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创新研究

2019-05-15马小华郑丽波王欢欢

理论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育人新时代大学生

马小华 郑丽波 王欢欢

摘 要:新时代,准确研判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状况,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把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策略,探索创新育人体制,已然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理路。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文化引领;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046 — 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青年一代思想文化引领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实现青年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的根本理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着力点。

一、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新时代,高校要精准研判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现状,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价值诉求,探索多维有效的育人路径,引导青年大学生全面认识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认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度认同和充分自信的,他们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坚持用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能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近年来,由于网络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元思想价值观之间相互交融,其负面的影响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使命。由于内外部思想文化环境深度变化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定力方面出现了问题,甚至会出现价值判断模糊、价值选择失当等现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唯有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价值选择定力,不断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认同,已然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的根本任务。

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的价值意蕴

(一)强化创新理论武装  保持思想理论定力

新时代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新媒体文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借助新型媒介而迅速交融和运用,与此同时,各种文化界限变得模糊,各种社会思潮也多维度地影响着社会发展,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使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社会多领域进行渗透和影响,这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及价值观构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复杂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高校利用创新理论和学科优势开展育人工作,为青年大学生群体提供正确的前进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有序引领大学生群体在新时代历史征程中始终保持思想理论定力。

(二)坚守意识形态底线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坚守意识形态底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根本落脚点。在全球化深度发展背景下,世界形势波谲云诡,意识形态领域的隐性对抗也更加复杂,多元社会思潮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中交融交锋,这些复杂社会现象的出现加快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度变迁。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人生总开关形成的关键期,来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非主流的思想文化因素持续地从负面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主观世界,这不乏就使一部分思想定力不强、危机意识薄弱的学生个体开始出现理想信念迷失,甚至价值观底线失守等现象。因而,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坚定文化自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切入点,是贯穿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基调,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

(三)推进创新青马工程  引导励志成长成才

新时代,推进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成为时代新人,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励志是创造伟业的精神基础,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关键在于培养这个群体“立鸿鹄志”,关键在于引导这个群体自觉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新形势下推进创新高校青马工程的政治任务;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信马、言马、用马, 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用,已成为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高校应抓住根本,精准把握培养时代新人的宏观目标及微观进度,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融入新时代新青年培育全过程。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文化引领实效性须破解的育人体制问题

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坚定四个自信,需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尤其要注重探索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的育人模式;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效果,须从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引领入手,从根本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体制的问题和断点。从工作的策略释析,唯有解决好育人需求侧与供给侧关系的问题,寻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质量,进而引导大学生群体对其自身独特文化境遇实现深度认同。高校育人工作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要把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贯穿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全过程,一般来说:

一是要真正把准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观状况,建立健全学生舆情信息反馈沟通体制。从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文化引领的预期目标看,精准研判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和思想特点,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的关键。在育人体制内,广大教育者要真正深入学生实际,通过精准有效的调查研究,深入全面的掌握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成长诉求,掌握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这是改革创新育人体制的逻辑起点。

二是注重挖掘大学生群体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体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要注重挖掘和激发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因,由于大学成长过程中其自身的内因是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大学生内生动力的挖掘就十分必要。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平台,完善届次化的文化演绎模式,发挥文化社团的育人功能,实现寓教于乐,引导大学生群体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真实境遇中获得提升。

三是完善多维度的育人环境,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成长创设良好育人条件。内因是动力,外因是条件。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健全全方位、立体式育人体制,不断优化校风;科学统筹教学、管理、服务、文化等多维度的立体式的育人途径和育人手段,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大学生群体对其自身成长环境的认同,育人体制内的教育者要聚焦大学生群体的现实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学生群体有充实的教育获得感。

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的育人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好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合理关切,解决好育人过程中的需求侧与供给侧统一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创新的根本着力点,取得育人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创新育人模式,优化育人环境,拓展育人路径,完善育人体制等方面,根本在于发挥高校教育体制内外各种育人要素的协同育人功能,力求取得育人实效,这一育人思路是实现新时代高校育人体制改革创新的根本发力点。新形势下,唯有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理论依托,发挥育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强化制度保障、实践引导、协同育人,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质量,进而有序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文化引领。

(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党的十九大特别指出了青年一代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生力军作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制创新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这个根本问题展开,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以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应放在对青年大学生的党史、国史的教育上,从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高度,不断强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引领。在高校思政育人体制内,广大思政工作者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遵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大学生群体;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引领力,让伟大真理的光芒照亮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前进的航向。

(二)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环境育人功能

从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进程看,信息化时代已全面到来,近年来,网络新媒体文化持续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建构。要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觉遵守网络文化公约,坚守道德底线,在网络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引导大学生群体充分利用网络讯息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通过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力和认同力,积极传播先进的文化观,理性参与文化创造,追求高雅的先进文化,摒弃落后的低俗文化,持续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新媒体文化要坚守文化道德底线,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深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渠道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路径。对于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来讲,要坚持教书育人相统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将育人理念充分释放,发挥课程育人的引领功能。近年来,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性受到广泛聚焦,如何提升其育人实效性也就成為思政课教师的首要政治任务。面向新时代的思政育人任务,高校思政课是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载体和育人路径,注重将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训结合运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着力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主体力量,成为中华文化的坚定弘扬者,已然成为新时代破除育人困境的关键。对于思政课堂教学来说,坚持各教学环节和元素协同创新,将育人理念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实现从理论讲授转变为能力提升,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性。

(四)不断探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高校育人体制内传统的育人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创新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在实习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文化引领,已成为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的关键。近年来,实习实践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高校的实践育人模式应契合时代需要,注重取得育人实效。对于高校育人工作来说,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探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根本规律遵循。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进而全面认识新时代,融入新时代,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为认同。因此,科学创设社会实践育人境遇,探索建立社会各方面的协同育人体制,实现校内外育人联动,能够有效引导青年大学生持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

总之,引导高校大学生群体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度认同,加强实践养成与行为引导,有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改革创新,才能持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文化引领的实效性,源源不断培养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育人新时代大学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趋势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