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2019-05-15武静

市场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武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行政事业单位与普通企业不同,财务管理应该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基础出发,探究其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从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预算绩效管理比较滞后,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新时代下,财政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系,更好的推动行政事业的发展。本文就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论述,通过介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管理

一、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新经济准则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然模式,它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行政事物单位也逐渐加强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探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公共预算体系。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有本质性的区别,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各种商业手段增加企业盈利,促进企业财务增长,财务管理也主要是以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主。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范围更广,它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新经济准则下,会计财务管理应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会计财务管理模式应该创新,充分利用预算绩效管理的優势,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同时,还能准确计算事业单位的盈利情况,设置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制度不完善

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制度还不完善,不能更好的约束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制度的不完善产生了很多漏洞,一些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私人利益,给整个事业单位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其次,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正确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放松了管理,导致很多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事业单位内部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将自己的发展与单位发展建立联系,导致两者之间产生了脱离。

(二)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概念不清晰,在管理过程中,还是运用以往的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相关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没有正确的认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无交流,没有做好交底,导致财政管理工作比较松散,工作效率低。目前来看,预算绩效管理方法还比较单一,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现阶段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财务计算,确保财政核算的准确性,有利于决策者科学决策,整理财务报表,将财务信息高度整合,及时录入信息库,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问题,维持财政收入的平衡。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不重视,监督管理也不到位,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更难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来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从一个角度来看,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还与预算前期的准备不周到而导致,没有形成完整的预算体系,预算绩效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没有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相关数据,数据的更新,备份不及时,导致很多数据丢失,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也没有进行加密处理,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保证。另外,预算绩效管理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也比较随意,没有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导致整个预算体系混乱。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比较淡泊,相关人员没有认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内部控制认识不清,不了解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总的来说,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用人制度也不完善,降低了专业门槛,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是临时调剂过来的,不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导致内部管理不到位。第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内部管理,不重视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涵盖单位业务的全流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到位会给整个单位带来很大的影响。

(五)财务管理弱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分对这项工作认识不清,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到记账、算账上,不注重业务的发展,脱离管理实际,在一些账目核对上,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票据的管理,没有定期抽查该工作,假账比较多。

三、优化行政事业管理单位中预算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正确定位财务预算工作

事业单位要对财务预算工作有准确定位,了解预算工作的特征,正确认识预算工作对整个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做好该制度的宣传,并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完善。将财务预算工作作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岗位宣传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升高应试人的门槛,不允许不具备专业预算能力的人进入该单位。其次,还要做好责任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加强监督管理,让工作人员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最后,在财务预算中,要充分运用计算机以及其他信息设备,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对重要信息节约加密处理,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同时,加强绩效宣传,利用我网络宣传,逐步提高人们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制定阶段性的管理计划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管理任务,做好发展规划,明确管理责任和任务,完善资金财务管理和相关的考核制度,加强监督管理,鼓励部门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对举报者进行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参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其次,还要做好数据处理工作,加强监督,对于非法窃取企业信息的人进行严厉处罚。另外,还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收支记录。

(三)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项目指标,明确工作重心,要完善评价体系,对体系中的各项内容做好明确规划,准确分析影响财务管理的各个因素,并请相关专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完善项目咨询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还要制定专门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确定各个项目的考核标准,定期检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进度。此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各项指标的考核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构建信息平台,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各个项目的财务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和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

(四)加强内部控制

首先,要让工作人员有内部控制的意识,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事业单位人员要以高的岗位标准要求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准确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事业单位发展的风险。事业单位还要做好内部控制的宣传,加强监督管理,落实该工作。

四、结束语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衡量这两个管理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发展条件制定阶段性的管理目标,完善预算绩效制度,提高预算的准确率。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信息管理平台,逐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 温小素.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J].商业会计 ,2016(2):110-111.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光伏发电电气系统设计优化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