“日光射兮无多,雨露霏兮亦寡,方其炎蒸甫歇,金风乍飓,群株炫采,烂焉盈枝。尔乃瘦梗寒条,较芙蓉而更寂;疏根朗叶,对篱菊其多思。似班姬退处夫长门,如判萝幽闭乎西施。迨夫青霜降兮木落,白露漂兮草萎,众卉兮凋谢,尔独映乎条枚。凉飙凛凛兮,摧之不能摧;风霰飘零兮,欺之不可欺。尔于是强项独发,傲骨生姿。”写得真是意象翩翩,有风有骨,有情有义。

细细品读这些关于鸡冠花的诗文,发觉字字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既简约精准又意重情深。这是鸡冠花的比兴,更是中国人的风情,是鸡冠花与中国人的相得相生之情,真真风雅。

宋代《枫窗小牍》有记:“鸡冠花,汴中渭之洗手花。中元节则儿童唱卖,以供祖先。”“鸡”与“吉”音相近,这鸡冠花供祖的风俗,自是取其吉祥美意。我国民间的吉祥图案中也常将鸡冠花与雄鸡同画,寓意鸡(吉)上加鸡(吉)、上冠(官)上加冠(官),满是好意期许。中元节也是鸡冠花盛开最为繁荣兴旺的时节,它那红火的花色、昂扬的姿态、坚韧的生机、吉祥的寓意,值得我们秉持感恩之心向祖先供奉,对当下珍惜。就如看似寻常的鸡冠花,承托起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情怀……

“ 细细品读这些关于鸡冠花的诗文,发觉字字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既简约精准又意重情深。”

南京的悠悠老师寄来了家乡的古法青麦汁,热爱草木的青年才俊李博士拿自己种的鸡冠花相赠。对他们的美意,我决定以花食响应。将青麦汁与糯米粉和面,团成一个个小园子;鸡冠花用清水洗净,入锅煮开,所得的花水呈猩红色,将小圆子下入花水中,煮熟捞出,一道鸡冠花水小圆子即成。圆子清香软糯,花水居然有地瓜煮水之味,可谓美味。

猜你喜欢

解缙雄鸡鸡冠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神童解缙
神童解缙
双子塔下鸡冠红
解缙化险
雄鸡和鸿雁
解缙化险
——旧诗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